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考点1主要环境问题【典例1】(2011年中山联考)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12-1),回答(1)~(2)题。图12-1(1)下列各项可用图中箭头③表示的是()A.台风、寒潮C.滑坡、泥石流B.地震、海啸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箭头③表示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索取资源→如森林、矿产、水源等。答案:D(2)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人类与环境对立→违背自然规律,造成环境破坏→如A选项。答案:AA.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C.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跟踪练1】(2010年盐城模拟)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12-2,回答(1)~(2)题。图12-2(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A.人口数量增多C.森林破坏B.气候变化D.围湖造田【答案】C【提取信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等表现都是生态破坏的范畴。【思路整理】分析提取信息得知→其原因是自然植被遭破坏→典型事例如热带雨林的破坏→也会使温室效应增强,水旱灾害增大,径流量变率增大。(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C.整体性B.区域性D.差异性【答案】C【提取信息】植被破坏所引发的一系列现象。【思路整理】根据提取信息分析→反映的是某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引发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体现了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考点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基本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1)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2)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3)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2)持续性原则:地理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3)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典例2】(2010年广州联考)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图12-3),回答(1)~(2)题。图12-3(1)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A.指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持续发展B.生态持续发展是条件C.社会持续发展是基础D.经济持续发展是目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叙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在这个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答案:A(2)图中①对②的影响是()A.提供环境资源C.产生生产废弃物B.产生生活废弃物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图中①为经济系统,②为生态系统。图中①对②的影响→经济系统中的生产活动会产生大量废弃物,排放到具有容纳、清除废弃物能力的生态系统中。答案:C【跟踪练2】图12-4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图12-4(1)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B【提取信息】从图中看,该地经济发展指数持续增高、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环境污染指数先降后升。A.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C.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思路整理】描述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提取信息得出→人地矛盾突出。(2)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A.1985~1990年C.1995~2000年B.1990~1995年D.2000~2005年【答案】C【提取信息】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思路整理】结合提取信息判断→1995~2000年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此期间资源能源消耗指数降低快,经济发展指数增长幅度大。考点3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2)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3)实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效率。(5)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2.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与生态农业(1)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2)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降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3)生态农业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①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②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利用,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注重了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典例3】图12-5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1)~(2)题。图12-5(1)图中a、b、c分别代表(A.电厂、化工厂、盐场C.电厂、盐场、化工厂)B.盐场、电厂、化工厂D.盐场、化工厂、电厂①海水淡化,太阳辐射。②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分析提取信息①→推出b为盐场→与提取信息②结合→判断c为化工厂。答案:C(2)该生态工业园区中()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图中b指向c的是虚箭头。分析提取信息→说明盐场的副产品或废弃物流向了化工厂→即化工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副产品或废弃物。答案:B【跟踪练3】图12-6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图12-6(1)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A.酸雨C.臭氧层空洞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D.扬尘【答案】B【提取信息】①该厂的废弃物中有二氧化碳、沼气、玉米油饲料等;②大气环境问题。【思路整理】分析提取信息得知→该厂的废弃物中有温室气体CO2→大气温室效应与其有重要关系。(2)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答案】D【提取信息】①图中体现清洁生产中的清洁生产过程方面的内容;②二氧化碳回收率为60%。【思路整理】联系清洁生产的含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降至最小→结合提取信息①、②→得知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011年扬州期末)图12-7为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图12-71.人地关系中“环境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社会”体现在图中的()A.①箭头中C.③箭头中B.②箭头中D.④箭头中2.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符合()B.持续性原则D.公开性原则A.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答案】C【答案】B(2010年济南模拟)图12-8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垂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3~4题。图12-83.据图分析,为了使当地地下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最适宜的措施是()A.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B.积极营造人工草坡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答案】C点拨:由图知,柏树林植被条件下CO2浓度最低,营造柏树林,可有效减慢石灰岩地区岩石的溶蚀速度。4.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A.沙漠化B.泥石流C.石漠化D.滑坡【答案】C点拨:该地植被破坏易形成石漠化。(2010年日照模拟)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图12-9),完成5~6题。图12-95.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答案】A点拨: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6.我国下列省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A.青海省B.四川省C.广东省D.河南省【答案】D点拨:青海省在河谷地带种植青稞,四川省、广东省广泛种植水稻,图中的粮食作物为玉米,所以应为河南省。7.(2011年茂名期末)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地工业生态园的系统框图(图12-10)。图12-10材料二:“桑基鱼塘”示意图(图12-11)。图12-11(1)读图12-10,将以下工业生产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代号填在图中的括号里,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B.余热C.炼油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有:A.硫燃料气D.冷却水F.粉煤灰火电厂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有:E.蒸汽G.除尘渣(石膏)(2)该工业园的运作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原则。【答案】持续性(3)按农业地域类型,“桑基鱼塘”属于__________,这种农业类型能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将农业生产力和副业生产力紧密联系,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珠江三角洲发展基塘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关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___。混合农业热量、水分条件充足,土壤肥沃,地势低洼D①清洁生产是指清洁的厂区、清洁的产品、清洁的消费②清洁生产是指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③清洁生产评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④“甘蔗—制糖—酒精—复合肥—甘蔗”的生产模式属于循环经济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