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第十二章巴金巴金是一个充满了慈爱之心的、爱人类的中国伟大作家。他给中国现代文学增加了一种热度,也增加了一种纯度。这种热度就是那种青春的放歌和赞歌;这种纯度是以一个青年人的视角来看世界,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纯而又纯的激情。巴金的创作是属于青春的艺术。巴金所创造的文学世界,是一个令人心动的、令人震撼的青春的世界。它充满了一种青春的活力,表现出青春的赞歌和青春的悲歌。和茅盾、老舍的作品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小说创作的一个艺术高峰。对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第一节巴金的创作道路(1)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五四运动后受新思潮影响参加社会活动。接受克鲁泡特金《告少年》、廖抗夫《夜未央》。被无政府主义激进的思想吸引,成为其最初的人生信仰。1923年到上海、南京求学。1927年赴法国留学。参加无政府主义活动,成为真诚的理想主义者。但政治活动失败使之陷入矛盾和痛苦中,转向文学来宣泄自己的感情,1928年处女作《灭亡》。1928年底回到上海,开始了他职业的创作和编辑生活。第一节巴金的创作道路(2)1、1928年创作发表处女作《灭亡》,标志着巴金作家生涯的正式开始。小说真切地反映出某些青年知识分子在白色恐怖下的躁动、激愤与反抗的心理(杜大心)。2、《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是巴金自己早期比较喜爱的作品。(主要人物:周如水、张若兰、吴仁民、敏、李佩珠)3、1930—1933年,是巴金创作的高峰。五个短篇小说集,两个长篇三部曲:《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革命三部曲》(灭亡、新生、死去的太阳)。《激流三部曲》第一部《家》。中篇小说《海的梦》《砂丁》《雪》《春天里的秋天》等。4、抗战期间创作长篇《火》三部曲。完成《春》《秋》。《第四病室》。40年代最有影响的是《憩园》和《寒夜》。巴金早期革命小说的特点巴金早期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道路的代表作品有《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等,这类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是:1、无政府主义者的深刻印痕,如《灭亡》中的杜大心、《电》中的敏都走上暗杀的恐怖主义道路。表现出个人“革命”行动绝对自由,无纪律约束的特点。2、人物性格理想化、类型化。如杜大心等都拼命工作,都患重病,内心苦恼而过着苦行僧似的生活,都是人格高尚。3、艺术上主观倾诉、激情宣泄、激愤、绝望、哭诉的抒情风格。第一节巴金的创作道路(3)到1949年,巴金一共创作了18部中长篇小说,12本短篇小说集,16部散文随笔集,还有大量的翻译作品。其中,中长篇小说代表着巴金建国前创作的主要成绩。巴金在1949年以前的小说创作,有两个比较著名的系列,一个是“革命系列”,从《灭亡》《新生》开始,到《爱情三部曲》。而另一个是“家庭系列”,从《家》《春》《秋》到《憩园》《寒夜》1978年以后创作散文集《随想录》巴金短篇小说的分类第一类,数量较多又具特色,以反映外国人民的生活为主。这是巴金的一个独特贡献。主要小在《复仇集》《电椅集》等。主要是在法国和日本见闻。第二类,反映国内各阶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将军集》《抹布集》第三类,童话。收在《长生塔》中。有些童话没有儿童文学的特点,只是表达他的政治目的。第四类,反映法国大革命。《沉默集(二)》共3篇:《马拉的死》《丹东的悲哀》《罗伯斯庇尔的秘密》巴金的创作风格1、善于长篇小说创作,写了大量的三部曲。三部曲数量最多。2、前后的风格不完全相同。30年代作品充满激情,是激情写作,是青春写作:单纯、热烈,躁动、焦虑。主要以青年恋爱、婚姻、革命为主要表现对象。40年代作品趋向写实,趋于冷静,甚至呈现出冷竣的色彩。即使抒情,也是那种婉约式的情感。3、巴金最擅长的是写家庭,一是写封建大家庭,一是写小家庭。关于巴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一)无政府主义是巴金最初的人生信仰。巴金早期接受的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反封建的人道主义。16岁时加入了无政府组织“适社”,接受克鲁泡特金《告少年》、廖抗夫《夜未央》。1923年到上海与世界无政府主义者高德曼通信,“精神母亲”。1927年去巴黎,写《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长篇论文,形成自己人生信仰:人道主义和人类意识。(二)无政府主义在20世纪初的中国和世界,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特别是在中国,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力量,是受广大青年人所景仰的新思想。无政府主义在当时中国的作用是反封建的一种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它构成对封建主义的最彻底的一种扫荡打击。无政府主义在当时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同样大的影响力,甚至比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力还大。它们的目的是一样的,推翻封建制度。巴金从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走上了写作的道路,他完全是以一个战士的姿态走上创作之路的。前期的创作是歌颂性的,被称为“青春的赞歌”;后期的创作被称为是“人生的悲歌”。第二节《激流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巴金代表作。特别是《家》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以1919—1924年动荡的中国内地成都为背景,写大家族的衰落。《家》集中控诉、暴露、展现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反映了年轻一代对封建家族制度的反抗。颂扬了人的觉醒。《春》描写的是淑英抗婚的故事以及蕙表妹的悲剧事件。表现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对妇女的摧残,对封建专制婚姻制度控诉与批判。《秋》表现了旧家庭分崩离析的结局。通过高家第二代、第三代的堕落与腐化揭示封建专制主义精神支柱的崩溃。现代家族小说的鼻祖——《家》《家》是《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最初叫《春梦》,1931年完成并在上海《时报》上连载时改为《激流》,1933年改题为《家》以单行本出版。《家》的思想内容控诉、暴露与反抗。抨击大家庭的罪恶,颂扬人的觉醒。1、对家族制度罪恶的控诉,是《家》中最具有感染力和批判力量。这里主要是三个女性的悲剧命运。钱梅芬、李瑞珏、鸣凤,她们都是封建礼教制度的牺牲品,她们的悲剧命运,最有力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性质。梅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封建婚姻给她带来的是不幸、痛苦和死亡。瑞珏是封建伦理和迷信的牺牲品。鸣凤是封建家奴制的牺牲品。2、暴露家族制度的腐败是《家》中的重要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家长生活的描写上。3、年轻一代对封建家族制度的反抗,是作品最重要的内容。反抗性体现在觉民、觉慧和琴等青年身上。颂扬了人的觉醒。觉慧形象及其意义觉慧是一个新人的典型,时代的先进青年。“大胆”和“幼稚”是其叛逆性格的主要特征。“大胆”的反封建的猛士:他是高家所有人中最为清醒的一个,在家庭反封建斗争中,他站在最前列,蔑视以高老太爷为首的专制家长的权威,并针锋相对地与他们进行斗争。参加学生运动,支持觉民抗婚,反对请神驱鬼,与丫鬟鸣凤恋爱。性格中还存在着“幼稚”:表现在行动上是犹豫和不够果断;表现在感情上是同封建家庭的藕断丝连。觉慧的意义在于:首先他揭示了主题,表明只有革命才是唯一出路。其次,他作为高家第一个掘墓人,以后在《春》《秋》中仍不断地给这个家庭以巨大影响,他成为高公馆“激流”的原动力。被戕害的病态灵魂——高觉新1、这是一个在专制主义重压下备受精神折磨的病态灵魂,是一个为旧制度所熏陶而失掉了反抗性格的青年人.他的主导性格是怯弱和忍让。他是一个悲剧人物,从他身上,作者控诉了残酷无情黑暗的封建专制社会和家庭。2、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使他确认了作为长房长孙的身份,也养成了他认同这种身份的性格。他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悲剧根源,却怯于反抗的行动。在他身上,更深刻地体现出封建文化对人摧残和扼杀。3、高觉新的性格在本质上是生命意志、生命力量的匮乏。他的生命始终是处于压抑的状态。从高觉新的性格中,可以感受到封建文化是怎样在骨子里剥夺了人的自我的。4、高觉新性格的复杂性,体现出民族文化心理和西方民主思想的冲突。“一半是圣徒,一半是帮凶”。半新半旧的人物。读过新书却过着旧生活。既为旧道德牺牲,又为新道德殉葬。他又富有人情美和人性美的品质。“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家》的艺术成就1、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渗透着作家强烈的爱憎之情,寄托着作家的美学理想。觉新、觉慧、梅、瑞珏、鸣凤、高老太爷等艺术典型。2、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法。通过心理描写介绍人物的行状;通过心理描写达到性格描写的作用。通过写人物的“想”和“做”完成人物塑造。3、蕴涵着丰富、热烈的情感,具有一种青春的抒情性。“激情”既是巴金艺术风格的特点,也是他艺术魅力之所在。4、语言清丽、流畅、明朗、自然。《激流三部曲》的艺术成就及地位艺术成就:一、受中外文学艺术的影响。《红楼梦》式的家族小说。外国作家的影响,影响最大的是克鲁泡特金与廖抗夫。二、“家即社会”的情节典型化。三、注重发掘人情美与抒情化人物塑造方法。四、以事件为主线索,以场面串连故事的结构特点。地位:一、是反映五四运动的长篇小说。不直接描写五四却表达了五四精神。是现代文学中描绘五四时代的一个杰出的作品。二、是现代文学中描写封建大家庭兴衰史并集中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小说。一座丰碑。三、对现代长篇小说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是现代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蓝本。圆熟的艺术精品—《寒夜》巴金后期(40年代)作品,要比三十年代更成熟。就艺术水平而言,超过了早期的作品。在风格上变得深沉。作品内涵复杂丰富。《寒夜》是意蕴丰富、技巧精湛的作品。可以说是巴金的最圆熟的艺术精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出色的现实主义成就——缜密冷静的写实风格1、通过小人物的平凡生活琐事揭示重大主题。作品写一个小家庭的悲剧。把家庭悲剧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进行社会批判。详尽地写了一个小人物的屈辱心理。2、对人物内心尤其是病态心理的挖掘和刻画异常细腻深刻。《寒夜》主要是靠细节和心理开掘的深度来写人物的。作品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把人物复杂心理揭示出来。例如,作品开头对汪文宣的内心世界的描写。二、《寒夜》具有多重意蕴1、社会现实批判。巴金把家庭悲剧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国统区的黑暗腐败的现实造成了家破人亡的悲剧。2、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冲突。婆媳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之间的冲突。3、人生思考与人性探索。汪文宣与曾树生之间的冲突最深层根源是生命冲突。汪文宣与曾树生是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家》和《寒夜》——在现实主义风格上的不同1、由“热”到“冷”,由热情的抒写到冷静的写实。2、作品的主题和题材发生变化。3、刻画的重点由外部事件转向内心世界。4、在心理刻画上,改变了《家》中直抒胸臆的写法,而是以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展示其内心矛盾为主。关于《憩园》《憩园》是巴金在40年代中期的一部重要作品,其情节与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有连续性。通过写一个没落贵族的彻底堕落揭示一个道理:与其留给子孙财富,不如留给子孙道德,财富不重要,道德才是最重要的。主要人物叫杨梦痴(杨孟迟、杨老三),他的生活原型是作者的五叔,也就是《家》中的克定。“憩园”是一幢老房子的名字,小说写的是憩园新旧主人的故事。《憩园》新主人姚国栋。旧主人杨梦痴。第十三章沈从文在景象万千的中国现代文坛上,沈从文是一个相当独特的文人。他善于叙述故乡湘西农村特异的风俗人情,并从中提升出自己的文化理念。是田园小说的集大成者。沈从文主要的文学贡献是用小说、散文构筑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他的一生都在执着地歌哭着这个世界的悲欢离合、哀怨忧愁。沈从文创作历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1917年小学毕业,参加当地的土著军队。20岁时只身一人闯到了北京。考燕京大学名落孙山。后来到北京大学当过一段旁听生。求学艰难,谋职不成,生活陷入困窘中。郁达夫1923年救助沈从文。第一篇作品《一封未曾付邮的信》1924年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步入文坛。1928年任中国公学讲师。1933年编辑《大公报·文艺副刊》。次年创作著名中篇小说《边城》,成为京派小说家的代表。抗战爆发以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9年离开文坛,基本停止创作。1964年完成文化研究专著《古代服饰研究》。1980年曾赴美讲学。1988年逝世于北京。沈从文是一位多产作家,30年代是创作最丰时期,30多个集子都出于此时。1934年创

1 / 19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