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名著导读之:《红楼梦》【作家】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霑(音zhā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出身“百年望族”,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康熙时的曹家是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天壤之别的命运遭际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这为他写出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和初步民主意识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的基础。他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只能根据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考证,《红楼梦》共110回,前80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后30回作者已基本完成,只因某种原因未能传抄于世,后来终于失落。到了18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作品】《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长篇章回体小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只保留下来前80回,最初以手抄本流传。后高鹗的续本被广大读者接受。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原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情僧录》。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作品并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人高鹗所续。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为“兰桂齐芳”,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除了这些,《红楼梦》还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的主题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通灵宝玉与叛逆主题----------贾宝玉的形象。二、木石金玉与爱情主题----------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三、四大家族与政治主题----------贾府衰败的历史命运。四、色空观念与人生主题----------“分骨肉”、“世难容”、“聪明累”、“虚花语”。【成就】《红楼梦》作为一部杰作,在艺术方面的成就更是多方面的。《红楼梦》自问世以来,引起社会广泛重视,以至形成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即所谓红学。一、人物的描写1、精彩的人物“出场艺术”。例如第三回中,围绕“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集中写了一大批主要人物的出场。“只见两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贾母出场了,紧接着写这位老祖母见到林黛玉时的哭,见到王熙凤时的笑,见到贾宝玉时的爱。这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描写,把这位老祖宗不受任何约束,随意挥洒,毫无顾忌的尊贵和崇高的地位充分表现出来了。更为精彩的是王熙凤的2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只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接下去的一连串描写,使王熙凤一出场就充分表现了她机变、乖巧、善于辞令等性格特征,显示了她在贾府管家奶奶的地位,无疑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把人物置于重大事件之中、矛盾焦点之上。例如王熙凤追逐权势、金钱,对人心狠手辣,“机关算尽太聪明”以及颇有才干等等性格特征,主要就是在协理宁国府、毒设相思局、害死尤二姐等事件中成功塑造的。鸳鸯的柔中有刚的性格,主要是在抗婚事件中表现出的。“抄检大观园”是封建统治势力向它的反抗者进行的一次集中的大镇压,通过这个尖锐的矛盾冲突,作者成功地刻画了许多人物: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的王夫人,筹划和指使了这一次大抄检;凤姐装作很冷漠的旁观态度,玩弄两面三刀的伎俩;甘心投靠封建统治阶级的袭人,懂得这次抄检于她有利,毫不介意地接受了检查;晴雯则相反,坚决抗拒;紫鹃冷静平和,但显然带着很大的反感;因是庶出而要特别维护自己尊严的探春则满腔怒气;惜春胆小怕事,只能洁身自好,唯恐连累自己;司棋敢做敢为,坚强自信等等。3、善于通过人物的某些奇特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独特的思想性格。例如贾宝玉的奇谈:“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把“读书上进”的人称为“禄蠹”,把胎里带来的那块宝玉叫做“劳什子”,并多次的摔砸等等,这些反常的言行,正深刻地揭示出他的叛逆性。林黛玉的“葬花”,以及由于宝玉向她表露爱情而在内心深处产生的剧烈心理动荡,也是她的独特的思想感情的表现。她越是无比珍视“木石前盟”,就越是不能接受和容忍宝玉的“表露”,而对自身处境的深沉的感伤,则唯以葬花来自怜。4、善于通过日常生活反复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例如:凤姐总是那么奸诈泼辣,黛玉总是那么伤感而又尖刻,宝钗则是表面上庄重平和而处处可见城府很深。这些不同的性格都是由人物各自的不同出身、不同教养、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思想所造成的。二、结构的安排1、多线叙事它以贾宝玉作为全书的主人公,以主人公的爱情婚姻悲剧作为贯串全书的情节故事。还交织着其它许多各有起讫、自成一面、但又无不和整体交相联系的人物和事件。如甄士隐的穷衰潦落,尤三姐的爱情悲剧,贾雨村的宦海浮沉,等等。曹雪芹就是把这许多千头万绪的生活场面一齐抓在手里,然后此起彼伏而又主次分明地展现了一幅气象万千、变化多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生活图卷。2、精妙伏笔人物结局用暗示法。曹雪芹既要让他笔下的人物在性格所规定的情节中去活动,又要将人物性格的逻辑轨道告诉读者,在这种矛盾中,曹雪芹找到了结构的“秘密”,那就是暗示。譬如,薛宝钗元宵节制的春灯谜诗中有一句“恩爱夫妻不到冬”,这就既符合谜底“竹夫人”(一种圆柱形竹制品,热天消暑用)的情况,又对宝钗的结局起到了暗示的作用,所以贾政听了觉得它是“谶(chèn)语”,满腹狐疑。3、巧妙衔接把重大事件和生活小事巧妙地衔接起来,构成相映成趣的审美整体。如第十七、十八回写“元妃省亲”,整个贾府成了“玻璃世界、珠宝乾坤”,是全书最“热闹”的文字。而到了第十九回,写的却是静悄悄的潇湘馆里宝玉为黛玉“编造”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从而表现了宝黛二人之间真挚缠绵的情意。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这一重大事件,采取了密锣紧鼓,步步紧逼的手法,使这一情节产生了极强烈的戏剧性。而第七十三至七十四回写“抄检大观园”时,却又采取了一步步慢慢展开的手法,有如盘马弯弓,引而不发。两种写法各有情趣,都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三、语言3《红楼梦》的诗词曲赋,以及赞、偈、联额、酒令、灯谜等,俱显示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到。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字面堂正,对仗整饬。“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这首《聪明累》是写王熙凤的,语言形象而又概括性强。“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是贾雨村在思及平生抱负未展时吟的对联。贾雨村表字时飞。所以说这副对联一语双关而又显得自然贴切。“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词中“草莽”“愚顽”“偏僻”“乖张”等,对贾宝玉看似嘲讽实是赞美。写林黛玉则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几十个字就把林黛玉千娇百媚形容出来了,精湛的语言艺术令人叹为观止。【故事梗概】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此石已通灵性,大小随心,来去任意,因未被选中补天常悲伤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见其可爱,便将它携至“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遭。不知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阅增删、分出章回。以下便为石上所刻内容。姑苏城里有葫芦庙,庙旁住着个乡宦甄士隐,因怜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赠银帮助他科举。不料元宵之夜,爱女英莲被人拐走,随后葫芦庙里着火,祸及甄家。甄士隐贫病交加之际,受跛足道人《好了歌》点悟,遁入空门。贾雨村科举及第,选了一任县令,旋因贪财傲上而革职,遂至扬州盐政林如海家坐馆。一日,偶遇好友冷子兴,听他演说荣、宁二府兴衰,道是“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当时因朝廷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便托荣府女婿林如海帮忙,林如海也因为妻子亡故,有意将女儿林黛玉托附外祖母贾太君,遂让贾雨村送女儿进京,同时修荐书一封与内兄贾政。黛玉初入荣府,一切倍加小心。与宝玉相见,二人都觉眼熟,有似曾相识之感。宝玉因见黛玉身上并无通灵宝玉,便摘下自己的砸在地下,惹出一场不快。一日,宁府梅花绽放,贾珍之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宝玉午睡于贾珍儿媳秦可卿卧房,梦游太虚幻境,见《金陵十二钗图册》,听《红楼梦》曲,并与仙女可卿合欢。梦醒之后,与大丫环袭人同领幻境合欢之事。贾雨村得贾政之助,得任金陵应天府。贾雨村刚刚到任,就受理英莲被拐杀人一案。抢夺英莲,杀死原买主者是金陵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薛蟠。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乱断了此案。薛蟠夺走英莲后,随母亲薛姨妈、妹妹宝钗入京。薛宝钗进京后暂居贾府,因其品貌端庄,谦和随分而得人喜爱。宝钗幼年因病得癞头和尚赠了一个金锁避邪,以后便随身佩戴。一日,见宝玉也有一块宝物,与自己的金锁恰成一对,沉思良久,这就是所谓的“金玉良缘”。黛玉与宝玉青梅竹马,已经互生爱慕之情,所以黛玉常借机奚落所谓“金玉良缘”。中秋之夜,秦可卿病亡。贾珍悲痛欲绝,如丧妻室。为使丧礼风光,他给儿子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并请荣府贾琏之妻五熙凤协理。凤姐精明强干,送殡之日风光十足。当晚住在郊外铁槛寺,因为贪图银两,凤姐强行拆散一对相爱青年,使他们含恨自杀。来年,贾政长女元春初册封为妃,皇上恩准她回家“省亲”。贾府遂大兴土木,建成园林一处,由宝玉题写园内各门扁额。元宵之夜,元妃鸾驾入府,题园名为“大观园”,并令宝玉及诸姐妹题诗。黛玉本想大展其才,但只命她做一首,略有遗憾。元妃回宫,因命宝玉及诸姐妹入园居住。进园后,宝玉整日与园中女孩们玩闹,好不快活。书僮茗烟将《西厢记》带入园中,宝玉与黛玉共赏奇文。宝玉因以张生、莺莺自喻喻人,黛玉咸极生嗔,然亦联想翩翩。其时林如海也已病故,黛玉寄人篱下,常忧郁泪零。暮春时节,见落花飘零,感怀身世,携锄葬花,吟4《葬花词》,伤情毕现。黛玉因生性敏感,情深而生误会,常与宝玉争争吵吵。丫头袭人善于体贴人,宝玉十分重她,她因此劝宝玉读书于正事。这一日,贾母娘家外孙女史湘云也劝宝玉留意经济仕途,宝玉抢白她说:林妹妹就从不说这混账话。恰好黛玉路过,听了这话,心中甚喜。宝黛二人至此“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一日,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召见宝玉,宝玉趁母亲侧身睡觉与母婢金钏儿调笑。王夫人听见后怒逐金钏儿,金钏儿不堪屈辱投井而亡。贾环谎说金钏儿是因为宝玉强奸未遂而自杀的,同时忠顺王府又派人来贾府找与宝玉相交甚厚的伶人琪官儿。贾政勃然大怒,以为将来要“弑君弑父”,大加笞打,直到贾母闻讯赶来,风波才平。袭人因而进忠言于王夫人,王夫人遂将袭人作姨娘看待。大观园秋风渐起,宝玉之妹探春倡导成立海棠诗社,贾政的儿媳李纨自荐总评。众姐妹作咏菊诗十二首,黛玉技高一筹,压倒众芳。当时邢岫烟、李纹、薛宝琴等堂表姐妹都在贾府居住,大观园内一时热闹非凡。老村妪刘姥姥因与王夫人沾亲带故,年终之时到贾府打秋风,贾母便留她闲话。大观园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