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特征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民众传承的生活文化之一。它是伴随着民众生活的一道生长、发展的,因而它本身蕴含着民间文化的诸多要素,在其形成机制、存在状态及文化功能等方面,明显区别于作家文学,在创作、流传方面,有它自己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创作、流传中的集体性创作、流传中的集体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重要标志:作家的创作,主要以个体方式进行;民间创作,则是一种群体性的审美活动。民间创作,是一种集体审美意识的实现。民间文学作品,具有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保存、为集体服务的特点。一个作品的产生,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各种劳动号子、锣鼓秧歌不必说,即使最初是由某个人单独创作的作品,一经流传,便自然地归属集体所有。而且,创作主体、对象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位置常常是可以调换的,今天,他是一个故事的听众;明天,他又成了这个故事的讲述者;后天,第三者也许会把前两人一起编进故事里再去传讲。这样,劳动大众都可以是创作者,但谁也不是某篇具体作品的专利者。二、创作、流传中的口头性民间文学的载体,是民众的口头语言。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又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而且大部分作品都保存在民众口头上,如讲故事、说笑话、唱山歌、猜谜语等,因此,口头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本质特征。三、创作、流传中的变异性由于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所以它本身总是呈现出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与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相比,变异性是民间文学的又一重要特点。民间文学以口耳相传,口传心授为其主要方式。讲述、传播过程是动态的。每一次传述,都可能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即使被记录入册,在民间口头流传时,仍会不断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民间文学永无定本。四、创作、流传中的传承性民间文学虽然因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缘故,经常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状态,然而,正因为如此,也使它本身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从而便民间文学代相递传,形成传统,这便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特点。如:远古的神话;历代帝王、良将的传说;各地山川风物传说;各种小调、山歌等等,在当代民间仍有流传。特别是一些广为人知的作品,如“白蛇传”的传说,“梁祝”的传说,“三国、水浒、西游”等故事,不仅能以相当稳定的形式继续活在民众口头,而且还不断地被专业艺术家改编制作,通过新的媒体,以现代方式传播。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2011-03-0614:40所谓民间文学,它不同于书面文学,也不同于文学作品,它是对劳动大众的创造力量、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的一种现实的肯定,是民众精神生产的结晶。它的创造活动常常是伴随着物质生产或者生活一道进行的,主要是劳动大众在劳动之时所作,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些民间故事、歌谣首先体现的是劳动大众的一种自我抒发情感的欲望,但这种创作与流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很多人甚至几代人的润色加工而成,同时又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样式,任何人都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制作,久而久之,当它在某种程度上确定下来时,已经找不到最初的那个所谓的创作者,而只能是一种集体的艺术结晶,具有集体性的首要特征。我们知道,民间文学是在民间流传的,它并没有固定的书面文字记载,而是在民众当中实行口耳相传,靠记忆而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学,是通过民众的口头语言而实现其存在的价值,因而具有口头性的特征。它所代表的是当时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程度以及所体现的社会状况,人的认识能力深刻到什么程度,语言就能精确到什么程度,民间文学就是在语言发展的程度上体现其口头语言的独特魅力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民间文学的创作及流传也就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发展。它的讲述、传播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形式,都有可能是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即使有的故事记录到史册当中也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异,这样就导致了民间文学的永无定本的状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地区,所流传的民间故事肯定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体现着各个民族不同的特色,但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融合日趋紧密,在一个地方所流传的故事模型到另外一个地方就有可能发生变异而成为另一种框架,形成新的民族故事的特色。在这样的交流、润色、加工过程中,文学风格特色、艺术手法等的变化也导致民间文学的变异,这些主要是从横向方面来说的。从纵向方面来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民间所创作、流传的文学,体现着特定时期民间文学的特色,随着历史的变化发展,很多的传统作品就会被经过改造,由内容、情节的逐渐丰富而导致作品主题的重大变化,体现出那个时代所独有的民众生活际遇、情感愿望等等。从这两方面来看,民间文学所具备的第三个特征便是变异性。民间文学的第四个特征是传承性。我们知道,直到今日,仍然还有一些在民间流传的故事,同时也有一些为民间文学做出一定贡献的民间故事家的存在,这归根到底是由于民间文学其本身的继承性所决定的。不管它随时代怎样的变化,其自身内部总有一些稳定不变的因素存在,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才能够让后人一代一代的继续传承下去。当然不可否认,在流传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故事会被人们自然的淘汰,有的也会因为人为的删减而失传于世,但总还是会有一些经典的故事被稳定的流传了下来,如“白蛇传”、“水浒”、“西游”等故事,它们总能穿越时空的限制而代代相传,并且这些故事不仅以稳定的形式继续在民众口头中流传,而且还不断地被专业艺术家改编制作,通过新的媒体,以现代方式在传播着。以上我们是分开来讨论这四个特征的,但从具体的创作、流传过程来看,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由口头的语言在民众集体中讲述流传下来,其中也就会夹杂着变异的特征,能为后人所熟悉的民间文学本身就是一种传承性的体现。总之,民间文学是一种带有浓厚传统性的文学现象,它在创作、流传方面的这些基本特征是不能够孤立地看待的,它的这些特征是民间文学独特标志,因此我们在欣赏、评价具体的作品时,一定要遵循民间创作自身的规律,才可能把握正确的标准,更好的继承、发展我们的民间文学。各族民间文学的交流整合及其相互影响有哪些表现?来自各个不同群体的民间文学,在文化交流中不断融合,在题材、内容、手法、形式、审美情趣等方面相互借鉴。在流传中被各个民族所吸收,改造,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财富。首先表现为一源分流的亲缘民族中保存找着一些共同的民间文学传统。苗、瑶两族共同拥有盘神话,以此解释他们的族缘,也是他们来自一源而分流的证明。一源分流而导致民间文学相似的情况,在其他同一语族的民族中也存在。中国各民间文学的交融整合,还表现在汉语和汉族民间文学起到的某种“标准化”作用上。汉语在一些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成为“标准语”,使得这些民族无论是在共同的民俗节日活动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以汉语作为民间文学的共同载体。这种以传统民间文学形式坏人以汉语为语言载体的民歌,早已突破了民族的界限,成为这些地区多民族共同的表达形式。少数民族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不断被发现并迅速得到全国的认同,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⑶多元交融的复合性民间文艺美学具有多样的存在载体,或与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水乳交融,是宗教人士念唱的文本;或与人生礼仪习俗相互依存,或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创作主体共同介入审美创造的过程,在现代传媒多样化的时代,民间文艺审美形态多元交融的复合性特征更加突出了。试谈梁祝故事的起源与变异日诸焕灿《梁山伯与祝英台》(下简称《梁祝》),是一个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具有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故事,也是优美的四大民间传统戏剧之一。它以生动感人的形象,向社会展示了封建制度压制下的男女青年,为婚姻问题展示了与封建势力竭力抗争的画卷,真挚地歌颂了青年男女要求自由、坚贞笃厚的爱情。历史与传说由于梁祝故事(戏曲)的长期广泛流传,已使我国人民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也广为流传。那么,梁山伯、祝英台是否确有其人呢?笔者翻阅了众多的资料,证实确有其人,也确有其事。据《鄞县志》记载,北宋徽宗时,明州(宁波)知事李茂诚写过一篇《义忠王庙记》,其中记有:“神讳处仁,字山伯,姓梁氏,会稽人也。东晋穆帝永和壬子三月一日生,……尝从名师过钱塘,道逢一子,容止端伟,负笈担簦渡航,相与坐而问日:‘子为谁?'日:‘姓祝,名贞,字信斋。'日:‘奚自?'日:‘上虞之乡。'日:‘奚适?'日:‘师氏在迩。'从容与之讨论旨奥,怡然相得。……于是乐然同往,肄业三年。祝思亲先返,后二年,山伯亦归。”去拜访祝时,才发现祝是女的,就遣媒求亲。但祝“已许鄮城廊头马氏,弗克”。以后山伯任郧令,于宁康癸酉八月十六日辰时病死。翌年春,英台出嫁路过梁山伯坟时,“波涛勃兴,舟航萦回莫进”,问知是山伯梁令之新冢,去祭奠而地裂,则出穴殉情。丞相谢安曾奏表封为“义妇冢”,梁的阴魂又助刘裕平寇有功,以致被封为“义忠王”。刘裕是东晋时征东将军会稽太守刘牢之的部将,曾镇压了浙东地区的孙恩农民起义。上面所说的“寇”,就是指孙恩起义军。谢安是东晋孝武帝时的丞相,在《仙踪记略》中也有相同的记录:“东晋宁康年间,吴郡梁山伯、国山祝英台同学三年,不知祝乃女子,结为兄弟,寝食与俱。梁为鄞县令,……卒,葬四明山下,祝往哭吊,墓忽开裂,祝坠下复合,仅露玄襟,从者褫之皆毁,旋化蝶类飞去。”由此看来,梁山伯和祝英台应是东晋穆帝至孝武帝时人,生活在公元352年至373年之间。梁山伯在求婚不成之后,曾出任了鄮城(即今鄞县)的一个小县令。在县令任上病死,死后就埋在城西门口外。至今宁波市鄞县高桥尚有梁山伯庙旧址及墓址。看来,不仅梁山伯、祝英台,就连马家及马氏子也可说是实有其人的。既然都是实有其人,那么梁祝的传说及戏剧是否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呢?历史传说是劳动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种口头(或文学的简单记录)文学,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面貌,但是它不等于历史。它有着历史的依据和凭借,但它又有着成为这一传说故事的过程。在这个传说的过程中,又深深地烙下了历史真实的痕迹。梁祝也同样,既有着历史真实的痕迹,又有着它作为一个传说故事的发展过程。以目前所能见到的材料来看,直接的著录只有宋代以后的,宋以前只不过是一些零碎的间接材料。唐初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中“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著录。这仅仅是简略的记事,没有情节,不能算作传说故事。到晚唐张读的《宣室志》里,才有了极简单的故事梗概:“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乃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日‘义妇冢'。”这比初唐的记事有了发展,有了简单的情节,已初步形成了故事的雏形。到了宋代《鄞县志·义忠王庙记》才有了更具体的描述。但《庙记》中的梁山伯对祝英台的思念未达到患相思病而死的程度。《庙记》中说梁山伯知道英台已许配马家时,“喟然叹日:‘生当封候,死当庙食,区区何足论也!”'这里的“区区”,就是梁山伯认为他与祝英台之间的爱情的渺小,为了“封候”、“庙食”,可以忽视爱情。而《庙记》中的“英台遂临冢奠,哀恸地裂而埋璧焉。从者惊引其裙,风裂若云飞,至董溪西屿而坠之”,这却是后来“化蝶”的先声。据北宋《太平寰宇记》中有关化蝶的说本及明人《山堂肆考》说:“俗传大蝶必成双,乃梁山伯祝英台之魂。”自宋以后,化蝶之说,流传较广。到了明、清代,一些小说、鼓词,特别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宝卷》及各地方唱本,故事情节有了一个大发展,其中也有不少离奇荒诞的说法。如说梁祝的老师是孔丘。在十八相送中因梁山伯的灵魂被太白金星收去,故不能知晓祝英台在途中对他的暗喻。在祭坟时,山伯显魂出来,拉英台一同归阴,马氏被当场吓死,结果两男一女齐至阴府告状,至此他们才明白梁祝本是金童玉女,因打碎琉璃盏被罚下凡间。在描写上也使用了较为细腻的笔调。花了不少笔墨来写梁山伯如何发现祝英台是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