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现当代文学专题”(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3参考答案提示第一、三次作业为讨论题,所谓讨论,就是各抒己见,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下列内容仅仅是关于题目的一些相关材料,供大家讨论时参考。1、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赵树理的遭遇和得到的评价为什么会明显不同?赵树理小说在解放区文艺界受到重视,最初是1943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这篇小说发表后受到杨献珍、彭德怀的重视,也受到群众的欢迎。紧接着,在同年10月,他又完成了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了赵树理在解放区文艺界的影响和地位。1945年底,赵树理又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这些作品由于反映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村的巨大变化,采用民间语言和民族形式,表现了农民的立场和革命的功利主义。被誉为“赵树理方向”。但从1948年底发表的《邪不压正》开始,赵树理受到了批评,1950年他在主编《说说唱唱》时因发表《金锁》也一再检讨,这些都曾使赵树理意识到了自己与时代的差距,但这些事件都没有使他对自己的创作思想作出真正的改变。其原因不是因为他曾被树为“方向”,而是他虽然也在努力地改变,但他努力的方向与时代的要求是不同的。时代要求他写出农村中“无比复杂和尖锐的两条道路的斗争”和两个阶级的斗争,但他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到“两条道路”和“两个阶级”的斗争并不是农村中的主要矛盾,如《三里湾》。批评者认为《三里湾》对于农村“无比复杂和尖锐的两条路线的斗争”的展示,“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作者对于农民的革命力量“看得比较少”,没有把农民的革命力量充分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赵树理也努力地想加入“时代的大合唱”,也想写歌颂农村新生事物的作品,但他又不肯违背生活的真实,实际上将歌颂也写成了揭露和批判,特别是对农村中的坏干部的批判,如《“锻炼锻炼”》。作品的本意是站在青年干部杨小四的立场上,“批评中农和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维护农村中的新生事物。但实际上却揭露了农村生活的贫困和农村干部作风的粗暴,被认为是“歪曲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的现实”,“诬蔑农村妇女和社干部”。可以说,1949年后,赵树理发表的小说基本上都受到批评或批判(除《登记》外)。特别是在1958年的大跃进之后,对农村实际情况的了解,使得他总是右倾,总是受批判。这说明时代在变,而赵树理的创作思想几乎没有变化,仍然是站在农民有立场上,为农民说话,始终与主流意识保持一定的距离。赵树理的小说较少受当时流行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更多地站在乡土社会的自身的生活秩序内部来考察农村的情况,叙述农村社会及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变化与发展。阐明农村的社会变革主要是依靠乡土社会的自身力量来完成的。写完《三里湾》之后的赵树理实际上已经陷入写作的困境,作品数量越来越少,受到的批评也越来越多。赵树理是我国当代第一位明确坚持乡土社会立场、坚持真实言说的文学作家。从李家庄的龙王庙到三理湾的旗杆院,赵树理用他一贯坚持的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样式为我们解释了20世纪乡土社会的现代变迁,并思考了传统崩塌之后乡村生活秩序重构的问题。在《三里湾》中已经没有了铁琐式的阶级仇和民族恨,即使是对扩社开渠百般阻挠的马多寿,作者也未把他写成十足的坏人,而只是作出辛辣的善意的嘲讽。赵树理的写作内容与写作方式在解放前与主流意识形态不谋而合,在解放后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的共生和对抗关系,无疑是文学史上值得重视的艺术经验。2、样板戏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样板戏的产生是否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样板戏的产生与1958年开始的京剧现代戏有直接的联系。京剧现代戏产生的“时代”,主要指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一个阶段“十七年时期”中的后半段,即从1958年到1964年。这个时期,刚刚进行了对中国文坛的一系列批判运动,特别是“反右运动”,并还在继续开展反右倾运动。社会上,又出现了“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大规模运动。1962年后,“阶级斗争”学说的提出,两个阶级的斗争成为了全党全国“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政治话题,而1964年刚刚开始的“四清运动”(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更加剧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气氛。另一方面京剧现代戏产生也有着特定的“文化语境”,即当时的文化背景。传统文化作为文艺的“旧基地”遭到全面清除,在此之前的几乎所有文学创作都遭到否定和质疑,“二革”创作方法(即“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成为了创造“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指导原则。文艺问题作为“上层建筑”中一个重要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而戏剧,作为一种影响面大,涉及人广的特殊文艺形式,更是得到了比其他文艺形式更多的关注。“样板戏”是在“京剧现代戏”和其他文艺形式(包括小说、电影和话剧)的基础上产生的。“样板戏”中的京剧,主要是在“沪剧”、“淮剧”和“话剧”等现代戏剧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连“交响音乐”《沙家浜》实际上也是在京剧的基础上出现的“京剧音乐、交响乐、合唱和表演”的大杂烩。而“现代芭蕾”《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也不例外。虽然《奇袭白虎团》常常被人们看作是“原创”,实际上也仅仅是一种“京剧”形式的原创,而不是从其他文艺形式改编的。在内容上,“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就是说,“样板戏”的许多原则和特征,如教材中讲到的“强调阶级斗争,强调道德教化,从理想化出发,设计情节和戏剧冲突,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等,都是在京剧现代戏的创作过程中就已经形成的,江青将其改造为“样板戏”,只是将这些原则和倾向极端化、具体化。因此说,在样板戏产生之前,就已形成了以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为特征的社会政治背景和以“二革”创作方法为特征的文化背景,只是到了文化大革命江青插手样板戏时,将这种激进的文艺思潮进一步极端化,形成了强调阶级斗争,强调道德教化,从理想化出发,设计情节和戏剧冲突,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的艺术创作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样板戏的出现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的。这是建国以后特别是50年代中后期以来党内生活严重缺乏民主,激进主义的社会政治和文艺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种文艺思想将建国以来居于主流地位的政治性――真实性――艺术性的创作结构中的“真实性”拆除,代之以政治性――艺术性结构。生活的真实性、创作者的艺术个性、对生活的独特的艺术体验和表达方式成了微不足道的东西,“三结合”(领导出思想、作家出技巧、群众出生活)的写作方法盛极一时,样板戏也成了江青等阴谋家手中的政治工具,成为江青提高自己的政治身价,打击政敌,推行其激进主义的文艺观念,实行文化“一体化”的工具。3、在朦胧诗运动出现前,中国当代诗坛是一种什么状况?朦胧诗出现后为什么被称为“朦胧诗”?在朦胧诗出现前的新中国诗坛,主要有颂歌、战歌和地下诗歌三种情况。颂歌开始于建国初期,1949年底胡风发表的长诗《时间开始了》,是颂歌的先河。此后,一大批知名诗人如艾青、臧克家、冯至、何其芳等也加入了颂歌创作的行列。1951年开始的抗美援朝战争,成为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颂歌的表现对象。如未央、张永枚、胡昭、韩笑等50年代冷藏活跃在诗坛的青年诗人,就是以表现朝鲜战争题材而引起人们注意的。1953年开始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给新诗带来了全新的题材和主题。无论是从农村来的民歌手,还是从战场归来的战士诗人,全都加入了劳动和建设的大合唱。曾以“信天游”形式闻名解放区的李季,举家迁往玉门油田。成为“石油诗人”;以太行山民歌出名的诗人阮章竞,来到蒙古草原上的钢铁基地,写出了《白云鄂博交响诗》;此外,雁翼、梁上泉、傅仇、高缨、流沙河、魏钢焰、严阵、苗得雨、李学鳌等一大批青年诗人成长起来,成为歌颂经济建设的歌手。50年代中后期,在各种艺术风格和思想倾向的诗人退出诗坛后,以郭小川、贺敬之为代表的政治抒情诗,以闻捷为代表的叙事性抒情诗和以李瑛为代表的军旅生活抒情诗成为颂歌的主要形式。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运动,再一次掀起了颂歌的狂潮。“新民歌运动”以空前的规模席卷全国,并蔓延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由此形成长期弥漫于文坛的浮夸风。1962年底“千万还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的提出,特别是随后开展的“四清”运动,使全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诗歌也由对劳动和建设的歌唱变为对阶级斗争的宣扬,政治抒情诗成为诗坛占主要地位的潮流,其总体风格由颂歌变为战歌。颂歌和战歌之外,是地下诗歌的创作。如九叶诗人穆旦的诗歌、牛汉的诗歌以及以“白洋淀诗派”为代表的青年诗人的诗歌,均以地下创作的状态、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1976年4月5日前后出现的“天安门诗歌运动”,是地下创作的总爆发,也是文革十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朦胧诗的兴起于70年代末的“新诗潮”,繁荣于80年代初、中期,代表诗人是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把这种“新诗潮”称为“朦胧诗”,最初只是一种误解。1980年,章明发表了《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对“新诗潮”进行批评,从此,朦胧诗成为这股“新诗潮”的正式称号。4、江青在《沙家浜》等样板戏样板化的过程中的作用有多大?江青在插手样板戏后,把50年代末60年代初激进的文艺思潮更为绝对化,使文艺成为她抬高自己身价、打击政敌的政治工具,江青对样板戏的样板化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反映民主革命时期斗争生活作品必须突出毛泽东以武装斗争为主的军事路线。例如将《芦荡火种》改为《沙家浜》,将第一主角阿庆嫂退居二号人物,而将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升为一号人物,突出他所进行的武装斗争的戏。第二、反映社会主义时期生活的戏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组织戏剧冲突,推动剧情发展。例如《海港》突出表现方海珍为代表的革命者与钱守仁为代表的阶级敌人的斗争。《龙江颂》中突出了支部书记江水英与暗藏地主阶级分子黄国光的斗争,并以此构成戏剧冲突的纽结,展开矛盾。《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三仙姑2、红灯记3、江河4、19625、杨子荣6、汪曾祺7、周立波8、海港9、章明10、锻炼锻炼11、红色娘子军12、岗上的世纪13、邪不压正14、现实主义15、赵振开16、陈思和17、195818、于坚19、金锁20、杨炼二、单项选择题1、C2、B3、B4、C5、C6、A7、B8、A9、A10、A三、多项选择题1、AC2、AB3、BCD4、ABCD5、BCD四、简答题1、1959年,《文艺报》组织的“文艺作品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讨论中对《锻炼锻炼》的讨论,最终导致了对赵树理的否定性意见,认为这篇作品是对农村现实的歪曲,丑化了正在进入共产主义的农民形象。这些意见是否符合作品实际?产生这种意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59年,《文艺报》以“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组织了对《锻炼锻炼》的讨论,有署名武养的读者指责这部作品不真实,“歪曲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的现实”,“诬蔑农村劳动妇女和社干部”。虽然编辑部支持赵树理,以王西彦的《〈锻炼锻炼〉和反映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作为这次讨论的总结,肯定这篇小说“按照生活实际去刻画有个性的活人”。后来老舍和茅盾也分别撰文对赵树理的创作进行了肯定的评价。但是,当时文坛弥漫的激进主义文艺思潮和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最终导致了对赵树理的否定性意见,认为这篇作品是对农村现实的歪曲,丑化了正在进入共产主义的农民形象。这些意见从现在来看显然是不符合作品实际的。赵树理是努力地想加入“时代的大合唱”、想写歌颂农村新生事物的作品的。但长期的创作定势使他不能违背生活的真实,实际上将歌颂也写成了揭露和批判。《“锻炼锻炼”》创作的本意是站在青年干部杨小四的立场上,维护农村中的新生事物,让自私落后的人出点丑,意在“批评中农和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但实际上却揭露了农村生活的贫困和农村干部作风的粗暴,客观上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益激化的“干群矛盾”。因此,一经发表,就受到了批判。赵树理是一位站在农民立场上为农民说话的作家,特别是他对农村实际情况的了解,使他在五、六十年代总是显得“右倾”,显得不合时宜。可以说,时代在变,而他的创作思想几乎没变,因此,他总是受到批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