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研究2016年第4期39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张天桂尤安山[提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所面对的挑战不断增加。其地位的巩固和提升,既是自身发展的主观推动,又是现实演变的客观需要。应进一步找准差距,与时俱进,顺应国际金融的发展趋势、国家的战略部署及与祖国内地在双向开放通道中的新型互动,以合理的路径选择,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和既有条件,及时完善不足,尽快挖掘并释放出尽可能大的潜能,从而牢牢把握稍纵即逝的新机遇,进一步增强自身的金融集聚和辐射能力。[关键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一带一路新加坡[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87(2016)04-0039-13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全球化尤其是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日渐加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发展呈现出新趋势,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更加激烈。无论伦敦、纽约等传统国际金融中心,还是新加坡、中国上海等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均重新评估自身定位,适时调整并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发展策略。在传统国际金融中心和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夹击之下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祖国内地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深入实施和粤港经济深度合作所形成的广阔腹地,全球经济战略布局向亚太地区转移等,则为香港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难得一见的机遇。认清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大势及自身的现状与问题,扬长避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当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在与传统国际金融中心和新兴国际金融中心比较的基础上,分析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问题,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关键机遇,并提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可能路径和*本文为全国港澳研究会《香港与上海及纽约、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比较研究》(课题编号HKM1405)研究成果的一部分。40策略。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伦敦金融城“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表明,从2007年3月的第1份报告至2015年9月的第18份报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排名相对稳定。除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被新加坡以1分超越外,一直位于伦敦、纽约之后稳居全球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尽管如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从开始形成之日起就不缺乏竞争对手。截至目前,与伦敦、纽约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而自身的地位却不得不面对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尤其是新加坡越来越大的挑战,并终因得分的持续下滑而在2016年第19份报告中以2分之差被新加坡所超越,在9月的第20份报告中继续名列第四。此外,较之2010年第1份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IFCDIndex)”①报告,2015年第6份报告中,香港地区除“服务水平”外其他指标得分均不升反降,已被东京、新加坡超越,下滑两位与上海并列第五。需要指出的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内地因素正在进一步显现。内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资金需求和对收购、IPO、财富管理等专业金融服务需求的释放,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和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的构建,不但是香港经济尤其是金融业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强大冲击的重要基础,而且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历经坎坷依旧地位相对稳固的强力支撑。(一)与伦敦、纽约等传统国际金融中心存在全方位差距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以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国家为主要服务对象,自身的高度自由化使其更容易受到外部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目前,香港与伦敦、纽约等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是全方位的,短期内尚无可能对二者的地位构成真正的冲击。IFCDIndex显示,除2010年第1份报告“成长发展”外,香港全部指标得分均落后于纽约和伦敦(见表1)。其中,“产业支撑”“综合/国家环境”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尤其是“综合/国家环境”大幅下滑,与伦敦、纽约的差距甚至扩大到28分以上;“成长发展”由领先转为落后;金融中心最重要的核心要素“金融市场”由于下降幅度小于伦敦、纽约,与二者的差距有所缩小;虽然由于香港自身相对较大幅度的提升,2015年“服务水平”与伦敦、纽约的差距已缩小为6分上下,但较之2014年1分左右的差距反而有所扩大。也正因如此,“综合评价”不但减少了5分多,而且与伦敦、纽约的差距扩大到10分以上。表1香港、伦敦、纽约、新加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IFCDIndex得分一览金融中心香港伦敦纽约新加坡上海综合评价20108187.788.470.163.8201575.8986.7988.8181.4775.89金融市场201081.591.589.763.564.9201577.8182.4683.6881.5565.02成长发展201084.377.282.971.587.4201577.8481.5086.8380.8092.82产业支撑201086.293.694.675.372.1201580.4392.9098.2780.5874.07服务水平201076.990.688.06947.8201583.1589.2989.8285.1475.73综合/国家环境201076.485.787.271.346.4201560.0588.3285.8779.3171.64资料来源:根据《新华-道琼斯全球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0)》和《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5)》整理而成。41香港与伦敦、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首先表现在银行业差距明显。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银行业是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尽管早在20世纪初香港就已位居全球十大国际银行中心之列,但现在与伦敦、纽约相比,差距依然明显。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与资产规模、质量与等级上,还表现在国际化程度上。2014年,英国《银行家》发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前20强中,伦敦有2家,纽约有4家,而香港未有1家银行上榜。同年全球银行品牌500强前50强中,伦敦有3家,纽约有7家,香港同样未有1家银行上榜。外资银行较之本地银行更易于利用自身的丰富资源拓展海外业务,提高海外影响力。虽然2014年全球100家最大型的银行中已有超过70家在香港设有业务,外资银行在香港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也早已占据半壁江山,但无论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重,香港均依然落后于伦敦、纽约。此外,香港的金融交易集中于亚太地区和欧盟,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联系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表现在证券交易相对落后。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201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与上市公司数量明显落后于伦敦、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见表2)。尽管在香港上市的外国公司数量已从2007年的9个持续增加为2014年的91个,但差距依然很大。伦敦、纽约作为国际企业上市首选的市场地位极为牢固。2014年,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债券17835个,其中外国债券7171个;债券交易价值27654.16亿美元,其中外国证券923亿美元。相较之下,香港证券交易所的相关数据则分别仅为640个、25个和784.89亿美元且均为本地公司发债。这无疑凸显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集资能力、市场活跃度都相对不够,国际化程度亦有待提高。表22014年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情况一览伦敦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总市值(亿美元)40128.82193514.1769791.7232330.317528.31上市公司数(个)合计2752246627821752775外国57252735291291电子指令交易股票价值(亿美元)25394.57158679.18122370.2015211.192006.07资料来源: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再次表现在外汇市场的短板。2013年国际清算银行每三年一度的统计显示,英美两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外汇交易地,二者合计占有全球外汇交易50%左右的份额;而英美两国的外汇交易大部分集中在伦敦、纽约。伦敦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最大的外汇市场。1998年4月到2013年4月,英国的外汇交易从6851.6亿美元增加到27259.9亿美元,所占比重由32.6%提高到40.9%。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美元清算中心。虽然美国在全球场外外汇市场的份额相对稳定,在16%~19%间小幅波动,但其交易额已从3833.6亿美元增加到12628.0亿美元。然而,中国香港的外汇交易、占比,仅分别从798.9亿美元、3.8%提高到2746.0亿美元、4.1%。而且,美元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港币交易量极为有限。这固然与香港特区政府财政资金充足不无关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香港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获得国际评级机构较高评级的难度较大。42(二)与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愈加激烈近年来,与香港同属亚太区域的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势头强劲,对中国香港的冲击日渐增强,二者的竞争未来可能更为激烈。目前,无论GFCI还是IFCDIndex排名,中国香港均已被新加坡超越。2010年,中国香港的IFCDIndex指标数据还是全部优于新加坡;2014年,新加坡已成功逆袭,“综合评价”指标反超中国香港0.13分;2015年新加坡已全面占据优势。“金融市场”由2010年中国香港领先18分逆转为2015年落后于新加坡3.74分。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相对中国香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银行业而言,新加坡的相对国际联系强度高于中国香港。新加坡外国银行的数量远超本地银行,所占比重极高(见表3)。此外,与本地银行相对稳定甚至略有减少不同,外国银行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已由2007年的103家扩大为2014年的119家,②是银行总数增加的绝对力量。表3新加坡银行一览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本地银行56676665外国银行全业务银行2424272526262728批发银行3642414650525355离岸银行4341404238393736小计103107108113114117117119合计108113114120120123123124银行代办事处(包括总部和办事处)399408409421428432425449资料来源:新加坡金融管理局2014年年报。第二,就股票交易市场而言,新加坡上市外国公司数量远超中国香港。虽然无论总市值,还是上市公司数,抑或电子指令交易价值,新加坡的股票交易较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都极为明显(见表4),还不足以成为香港的竞争对手,但仍有一点需要注意,2014年在新加坡上市的外国公司为291家,占其全部上市公司数的37.5%,这些公司不仅来自毗邻的东南亚地区,还有更远的欧美地区;中国香港仅为91家,占全部上市公司数的5.2%,且主要为内地公司。由于上市门槛相对较低,新加坡市场更受小型企业的青睐。第三,新加坡大宗商品交易远超中国香港。新加坡同中国香港一样致力于将自己打造为全球财富管理中心,二者也都因监管的高标准而成为目前亚洲最先进的资产管理之地。根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数据,2013年底,新加坡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1.8%,达到1.82万亿新元;所管理资产,约77%来自于境外,其中约56%来自亚太区域,同时67%投资于亚太区域,从而奠定了其泛亚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有金融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到2020年管理的资产规模计算,新加坡将取代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财富中心③。2015年的德勤报告则认为,香港更有可能拔得全球最大财富管理中心的头筹。④此外,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市场。另外,新加坡还是众多全球大宗商品交易机构的聚集地,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也是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发展最快的业务。43第四,在外汇及场外衍生品市场方面,新加坡外汇交易比中国香港活跃,是亚洲最大的离岸期货市场,场外利率衍生品交易优势相对明显。2013年国际清算银行每三年一度的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新加坡是全球第三大、亚洲第一大外汇中心和以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