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解读一、复习课概述1、关于复习课的理解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追根求源)《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复习”一词的:“把学过的东西再学习,使巩固。”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曰:“温故而知新”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复习重在一个“理”字,即使所学的知识“纵成线”,“横成片”,达到融会贯通。可见“复习”有巩固知识和为学习新知做铺垫的作用,也有通过再学习而获得新的知识或理念的意思。综上所述,复习课是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数学课型。2、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功能(1)查漏补缺。复习课的教学要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为目标,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进行查漏补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2)促迸知识的系统化。复习课应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规律把已学的知识迸行分类、梳理、整合,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沟通其纵横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3)温故而知新。复习的目的不仅是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所学的知识有新的认识、提高,包括适当的拓宽和延伸,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4)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课不仅要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更要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复习课的种类一般分为小节复习、单元复习、几个单元复习、其中复习、期末复习和学段总复习等几种。4、复习课教学的原则(1)自主性原则。在复习中要体现:知识让学生疏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针对性原则。复习必须突出重点,针对性强,注重实效。在复习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全班学生的薄弱环节,二是要针对个别学生的存在问题。要紧扣知识的易混点、易错点设计练习内容。(3)系统性原则。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根据知识间的纵横联系,系统规划复习和训练内容,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4)发展性原则。复习要重温学过的知识,但不是简单的重温,而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发展,同时向处延伸拓宽,而且方法要灵活,有利于学生创新。(5)基础性原则。无论哪一种复习都要抓住基础知识复习与基本技能训练。5、复习课误区种种1、单纯地列举知识点。复习是一个回顾总结的过程,它必须再现已经学过的知识点。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了知识点的再现与强化,而忽视了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影响了能力的培养。2、上成了练习课。“复习”课需要练习但不应是为练习而练习。我们在教学中总是练习层层递进,密度不断加大,角度依次变换,难度随之增加。一堂课下来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事倍功半。时间久了,学生对复习也就失去了兴趣。3、给学生空间不多。上“复习”课时,老师往往表现得主观意识很强,过度发挥了主导作用,很少照顾到学生会怎么想,会怎么说,会怎么做。不是沿着学生的思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把学生引入自己的思路中,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教学中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材的交流,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4、知识迁移不够。教师往往重知识系统本身,很少引导学生思考与系统有关的知识,即很少举一反三,实际上丧失了复习课“温故知新”的功能。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认为,复习要在美好的情境中,和谐的氛围里,充分发挥学生复习的主体性,学生学习的动机才能更易激发,创新的品质才能得到锻炼,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复习课的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融会贯通更熟练,综合能力大发展的目的。二、复习课教学策略“三五四”复习课教学策略三维:双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五贯:1.探究体验贯穿始终2.情感教育贯穿始终3.展示交流贯穿始终4.习惯养成贯穿始终5.训练评价贯穿始终。四环:导入复习创设情境建构网络回顾整理强化提高重点复习完善提高自主检评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复习。教学目标:沟通复习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操作要领:将现实生活与复习的数学知识相关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简明艺术地点出知识与情境的联系。内容解读1、目的:提高复习效率2、环节理论依据:复习的自主性原则3、关于数学教学情景:一个有效的数学教学情景应该由两部分生动地结合在一起生成:一是数学因素,一是非数学的因素(颜色、声音、形象、情节等)。前者使得我们的教学不脱离数学味,后者则可以迅速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个鲜活的数学情景对于改变数学形象,提高学习效率,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欧拉[案例一][案例二]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师: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咱们又见面了!老师啊,首先考考你们的眼力。你能猜出老师的年龄吗?生1:22岁。师笑了:小了,不过老师很开心,真想回到22岁。生2:30岁。师:差不多了。生3:不好猜!老师你给点提示吧。师:那好,你今年几岁了?生3:7岁了。师:哦!这位同学7岁了,老师的年龄是他的4倍,你能算出老师的年龄吗?生3:你28岁了!师:太准确了!你是怎样推算出来的?生高兴地说:我7岁了,7的4倍就是4个7,7×4=28运用乘法口诀四七二十八。师:对,计算7×4运用乘法口诀四七二十八,能既快又准确地算出得数。我们已经学过1~9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表内乘法。板书课题:表内乘法的整理和复习。[案例三]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师:同学们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以走?(生答)师:老师跟你们的情况差不多,从家到学校上班有两条路可以走,路线图是这样的。课件出示:老师家猜一猜老师走哪条路近?走哪条路远?说说你的理由。生1:走弯线近!生2:不对!一样近,因为红色的这条路线,虽然拐弯多一些,但如果把向右的这3条横线移动,就能合成一条线,同样,竖着的3条也能合成一条竖线,最后就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两条路一样近……。师:你用学过的长方形的知识,出色地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没白学数学。实际上,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测算长度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知识。学校4、关于导入新课这一步是学生由欣赏情境的非数学因素,转入关注情境的数学因素,从而进入复习的关键一步。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找准知识与生活的本质联系,巧妙地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关注外部形象引到思考内在联系上,水到渠成地进入数学知识的复习。第二环节回顾整理,建构网络。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地对复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回顾、整理、交流后,梳理成知识网络,并初步内化为良好的认知结构。操作要领: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回忆等形式再现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创造性整理;然后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交流展现整理成果,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系统的再建构,进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内容解读1、目的:本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列举、比较、分类、整合,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沟通其纵横联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2、设置依据。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3、关于认知结构: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数学认知结构,就是人头脑里所形成的数学知识结构.它是主体在自己的态度、情感和意志的参与下,使数学知识通过其认知过程组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具有个性色彩的整体结构。简单地讲,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获得的数学知识结构,只不过是一种经过学生主观改造后的数学知识结构,它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内容包括数学知识和这些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方式与特征。4、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自主整理实施创造本步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自主进行知识的整理,并在整理中实施知识的再创造。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罗列。由于每个课题都有着许许多多的知识点,在整理时有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很快就会再现,而有些知识可能被遗忘,因而进行知识点罗列时要引导学生利用回忆再现或看书等手段,全面地搜集出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知识,准确地搞清楚每一知识点的具体意义,这是进行知识系统化整理的重要基础当学生搜集出与课题有关的知识点,并明确了每个知识点的意义以后,首先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加以整理,实施再创造,而不是通过练习去巩固。要给予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和空间。整理时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将各纵向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二是把各横向的知识点有效地分化开来,组成一个整体。让学生所学的分散的知识“竖”成线、“横”成块,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其科学的知识网络,这些形成的“线”和“块”就是学生创新的成果。整理形式,一般采用“树枝图”、表格、图画等学生所喜爱的形式;整理的结果:力求简单、明确,使人一目了然。[案例四](一)自主整理,实施创造1.回忆、背诵乘法口诀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1~9的乘法口诀,你会背吗?我们一起背一遍,怎么样?生:好。一一得一、一二得二……师:大家真能干,一口气把1~9的乘法口诀全背下来了,而且非常熟练,瞧,小脸都涨红了,稍稍喘口气。2.展示整理填写好的乘法口诀表师:课前我们已经将1~9的乘法口诀整理记录到表里,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记录的?(1)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生1展示整理的表格:我是横着整理的。师:横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生2:我发现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生3:我发现横着看,三的乘法口诀一句比一句多三,四的乘法口诀一句比一句多四……生4:我是竖着整理的。师:竖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生5:我发现第一竖行就用一开头,第二竖行就用二开头……师课件展示并总结:大家不仅整理得认真,而且能够仔细观察,寻找出口诀表中的特点:我们横着看,几的乘法口句就有几句;竖着看,第几列就用几开头。……(2)哪两句口诀的积相同?师:大家看,数字12,哪句口诀的乘积是12?生:三四十二、二六十二师板书三四十二、二六十二。师:两句乘法口诀的积相同,想一想,你还能找出这样的例子吗?请小组同学讨论,组长写在记录卡上。学生汇报,投影展示。一四得四一六得六一八得八一九得九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三三得九三六十八三八二十四六六三十六二九十八四六二十四四九三十六(3)看口诀写算式师:口诀三四十二、二六十二分别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生:三四十二可以计算4×3=12,3×4=12生:二六十二可以计算6×2=12、2×6=12教师板书出算式并总结: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师:看数字25,哪两个数的乘积是25?生:5×5=25,口诀是:五五二十五,师:咦,这句口诀还可以写出其他的乘法算式吗?为什么?生:不能,因为两个因数相同都是5。师:像五五二十五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的口诀,还有哪几句?请在你的口诀表中用铅笔圈一圈。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学生齐读口诀。(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第二步交流矫正,优化再建:在学生自主整理后,要给予他们充分交流展示整理成果的机会。交流时,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借助实物、图表和一些外显的动作行为来阐述自己的整理成果和思维过程。形式有同桌间的展示、学习小组里的交流、面向全班同学的汇报等形式,主要目的是创生更多的学习资源,让那些不同的的认识、学习成果、学习方式、思维模式进行充分碰撞,在交流碰撞中起到相互矫正、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作用。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和点拨。如果学生的整理结果能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教师就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