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劳动经济学主讲人:吴元民E-mail:wuyuanmn@hqu.edu.cnTel:15959006518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经济学发展一、关于经济学1、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2、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3、经济理论的研究与考察二、主流经济学1、以对人的理性行为所做的效用最大化假设为基础,对资源配置规律进行演释、证实和证伪。2、热衷于经济分析,主张运用抽象方法区寻求纯经济规律,而把心理的、政治的、文化的、道德的、习惯的诸种非经济因素排除在外。三、制度经济学1、大部分经济活动是由各种制度所决定的,这些制度多半是心理的、习惯的和现行经济结构所构成。制度学派主题:制度的形成、演化和改良。2、热衷于制度分析,研究人们行为的具体差别,用主观的价值观来评价行为及其后果的好坏,提出对现存制度的改良意见。重视非经济因素,而不热衷于数学方法,以定性为主。四、片面性1、主流经济学:忽视了制度形成的客观性及不同制度对劳动力资源投入——产出机理有不同影响的客观性;只描述机理而不对效果以及对经济效果有影响作用的制度进行评价。2、制度经济学:只研究理想的或公正的劳动制度“应该是什么”,不对现行制度带来的经济后果作客观评价;只进行历史性的经验的分析,否认抽象规律的存在。第二节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一、萌芽阶段1、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国富论》2、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资率的增长,不是由这个国家的财富决定的,而是由国家财富增长率决定的。3、用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来说明劳动需求的变化。二、成型阶段代表人物1、大卫·李嘉图假定条件下长期工资决定,认为这是不受工业关系和制度等影响的“自然规律”2、马歇尔均衡理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由劳动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决定。3、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不仅研究单个市场均衡,而且研究三个市场同时均衡。4、标志:1、经济学对数学的应用2、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成立三、现代综合阶段1、代表人物凯恩斯2、凯恩斯的三大突破:①承认了“非自愿性失业”的存在②建立了以解释失业与通货膨胀交替出现的宏观经济模型③从货币、财政、收入、人力四个方面提出了政府解决失业的宏观政策四、批判理论1、代表人物马克思2、马克思的三大理论:资本异化论劳动剥削论社会发展动力论第三节现代劳动经济学的性质和研究方法一、实证分析1、在一定假设前提下,人们的行为将是什么(将做什么选择、将是什么结果)的问题。人们的行为是由一系列前提决定的,前提变了,行为也发生变化。2、实证分析的两个基本假设:“稀缺性假设”“理性假设”二、规范分析1、规范分析就是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评价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回答经济行为人的选择“应该是什么”的问题。2、“互惠”基准所有人受益、有人受益无人受损、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但收益大于损失3、“互惠”障碍信息障碍、交易障碍、交易费用无法解决、“市场”缺位第四节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一、一组制度局限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二、劳动投入--产出机理问题劳动投入生产理论劳动投入成本理论劳动投入收益理论劳动投入经济效益本门课程要学习的内容一、劳动力市场二、劳动力供给三、劳动力需求四、人力资本及其投资五、劳动力流动六、工资理论七、劳动就业与失业八、劳动力市场歧视九、工会与劳动力市场第二章劳动力与劳动力资源第一节劳动力一、劳动力概念及相关内容1、劳动力:“人”“经济活动中的获得收入的人”2、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的内容劳动者劳动能力的保持和提高劳动力数量的补充和增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3、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的规模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缩小再生产二、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及相关内容1、劳动力资源:在考察范围内全部劳动人口劳动能力的总和2、现实劳动力资源:在考察范围内全部经济活动人口的劳动能力的总和3、潜在劳动力资源现实劳动力资源+在役军人、在校大学生、家庭赋闲人口等三、劳动力资源的特点1、能动性:主导作用、创造作用2、兼有资本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特点3、有体能和智能之分四、劳动力资源保护劳动者体力恢复劳动者身体素质的提高第二节劳动力市场一、劳动力市场1、劳动力市场指的是劳动交换的场所,其特点是劳动力只能贝租借或使用、劳动力所有者在市场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劳动力价格包括提供劳动力的报酬及人力投资等。2、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主体是劳动者,供给客体是劳动者本人的劳动力。二、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功能1、实现劳动力趋优配置2、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3、激发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4、有利于微观搞活三、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包括:1、国家调节市场2、市场引导企业3、国家与企业分别与市场发生关系4、国家与个人共同促进市场发展5、企业与个人共同促进企业发展。第三节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形式一、法律:强制性二、权利:处于一定社会地位三、道德:自觉性四、习惯:习俗第三章劳动力供给第一节劳动力供给的含义一、劳动力供给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并能够提供劳动能力的总和。补充的几点概念劳动力:指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参加有酬的市场性劳动愿望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劳动者:是劳动力的载体,劳动力不能离开劳动者而单独存在。劳动:是劳动者通过自身机能的活动,释放劳动力的过程,它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力资源:考察范围内全部人口中蕴藏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就构成了该范围内的劳动力资源,它分为现实劳动力资源和潜在劳动力资源两部分。现实劳动力资源:只蕴藏在所考查范围内的全部经济活动人口(或劳动力人口)中的劳动能力的总和。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全部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和尚未从事社会劳动但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因而正在寻找职业的失业人口。潜在劳动力资源:指在所考察范围内全部有劳动能力人口中蕴藏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不论其有无就业意愿和就业资格。注:现实劳动力资源对应人口=潜在劳动力资源对应人口—有劳动能力但目前不能或不愿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劳动力供给:指在一定报酬条件下,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劳动者个人)对自己的劳动使用权的让渡。劳动力参与率:指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中经济活动人口所占的比重,它是衡量和测度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100%就业人口数失业人口数劳动力参与率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总数第二节人口与劳动力供给一、人口结构与劳动力1、人口总量的变动2、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劳动适龄人口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二、人口结构与劳动力参与率100%劳动力人口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总人口100%劳动力人口法定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法定劳动年龄人口100%某年龄(性别)劳动力人口年龄(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某年龄(性别)人口三、影响劳动率参与率的因素1、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2、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3、工资水平4、个人非劳动收入5、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6、社会保障制度7、宏观经济状况8、其他因素(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第三节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供给曲线一、劳动力供给函数表示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与劳动力供给之间关系的函数。以S表示劳动力供给,以Xi(i=1,2,···,n)表示影响因素,则劳动力供给函数为:S=f(X1,X2,X3,···,Xn)用W表示市场工资率,可得劳动力供给函数为S=f(W)二、劳动力供给曲线1、劳动力供给曲线是指在既定的工资率下,劳动者所愿意提供的劳动数量。2、劳动供给曲线实际上揭示的是作为收入函数的劳动供给量是如何随工资率的变化而变化的。三、劳动力供给弹性市场劳动力供给弹性:Es=△S%/△W%。四、弹性类型:1、供给无弹性2、供给无限弹性3、单位供给弹性4、弹性可能为负5、供给富有弹性6、供给缺乏弹性五、劳动力供给量变动与劳动力供给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由工资率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劳动力供给的变动:指在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由其它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的变动。第四节个人劳动力供给一、短期个人劳动供给行为分析1、提供供给的前提假设:劳动者同质劳动者提供标准努力程度劳动者是市场工资率的接受者劳动者对时间有充分的自主权二、效用理论1、效用:指商品或劳务存在于消费者心目中的满足欲望或需要的能力,他表示商品或劳务同消费者的愉快或痛苦之间的关系。(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的满足程度)2、效用函数:表示效用量是商品消费量的函数。U=f(q1,q2,q3~~~qn)3、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得到的效用总量或满足总和。4、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增加效用量或增加的满足。也就是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总效用增量。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一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或总效用增量趋于递减。100%总效用的改变量边际效用商品消费量的改变量5、基数效用论1、基数效用论假设每个人都是合乎理性的人、每个人都具备完全的信息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收入效用和重量、长度一样可以衡量消费者行为是要通过购买时的选择,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条件下,用既定的货币收入购买到最大效用。2、基数效用论:消费者的均衡条件(两种商品)购买n中商品时,均衡条件为:1212MUMUPP312123nnMUMUMUMUPPPPW为工资率,y为收入,h为余暇时间。则得U是h与y的函数:U=f(h,y)求偏微分得:h,uUyyhMUMU6、序数效用论:消费者无从知道效用的数值,而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三点假设:a、消费者对两种消费品的任意两个组合A、B,能明确表达自己的偏好;b、消费者的偏好有明确的单向性;c、消费者对品种相同二数量不同的消费品组合,永远偏好数量多的组合;三、收入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收入约束线:又称预算约束线,指个人可自由支配时间的总价值量。用公式表示:y0=y+h*w无差异曲线:又称等效用曲线,指由取得相同效用水平的各种不同货币收入和闲暇时间组合的点所连成的曲线。特征:1、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2、同一个人的两条等效用曲线不能相交3、等效用曲线的斜率为负4、等效用曲线凸向原点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等效用曲线群在效用曲线上,效用水平不变,即dU=0,对U=f(l,y)求全微分得:0huududydhyuyhuhydd即:MRS:边际替代率uyhuhydMRSd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决策推导约束条件:y0=y+h*w目标函数:U=f(h,y)四、工作决策中的影响因素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四、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五、劳动供给原则效用最大化原则:与其个人偏好相关。工作狂闲暇爱好者第五节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就是将一个市场中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相加。思考: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斜率大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第四章劳动力需求第一节劳动力需求资本商品劳动力一、劳动力需求的产生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由商品市场上对商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因此受经济状况的影响比较大。劳动力需求:指政府和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报酬条件下所需要的劳动力。边际产品:指在一定投入量的基础上,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增加的产品数量。劳动的边际产品:指在一定劳动投入量的基础上,资本投入不变,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所增加的产品数量。用符号表示,即劳动的平均产品:指单位劳动分摊的产品数量,用符号表示。即:LMPlQMPLLAPAlQPL边际收入产品:指增加单位投入所增加的产品收入,以MRP表示。劳动的边际收入产品:指在资本数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单位劳动所增加的产品收入,以表示,即LMRPLRMRPL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工资率企业商品的价格企业商品的市场需求企业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成本技术进步宏观经济环境第二节企业的劳动力需求1、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时,最初劳动的增加会是产量增加,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量时,增

1 / 2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