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代艺术》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书法绘画音乐戏曲舞蹈展厅一“出鬼入神”——书法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汉字的起源: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距今约3000多年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已经运用抽象和简化的线条。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铭、《大盂鼎》铭、《散氏盘》铭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书法的含义?书法有什么特点?书法有几种字体?书法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书法艺术含义: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特征: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字体: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总趋势:由繁到简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有图案美。-李斯著名书法家:秦代:李斯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隶书,是小篆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型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就是“行书”。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又不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而是象云、象水那样慢悠悠地不停地流动着,所以,叫“行书”。工整清晰,飞洒活泼,实用性很高。最擅长写行书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称“书圣”。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东晋: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丧乱帖》右为王羲之的《丧乱帖》,内容为: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遇遭)荼毒,追惟酷甚,号慕催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在笔法上此帖神采外耀,笔法精妙,动感强烈,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此外,用笔挺劲,结体纵长,轻重缓急极富变化,完全摆脱了隶书和章草的残余,成为行草字体,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行中带草,单字相接,笔画劲落,可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变化。欧阳询《化度寺碑》欧阳询,唐初书法家。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之)书,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处,勤学苦练,融会贯通,独创一派书风,其书以“险劲瘦硬”著称,史称“欧体”。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对后世影响大,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唐代:唐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颜体”肥硕丰润、刚健雄强、显出雍容大度的气派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玄秘塔碑》(局部)在隶书成为汉代通行的主要字体的同时,又出现了一种写得简便、潦草的字体,叫做“草书”。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主要是用来起草文稿和写信。由于写得比较快,所以在书写过程中有的省去了字形的一部分,有的把一些笔画连在一起。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狂”就是漫无章法,随心所欲。这种几乎无法辨识的“狂草”实际上不再是一种实用的书写字体了,而只是一种艺术观赏形式罢了。草书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张旭《肚痛帖》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奔放跃动,任情纵性唐代:怀素的书法热情奔放、豪迈恣肆,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北宋四大行书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黄庭坚,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字态奇逸超迈。宋米芾《珊瑚复官二帖》蔡襄,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他的书法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赵孟頫《与中峰和尚书》局部工整,四平八稳,温和典雅。元代:法度有余、文雅严谨文征明过庭复语十节卷明代:董其昌草书扇面兼工楷、行、草书,笔法自然秀雅。董其昌草书扇面展厅二水墨丹青画中有诗——绘画•中国画起源于何时?•中国画按题材和表现技法可分为几类?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质朴与浪漫,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1.中国画的分类特点:①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社会风俗画)②表现技法:工笔与写意③艺术风格上:分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画。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淡彩画。2.山水画的艺术特点(1)地位: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2)艺术特点:①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②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画面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③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山水花鸟画: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奉化画圣”王谔,(1462—1544),明代画家。字廷直,奉化人,世居奉化城内西锦里。王谔以山水画被明孝宗朱瞻基称为“当代马远”。《江阁远眺图》3.文人画的艺术特点——鼻祖:王维(唐)(1)地位: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2)艺术特点: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②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③注重诗意王维(唐)《雪溪图》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以此来表现景物。设色讲究自然清淡,追求含蓄、悠远、纯净的境界。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文人画:郑板桥《墨竹图》明人《江城送别图》风俗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展厅三金声玉振——音乐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1.新石器时代—骨笛(距今约9000年)2.西安半坡遗址—陶埙(距今约6000年)3.战国青铜编钟(20世纪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次伟大发现)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阶段4.秦汉:设立乐府机构,广泛收集民间歌曲和四邻异域音乐。5.东晋:形成“清商乐”。6.南北朝至隋唐: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著名的有《秦王破阵曲》。7.明清:中国音乐的丰收期。琵琶曲:《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展厅四翩翩起舞中国古代的舞蹈分为几类?各自发展演变的特点有哪些?(一)宫廷舞1、演变夏商产生—周代制定礼乐制度—汉代设乐府—隋唐鼎盛,有官办乐舞机构(教坊司,梨园院,太常寺)—宋元继承隋唐传统—明清衰落2、特点内容:为帝王歌功颂德或表现歌舞升平;形式:华丽工整,结构严谨;有一定技巧性和艺术性(二)民间舞1、特点: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场景和喜、怒、爱、憎的感情。原始歌舞歌舞俑头饰汉舞女俑仙唐代八十七卷霓裳羽衣舞《霓裳羽衣曲》描写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其舞、其乐、其服饰都著力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霓裳羽衣曲》在唐宫廷中倍受青睐,在盛唐时期的音乐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玄宗亲自教梨园弟子演奏,由宫女歌唱,用女艺人30人,每次10人。全曲共36段,全曲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分:散序为前奏曲,全是自由节奏的散板,由磬、箫、筝、笛等乐器独奏或轮奏,不舞不歌;《霓裳羽衣曲》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庞大而多变的曲体,其艺术表现力显示了唐代宫廷音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乐队通过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可看出《霓裳羽衣曲》伴奏采用了磬(唐代指铜钵)、筝、箫、笛、箜篌、筚簟、笙等金石丝竹,乐声「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展厅五始于离者,终于和——戏曲我国的戏曲艺术是如何发展的?京剧是怎样形成的?戏曲艺术1.戏曲的发展历程(1)历史渊源: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隋代的“四方散乐”,唐代的杂技歌舞,都与后来的戏曲具有较密切的渊源关系。(2)初步形成: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3)元:元杂剧兴盛,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4)明:传奇剧繁荣四大唱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成为明清戏曲舞台上的主腔)(5)清朝:京剧的出现和繁荣。2、京剧的形成: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并吸收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成。(1)开始标志:徽戏进京是在乾隆五十五年(2)正式形成: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3)走向成熟:光绪年间京剧的特点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用大型(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大锣等)乐器伴奏;2、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3、继承古代戏曲载歌载舞的传统,以唱、念、做、打为手段,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4、表演有一定程式,采用虚拟性动作,把生活中实有事物通过抽象的表演,得到艺术再现,取得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效果。宋元南戏元杂剧明代声腔清代地方戏曲生旦净丑京剧美在何处?•配乐美,•唱腔美,•动作美,•服装美,•布景美,•化妆美,•唱词美……

1 / 6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