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断句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6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作者记述了陈登云任御史之职时的哪些事情?①除鄢陵知县()②出按辽东()③由贵妃家阴沮之()④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①上疏陈述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请求加速建立对首功的赏赐制度。②上疏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③上疏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等大臣。④上疏要求谨慎地考察御史人选。⑤及时报告朝廷河南大饥荒的悲惨灾情。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授职巡视阻挠向皇帝上书直言⑤窥觊储贰()⑥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⑦簧鼓朝绅()⑧朝右皆惮之()⑨安望其抗颜直绳()⑩为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因条数事以献()累寝不下()分条列举亦作“储二”储副,太子以往,从前/假冒籍贯用动听的言语迷惑人朝廷大官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本意指蛀蚀器物的虫子引申比喻祸害国民的人和事。搁置3.解释下面加横线的文化常识。①征授御史②疏陈安攘十策③壬午以前怵于威④言路顾居其半⑤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封建社会臣僚向帝王进言的一种文体。亦指上奏章。干支纪年的一个年号人臣向朝廷进言的途径,也指言官。唐宋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谏议大夫等为谏官。清代统归于都察院,职权不再分别。虽统称“台谏”,与唐宋性质有所不同。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初步排除错误选项。画线句子的大意是陈登云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所犯的罪过,“且”表示更进一层,前面应断开,据此可以排除A、D两项,当然,也可根据主语“承宪妻”与前面断开,排除A、D两项。比较B、C两项,区别点在“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之间。根据语法关系,“扬言”是动词,应紧接宾语“事由己发”,另外“用以”一词在此处表示目的,也应该与前面断开,故排除B项。【答案】C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解析】移疾是指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且文中没有提到陈登云受到权臣诋毁求退,根据原文“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可知,陈登云因为久居巡抚之职,本来应该提升为京官,但提升一事却被多次搁置,所以他是在这种情况(应该提升却没被提升)下自己称病(找个退休的理由而已)退休的。【答案】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朝者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解析】“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错误。原文“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中,“赍”是以物送人的意思,“帑”指国库。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派遣锺化民分发国库中的钱来赈济百姓,不是让锺化民去“筹措钱款”。【答案】D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译文:(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译文:【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涉及词类活用、一词多义。(1)“弗胜”是“禁不住”的意思;“龃龉”是“抵触不合”的意思;“安”,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2)“啖”是“吃”的意思,如苏轼《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中的“啖”就是这个意思;“矢”通“屎”,是“粪便”的意思;“囊”,名词作状语,是“用口袋装”的意思。【答案】(1)其中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安身。(2)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2016年全国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傅珪的“刚直忠谠”表现在哪些地方?①担任礼部尚书时,屡有争端,使礼部上奏增多。②皇上同意番僧用百顷田地建造法王下院,傅珪不理睬诏书的旨意,征地最终停止。③教坊司乐官臧贤请求更换牙牌,标准像朝廷官员一样,又请求改铸方印,在傅珪的阻止下没有执行。④御史张羽奏报云南灾情,傅珪趁机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①时词臣不附刘瑾()②镌与修者官()③礼部事视他部为简()④毅然执持,人不能夺()⑤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⑥而水旱不与焉()依附降级,削职比照使……改变阻止参与3.“迁左中允”的“迁”有哪些意义?在文中应怎样理解?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还有哪些?迁”有“升迁”“调动官职,改任”“降职”等意义。在文中应理解为“升迁”。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还有:转,调任;徙,调任;调,调动、调迁、调升;移,特指调任;补,补充空缺官职;改,改任官职;充,充任;进,升迁;等等。4.古代“六部”有哪“六部”?他们分别管理哪些事务?六部即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称为尚书。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兵部职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工部管理全国工程事务。5.文章何以称傅珪之死为“卒”?请结合相关古代文化常识分析。傅珪是朝中大臣,按礼应称其死为“卒”。古代按照不同等级对死的称谓有所区别:①崩:天子死曰崩,例如驾崩、山陵崩等。②薨:诸侯死曰薨。③卒:士大夫死曰卒。④不禄:士死曰不禄。⑤死:庶人死曰死。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通读全文,大致了解内容,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A“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中的“镌”是“裁减,削职”的意思,必须与“官”搭配,此处断句错。C“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中的“进”是“晋升”的意思,“左中允”是其宾语,两者不能断开,此项错。D“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根据对A项与C项的分析,可知此项错误。B正确。【答案】B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A“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务;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选项提到的“土地”“户籍”都不属于礼部职责范围。“土地、户籍”等职事归户部掌管。【答案】A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珪进入仕途,参与纂修文献。弘治年间,他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得以升职;武宗继位,他进位左谕德,充讲官,修撰《孝宗实录》。B.傅珪任职礼部,劝谏讲究策略。他担任礼部尚书时,由于屡有争端,上奏增多;番僧因帝好佛求地百顷,他佯作不知皇上自称大庆法王,不理会给地的事。C.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D.傅珪为官清廉,死后受到好评。御史卢雍称赞他在位时有古代大臣风范,归乡后家无积蓄,艰难度日;嘉靖元年,他被列为先朝守正大臣,追谥为文毅。【解析】C“他仍坚持离职”错误,原文“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中“不听”的意思是“不被准许”。【答案】C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译文:(2)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译文:【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权幸”,得帝王宠幸、有权势的人;“嫉”,痛恨。(2)“忠谠”,忠实,敢于直言;“报”,回复,答复。(1)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2)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高考文言文复习专题考题一:掌握文言文断句的两类题型与技巧——逐题击破——给老头儿的遗嘱断句七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断句方式一: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给女婿断句方式二: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给幼子断句不同遗嘱迥异◇一诗多断•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谣指杏花村。杜牧绝对想不到,在他之后,会有许许多多形形色色而妙趣横生的《清明》出现!△传说,在1078年清明这天,大文豪苏轼登云龙山放鹤亭拜见张山人,吟诵了这首诗。恰巧张山人兴致很高,知苏轼才华横溢,便有意一试,要求苏轼将该诗变其形,而不失其意。苏轼欣然答应,脱口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仅变几处标点,竟成了一首绝妙小令。老财主立字据无鸡无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以。从财主的角度怎么断句?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以。从先生的角度怎么断句?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以。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传统方式。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对这一考点比较看重,2015年列为文言文阅读的第一个题目,分值与理解词语含义、分析综合等同。从考查形式看,课标卷采用客观选择题型,地方命题还有主观切分题型。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2017全国3卷(贵州考卷)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的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