01CHAPTER统计分析简介与数量方法的基础11统计分析简介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待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是可以使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解决的。统计分析方法是以数学为基础,有严紧的逻辑和标准,需要遵循特定的规范,从确立目的、发展和选用题项、提出假设、进行抽样、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得出结论,以提供数据给决策者作正确的决定。在一般的统计课程中都会提到统计分析可分为描述性统计和统计推断。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将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加以整理、归类、简化或绘制成图和表,用来描述和归纳数据的特征(例如:人口变数统计),是最基本的统计方法。描述性统计主要提供资料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相关强度,例如:平均值(X )、标准差(σ)、相关系数(r)等。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用概率形式来决断资料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及用样本统计值来推测总体的统计方法。统计推论包括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最常用的方法有Z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等。描述性统计和统计推断二者彼此息息相关,相辅相成,描述性统计是统计推断的基础,统计推断是描述性统计的进一步运用。一般的研究议题中,是采用描述性统计还是统计推断,需要依研究的目的而定,如果研究的目的是需要描述性统计的数据,则需使用描述性统计;若需要以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的情形,则需用统计推断。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常常需要严谨的处理方式,描述性统计和统计推断经常是一起使用,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待解决的问题通常相当复杂,需要严谨的处理方式(研究流程)来解决复杂的问题,一般社会科学的研究流程有:确立研究动机→拟定研究目的→相关文献探讨→建立研究架构→决定研究方法→资料搜集与分析→研究结论与建议,我们整理一般的研究流程如下图:超强的商业武器—实战SPSS统计学 2 在我们一般生活或工作的社会中找出有意义的问题,形成我们的研究动机,在产生研究动机后,进而拟定研究目的。接着根据研究动机与目的来进行文献探讨,从文献探讨中建立观念性的研究架构,根据此架构决定所应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设计、数据分析工具的选择及分析方法的使用。在问卷回收期满结束后开始进行数据分析,以提供研究者进行讨论,最后作出研究结论及建议。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统计分析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统计分析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部分,在确定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目的,统计分析首先需确定总体的范围,设计出量表(问卷设计),接着就是统计分析的工具选择及分析方法的使用,接着在问卷回收期满结束后开始进行数据分析,呈现出正确的数据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的实施步骤如下图:统计分析的实施步骤:在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牵涉到统计分析的部分相当广,包括理论、量表(问卷设计)、抽样(问卷发放和回收)、统计分析的基础统计学和常用的统计分析(多元分析或称为数量方法)。因此本章节将分别介绍统计分析简介与数量方法的基础,包括理论简介、量表简介、抽样简介、基础统计学和常用的统计分析(多元分析或称为数量方法)。确立研究动机拟定研究目的相关文献探讨建立研究模型与假设决定研究方法资料搜集、分析与讨论研究结论与建议统计分析简介与数量方法的基础 3 01 Chapter 12理论在我们一般生活中,理论是一组叙述或原理,用来解释事实或现象。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理论是社会现象的系统观,也可以是一个信念或原理,用来引导行动,协助了解或判断社会现象。在社会科学的研究里有实证性的研究,实证性的研究是以某个理论为基础,进行相关现象的验证,在学术上,可以延伸和拓展理论的应用,在实务上,可以提供实务工作者遵循的依据。理论在社会科学的研究流程中常常扮演着主导的角色,在确立研究动机→拟定研究目的时,常常会提到以什么观点探讨,相当多的研究就会使用一个或多个理论观点探讨,接着相关文献探讨中,就必须要整理“理论观点”的相关文献,建立研究的模型也常来自于理论,研究结论与建议也需要提到研究议题的理论贡献和学术上的意涵。理论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也就是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了解的社会现象是由理论建构起系统观,因此,我们更应该好好地了解什么是理论?以及更多的理论。什么是理论?有关理论的说明是多方面的,理论是一组叙述或原理,用来解释事实或现象,特别是可以重复的验证,可以用来预测或是已经被广泛接受的自然现象。理论是社会现象的系统观,也可以是一个信念或原理用来引导行动,协助了解或判断。理论使用的分类也是多方面的,2006 统计分析目的总体确定总体的范围量表如何测量样本抽样样本数据样本统计量统计分析的样本统计量统计推论利用样本统计量推论估计出总体参数的统计量阿忠是一家电信公司的主管,上一个月卖出二万台智能型手机,阿忠想了解这一批智能型手机的使用状况,看看是否需要改进服务环境与方法阿忠设计出量表è阿忠决定随机抽出200名顾客è计算这200名顾客的平均满意度è阿忠认为顾客的平均满意度情形合乎预期,因此暂时不必更改服务环境与方法总体的范围è二万台智能型手机超强的商业武器—实战SPSS统计学 4 年Gregor 在MIS Quarterly的一篇文章中,区分理论使用的五大分类,有:①theory for analyzing (理论用来分析);②theory for explaining (理论用来解释);③theory for predicting (理论用来预测);④theory for explaining and predicting(理论用来解释和预测);⑤theory for design and action(理论用来设计和行动)。理论与研究的关系,我们所做的研究可以是研究先于理论(探索性的研究)或理论先于研究(实证性的研究),探索性的研究是对于某些尚未了解的现象进行初步的探讨,以熟悉此现象,取得的结果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实证性的研究是以某个理论为基础,进行相关现象的验证,在学术上,可以延伸和拓展理论的应用,在实务上,可以提供实务工作者遵循的依据。理论在各个学科,例如:教育学、艺术学、体育学、图书信息学、心理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人类学、教育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组织行为、战略管理、医务管理、生管、交管、营销、资管、数量方法与项目研究应用)等,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我们整理常见的理论如后。 121 印象管理理论印象管理理论(Theory ofImpression Management)是由Erving Goffman 于1959年所提出的,如下图。印象管理理论解释了在复杂人际互动和事实背后的动机。也说明每个人都会配合情境,运用适合的策略呈现自己。相关资料:n Dillard, C., Browning, L.D., Sitkin, S.B., and Sutcliffe, K.M. 2000. “Impression Management and theUse of Procedures at the RitzCarlton: Moral Standards and Dramaturgical Discipline,” Communication Studies (51:4), pp. 404414. n Giacalone, R.A., and Rosenfeld, P. 1989. Impression Management in the Organiza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n Giacalone, R.A., and Rosenfeld, P. 1991.Applied Impression Management, Newbury Park, CA: Sage. n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New York, NY: Doubleday. n Schlenker, B.R. 1980. 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 SelfConcept,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onterey, C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Resonant Impression Discordant Perceived Reality统计分析简介与数量方法的基础 5 01 Chapter 122 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Coase,1937)所提出,交易成本是指“当交易行为发生时,所随同产生的各项成本”。然而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种类的交易成本,例如:Williamson(1975)提出的交易成本包含: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交易进行的成本、违约成本。使用交易成本理论的研究模型如下: Source:Liang, T.P., and Huang, J.S. /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1998) 相关资料:n Coase, R.H. 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 New Series (4:16), pp. 386405. n Liang, T.P., and Huang, J.S. 1998. “An Empirical Study on Consumer Acceptance of Products on Electronic Markets: A Transaction Cost Mode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4:1), pp. 2943. n Oliver, W. 1975.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New York, NY: Free Press. 123 任务、技术匹配理论任务、技术匹配理论(TaskTechnology Fit Theory)由Goodhue与Thompson 于1995年提出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如下图。 Uncertainty Asset Specificity Transaction Cost Acceptance Task Characteristics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TaskTechnology Fit Performance Impacts Utilization Source:Goodhue and Thompson (1995)超强的商业武器—实战SPSS统计学 6 任务、技术匹配理论认为 IT 可以正向地影响使用者个人的绩效,并且可以结合任务的能力,很容易被使用者所使用。相关资料:n Goodhue, D.L. 1995. “Understanding user evaluation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Science (41:12), pp. 18271844. n Goodhue, D.L., and Thompson, R.L. 1995 “Tasktechnology fit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 MIS Quarterly (19:2), pp. 213236. n Zigurs, I., and Buckland, B.K. 1998. “A theory of task/technology fit and group support systems effectiveness,” MIS Quarterly(22:3), pp. 313334. 124 长尾理论 2004年10月,《Wired》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 首次提出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以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