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课件(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色彩模块一项目一向色彩大师致敬向色彩大师致敬在艺术的长河中,留下了色彩大师们珍贵的足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色彩大师们杰出的作品,不管是写实的、写意的、表现的、还是抽象的,它们不同的风格流派呈现着不同的色彩面貌,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典范,我们向他们致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让我们看得更高更远,并受益终身。以色彩大师为指路灯,照耀着我们行走在艺术的道路上。夏尔丹、梅伦德斯、马奈、拉图尔、莫奈、塞尚、凡·高、维亚尔、莫兰迪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他们的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范本。我们从这里开始,感受他们的作品,步入色彩学习之门。夏尔丹梅伦德斯马奈拉图尔莫奈塞尚凡·高维亚尔莫兰迪思考与练习夏尔丹法国的夏尔丹(1699-1779年)是一位著名的静物画大师,他一反当时盛行的洛可可画风,走自己的路,描绘室内的静物、普通的生活场景等。表现城市平民的生活趣味。他给了所谓的小题材生命力,让画面产生鲜活的力量。夏尔丹的画面构图严谨,色调上一般都采用温暖的土色调,颜色种类使用也不多。他采用厚涂技法,产生稳重、朴实的画面效果,给人以平和亲切之感,风格质朴、简单、严谨。他特别善于描绘散射的光线、物体的质感和轮廓,造型生动。他大量的静物画都追求明晰的几何形、和谐的画面及趣味性,这些都成为后来的莫奈、塞尚、马蒂斯等艺术大家作画的楷模。法国的雕塑大师罗丹说:“所谓的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夏尔丹应该就是这样的大师,他在平常的事物中挖掘出美感,并赋予生命力,其深刻的思想影响了下一代人。梅伦德斯梅伦德斯(1716——1780)是18世纪静物画家,意大利拿波里人,生活在马德里。18世纪荷兰的静物作品大多表现的是玻璃质地的餐饮器具和金、银等贵重器皿,透现出贵族习俗的高贵气质.而梅伦德斯的静物也属于夏尔丹似的现实主义风格,描绘了生活常见的器具,充满热爱普通平凡生活的思想感情。画家以精湛的写实技巧,朴实无华的笔触真实地描绘了平民用的器具、水果、面包等,真诚朴素之美跃于画面。他的静物作品构图饱满,尺寸都不大,画面呈现着一种光洁明亮的色调。画家非常注重细节的描绘,不同对象的质量感描绘得如此真实,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绘画写实的技巧,画法细而不腻,繁而不杂。显示出一种几何体般结实的结构和坚硬的质感。马奈法国的马奈(1832——1883)是极具影响力的一位艺术家,他开创了印象主义画风。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印象派画家,他从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的画展,但他和印象派画家关系密切,并深受印象派画家的尊敬。马奈的画风乍看之下应该属于写实派画风,具有古典造型的基础,保持着形象的真实感,又具有明亮鲜艳、光与色的整体表现。但他所画的主题,颠覆了写实派的保守思考。马奈具有扎实的造型功力,早在18岁那年,就走进巴黎古典主义画家托马斯·库迟尔的画室学习绘画。在这里前后6年之久,受到严格的绘画基本功训练。但他不满古典主义,时常到卢浮宫观摩历代大师作品,并游历德国、意大利、荷兰和比利时,以独立自主的见解获取了在画室中难以得到的真正清新厚实的艺术修养。他受到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他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将绘画从追求三维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维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步。拉图尔拉图尔(1836——1904)是19世纪法国最受欢迎的画家之一,他非常擅长人物画,他的作品中含有古典学院严谨的写实手法,又有印象派的技法。他接受学院正统学习时间不长,但他对绘画的热爱,视绘画为生命,以致他长时间地呆在卢浮宫临摹大师们的作品,思考研究,汲取他人之长,从而取得了绘画上的成就。方丹-拉图尔不像印象派画家那样痴迷于户外的瞬间光色印象,而他视画室为家,在室内表现那些在他眼中具有生命力的他擅长的静物画。他的静物和花卉色彩鲜艳,很吸引人,他在画面中追求朴素、写实的绘画特点。莫奈法国的莫奈(1840——1926)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擅长光与影的表现。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莫奈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莫奈曾说过: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的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因此,就出现了画家在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了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塞尚法国的塞尚(1839——1906),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被西方现代画家称为“现代绘画之父”。他对物体体积感及空间构建上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思路,他独特的主观色彩有别于强调客观色彩感觉的大部分画家,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塞尚的很多言论给人以沉思,如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为了寻求画面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流派,形成现代绘画的潮流。凡高荷兰画家凡·高(1853——1890)被誉为“表现主义”的先驱。他早期的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代表作有《拾土豆者》、《塞纳河边》等。当他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时,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他大胆地探索,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用线和色彩的表现力,来表现画面。凡·高最爱的是色彩,那些纯的、未经调和的色彩。他画中的色彩,与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有明显的不同。他对于人和自然特有的观察能力,让色彩显示出非凡的个性。凡·高面对真实的自然,他做到了物我两忘。他用全部身心,拥抱自然。凡·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凡·高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他以此来表现他与世界之间的一种非常真实的关系。维亚尔维亚尔(1868——1940)是法国的纳比派代表画家。纳比派描绘现实表现画面时,不依中心透视法,而是依主观与装饰性的观念所带出的形式感。1886年他进入巴黎美术学院学习,与勃纳尔相识,第二年在塞律西埃,在德尼的劝说下加入纳比派,并在杰罗姆画室作画。但后来他反对学院派艺术,发表造型单纯化与装饰性色面结合的作品。维亚尔跟随母亲生活,她的母亲出身织绣设计家庭。在灯光下,织绣彩色绢布的女工们工作的场景,给维亚尔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他画下许多以织绣女人为主题的油画。他的画面对光线的游移描绘非常突出,技法出神入化。作品取材身边妇女的家庭生活,描绘平静、平凡的爱情生活光景。他的画风装饰性强,曾受日本浮世绘影响。他的作品在纳比派展览活动中,很受瞩目。莫兰迪意大利莫兰迪(1890——1964)是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青年时考入波伦亚艺术学院,曾经长期在这所学院担任美术教师,教授版画课程。莫兰迪推崇早期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也对此后各种流派的大胆探索有着强烈共鸣。看莫兰迪的画时,人会不由自主地地安静下来。他一张张作品,静静释放着最朴实的震撼力,直透人的心灵。莫兰迪选择极其简单的生活用具,如杯子、盘子、瓶子、盒子、罐子以及普通的生活场景作为自己的创作对象。把瓶子置入极其单纯的素描之中,以单纯、简洁的方式营造最和谐的气氛。平中见奇,以小见大。在莫兰迪看是随意摆置的各种方向的笔触。在整个画面中,力量相互制约、相互抵消所达到视觉的完美平衡,是莫兰迪随意组合坛坛罐罐后所追求的艺术方向。莫兰迪的绘画几乎从来不用鲜亮的颜色,只是用些看似灰暗的中间色调来表现物象。他以形和色的巧妙妥协,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画风。歌德说:“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且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大师总以不同的材料去表现自然,并超越自然。他们的真诚打动着我们,他们全身心地付出,游走于梦想之中,给我们带来了美轮美奂的传世佳作。我们心怀感恩,感谢艺术家及他们的佳作,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构图、造型、色彩与表现,还赋予我们更多的启示。1.谈谈你最喜欢的色彩大师以及他作品的风格特点。2.试着临摹一幅你喜欢的大师作品。思考与练习色彩发展的历史•色彩是绘画学中的重要学科,从古至今,色彩的历史源远流长。原始材料技术的运用阶段概念色彩的表现阶段科学认知光与色的初级阶段色彩审美评价与接受的探索阶段科学认知光与色的原理阶段色彩艺术表现的自由突破阶段原始材料技术的运用阶段原始社会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使用色彩技术,如原始人把固体或液体涂抹于面部与躯干,或将洞穴居住环境着上色彩。在法国拉斯科洞穴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发现的原始壁画就是很好的例证。他们用醒目的红、紫、黑、褐色作基调,以准确的线条勾勒野牛的外形特征,同时又巧妙地利用岩洞石壁的自然起伏,来强调野牛身躯的体积感,那些或奔放或蜷曲的野牛群在用色上夹带着野性的原始生命力,感染着人们。概念色彩的表现阶段这一阶段人类对色彩材料的应用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材料技术已经趋于细化,能够运用更多的色彩来制作工艺品或进行绘画。这一时期的人们已经懂得在勾线后,填涂适当的色彩来描绘写实的形象,但是这阶段还没有明确的光影手法。概念的色彩首先被应用于装饰之中,表示人们对色彩审美功能已有所认识,就已经普遍应用自然材料色彩来装饰自己的生活。公元前2700年的埃及,其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已经开始采用有趣的正、侧面混合法来表现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风格和独特的感染力。在埃及金字塔中用于装饰坟墓墙壁的浮雕和壁画,已经很好地使用了规整几何形式的装饰技术,他们对自然色彩如此犀利的观察,让我们感到震惊。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彩绘希腊瓶画,艺术家们用高超精湛的技艺,用红、黑等色描绘着优美的荷马史诗和希腊故事,先后流行着的三种艺术风格:“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由于彩瓶出口东方,故考虑到东方人的审美习俗,以动植物装饰纹样为主,并加以图案化,有时直接采用东方纹样,因此被称之为“东方风格”。黑绘风格指在红色或黄褐色的泥胎上,用一种特殊黑漆描绘人物和装饰纹样。红绘风格与黑绘风格相反,即陶器上所画的人物、动物和各种纹样皆用红色,而底子则用黑。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已经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线条来刻划人物的动态及表情,充分发挥了线条的魅力。科学认知光与色的初级阶段这阶段我们能够看出当时的画家已经观察到光与色的关系,掌握了光与影的画法。希腊化时期的庞贝和其他地区都发现装饰性极强的壁画和镶嵌画。几乎每一座房屋和别墅的墙上都有画,画着柱子和远景,还模仿着带框的画和舞台场面。在这些装饰性的壁画中,凡是可能进入画面的东西,几乎各种类型都能有所发现。例如两个柠檬和一杯水之类的漂亮的静物画,以及动物画,甚至还有风景画。色彩审美评价与接受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逐渐进入色彩审美的探索阶段。要使色彩的视觉感受得到比较好的美感评价,就必须进行有意识的色彩设计。公元3至4世纪,基督教将他们的天国描绘成闪耀着各种宝石般光彩的理想世界。在这种精神影响下,公元400-1400年中世纪的欧洲,产生了拜占庭色彩镶嵌艺术,这些建筑装饰绘画以小块彩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这也是当时基督教教堂装饰的主要形式。它不再强调对物体体积感的描绘,而是努力追求平面化的装饰效果,追求色彩的独立审美。光线透过教堂窗户的有色玻璃,获得神奇的色光变化.这种色光作用于人的视觉,便出现了金碧辉煌梦幻般的色彩。公元8至9世纪,爱尔兰僧侣为了传播福音,积极进行经籍传抄工作。他们在手抄本的装饰上颇费心思,形成了中世纪初期特有的风格,创造出多种精细的色彩变化,且具有很强的

1 / 9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