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精品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陶渊明回顾:我们学过陶渊明的哪些作品?1、《桃花源记》(散文)2、《五柳先生传》(传记)3、《归园田居》(田园诗)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卒后朋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开创田园诗派,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主要作品《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陶渊明(365—427)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选自钟嵘《诗品》)《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本篇写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领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按节奏诵读诗歌翻译: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注释:结庐:构筑房舍。而:却。车马喧:指上层人之间的交往。车马是那个时代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贵族的象征。诗人身居尘世,却不受尘俗的烦扰。翻译:(自问自答)问自己为什么能这样,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注释:君:诗人自称。尔:这样,代指前两句。心远:心境高远。偏:偏远,偏僻。翻译: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然自得地欣赏南山。注释: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南山:庐山。翻译:傍晚山色秀丽,飞鸟一起结伴回巢。注释:山气:南山的气象、景致。日夕:傍晚。相与:结伴。还:飞回巢。翻译:这里面有人生的真谛,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注释: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指隐居生活。真意:人生真谛,人生理想。辨:辨别,说明。忘言: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在人境无车马喧(果)←心远地自偏(因)1.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为何生活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宁?心灵超脱世俗,环境自然清静。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因而“心远地自偏”。(隐居重在精神上的宁静、自由,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焦距”调好,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历来备受赞誉,“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悠闲自得的心情。这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体现了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的意境。改成“望”不好,“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3.《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4.结合本课学习,请你说说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无车马喧生活宁静心远地偏内心恬淡采菊悠然闲适自在山夕飞鸟生命真谛饮酒厌倦官场归隐自洁超脱世俗人生追求*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理想和信仰而活着的文人;*他是真正为人间立下荣辱标准的人,千秋万代,令人永远难忘;*他犹如一座山、一株树、一只鸟那样自然而然的活着,他不急不缓、不左顾右盼,只是专心地拉好自己的生命之车,并不留意于是否落在他人之后,正是由于不争先恐后,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