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多项选择题通关突破——选项比对原文,识破命题常设陷阱解题方法?解题思路?——排错法!——怎么排错?——比对原文!——怎么比对?——比对什么?实用类文本阅读多项选择题设题特征:1、必考2、4选1,5选23、分值高(7-8分)例1、选项:(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T12(1)A项)原文:(邓叔群)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比对分析:“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于原文无据。选项属无中生有。例2、选项:(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四12选项A)原文: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样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比对分析:戴安澜“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错误,原文是“他特意抄录并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此处是张冠李戴。陷阱一无中生有陷阱设置:选项故意设置一些原文中没有直接呈现的内容,或者设置一些无根据的、主观臆断的推论。识别方法:找到选项所对应内容,逐句核对,看原文有无此说法,或原文有无此说法的充足依据。例3、原文: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选项:(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四12A选项)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比对分析:“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由此可见作者献身传记文学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因为开了韩柳文的课。识别方法:找到选项所对应内容,逐句核对,注意所牵扯人、事、物、理的对应关系。陷阱二张冠李戴陷阱设置:选项故意把甲事物说成是乙事物,把甲人的事迹、言论、成绩说成是乙人的,把同一事物的甲方面说成乙方面。陷阱三因果混乱陷阱设置:①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②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因果关系的。识别方法: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例4、原文:1937年……在中国担任中央信托局机要顾问的霍勃鲁克非常欣赏他精湛的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推荐他来华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并给他寄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亲笔邀请信。5月,陈纳德来到上海作为期三个月的考察……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纳德听到消息,当即决定留在中国,表示愿在任何能尽其所能的岗位上服务。(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T12(1)选项A)在霍勃鲁克的大力推荐下,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亲自给陈纳德写去邀请信,陈纳德接信后当即决定来中国支援抗日。比对分析:“陈纳德接信后当即决定来中国支援抗日”错,原文中陈纳德接信后,5月来到上海,然后在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才“决定留在中国”,选项混淆了时间。陷阱四混淆时间陷阱设置:选项故意把现实中未发生的事实(又称“未然”)判断为已发生的(又称“已然”)或把已发生的事实判断为未发生。识别方法:当考生在辨析此项时,应当注意时态类词语,如: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命题常设陷阱陷阱一无中生有陷阱二张冠李戴陷阱三混淆时间陷阱四因果混乱陷阱五以偏概全陷阱六偷换概念陷阱七混淆是非陷阱八歪曲文意比对什么?——识破命题常设陷阱,选出正确两项——选项比对原文人、事、物、理的异同怎么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