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周清测试题班别姓名______________一、知识梳理。(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________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________。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____,统一全国。隋文帝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________和________制度;加强________,提高行政效率。2、隋朝大运河:为了加强________,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_,南至________,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________多千米。3、隋朝的灭亡:隋朝的第二个皇帝____________统治残暴,导致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唐朝建立时间___________年。建立者:_____________。都城:___________。统治期间,________比较清明,________得到进一步发展,_______增强,________昌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2、女皇武则天:她在位期间,得以持续发展,持续增长,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3、“开元盛世”:________在位期间,_______稳定,_______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_______,进入了_________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二、选择题。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人是()A.杨广B.杨坚C.刘邦D.杨勇2隋朝建立后,都城定在()A.长安B.洛阳C.江都D.涿郡3.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中心是在()A.长安B.江都C.余杭D.洛阳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南水北调C.加强了南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5.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6.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7.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时期。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8.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B.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9.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因为它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②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10.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A.举荐制B.九品中正制C.分封赏赐有功之人D.科举制11.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表明他()A.重视发展生产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善于用人D.提倡节俭12.“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谦听则明,偏信则暗。’上曰:‘善!’”材料中“上”指的是()A.唐太宗B.隋文帝C.武则天D.唐高宗13.他在位时开创科举、开凿运河,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不惜民力,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这里说的“他”是()A.秦始皇B.汉武帝C.汉献帝D.隋炀帝14.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A.武则天B.杨坚C.李世民D.慈禧15.武则天称帝时,改国号为()A.隋B.周C.唐D.宋16.“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人物是()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17.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人口增长,在谁统治时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A.武则天B.唐太宗C.唐玄宗D.唐高宗18.“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包括()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重视人才的选拨和任用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9.结束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使中国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隋朝D.北周20.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21.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说:“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他所评价的是中国的()A.分封制度B.察举制度C.监察制度D.科举制度22.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2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A.唐高宗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24.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隋大运河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①它的中心是洛阳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5.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关唐太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B.创立了三省六部制C.知人善任,虚心纳谏D.民族政策开明,被誉为“天可汗”二、材料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大定元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开皇九年隋朝渡江南下,陈后主贪图享乐,怯懦无能……隋军很快攻下建康,陈朝灭亡……隋文帝统治期间,隋朝政府修建了许多粮仓……他临终时,天下仓库的积储可供全国五六十年正常使用。[来源:学科网ZXXK]材料二:(1)材料一中的“开皇九年”指的是哪一年?这一年,“隋军攻下建康,陈朝灭亡”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2)材料二是我国隋朝大运河的示意图。请写出图中的这四个字母所表示的城市。(8分)A._____B._____C._____D._____(3)材料二这个水利工程的开通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4)有人认为材料一中这个繁盛局面对材料二这个水利工程的开通也有密切联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2分)27.阅读下列材料:(6分)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回答问题:(1)以上材料与哪位皇帝有关?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2分)(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又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3)历史上这位皇帝的统治被称为什么?(1分)(4)从他的统治思想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2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8分)材料二唐太宗时期,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也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写诗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在金殿大门前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科举制度是在哪一个朝代形成的?(2分)在哪个朝代得以完善?(2分)(2)科举制度在当时产生了什么作用?(6分)第一周周清参考答案二、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选项BADCCCBBCD11121314151617181920CADABCCDCB21222324252627282930DDDAB26.阅读材料(1)589年;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2)A.涿郡B.洛阳C.长安D.余杭(3)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4)同意。隋文帝统治期间,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社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这为大运河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意思相近即可)27.(1)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2)开明;开放;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答对其中两点即可)(3)贞观之治(4)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自我完善;要处理好民族关系;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爱惜百姓。28.材料一(1)唐玄宗开元盛世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撤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任写两点给两分)材料二(1)隋朝。唐朝。(2)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