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翡翠项链公园——自然与都市的融合波士顿公园体系波士顿翡翠项链公园,并不是指某一个公园,而是波士顿市的整个公园体系波士顿公园体系是以河流等因子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利用200~1500英尺宽的绿地,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景观优美的公园。又被波士顿人亲昵的成为翡翠项链(EmeraldNecklace),它是从波士顿公园到富兰克林公园,延绵约16公里,由相互连接的9个部分组成。波士顿公园体系美国波士顿大都市公园体系,始建于19世纪末。该体系的推动者深受浪漫主义审美理念的影响,力图改良美国城市环境,在都市之中保留、恢复自然,以期实现人与自然在城市工业社会之中的和谐关系。它的出现是部分进步主义改革者对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间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反思的结果。它具有四个基本特点,即都市性、自然性、专业性以及民主性。该体系是同时期兴起的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在不抹杀自然自身的特点的前提下,将自然置于文明的管理与保护下,最终实现城市与自然的融合。奥姆斯特德是波士顿园林体系的创造者,被称为现代园林之父,还创建了纽约中央公园体系1892年5月,马萨诸塞州州长任命大都市公园委员会理事会,责成该机构考虑在波士顿及其周边城镇设立大量为公众使用的空地(open-space)的合理性。10个月后,该理事会向州议会呈交了两份分别由其秘书西尔维斯特巴克斯特(SylvesterBaxter)和景观设计师查尔斯艾略特(CharlesEliot)撰写的报告。他们在报告中指出,设立这些城市空地的建议非但有毋庸置疑的合理性,而且有其紧迫性。这两份图文并茂、精辟透彻的报告无疑说服了马萨诸塞州议会的成员。1893年5月,正式的大都市公园委员(theMetropolitanParksCommission)通过立法,在波士顿成立,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都市公园体系。波士顿大都市公园体系(theBostonmetropolitanparksystem)将在环绕波士顿的12个城市和24个镇中间诞生。经过百余年的经营,这一体系以不同的形式保留、发展或者建造了20000英亩左右(大约80平方公里)的城市公共空地,成为其他美国城市,如华盛顿特区的郊区、克利夫兰、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等竞相效仿的范例。波士顿公园系统与奥姆斯特德奥姆斯特德(FrederickLawOlmsted,1822-1903)被誉为“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他首先倡导了景观设计(LandscapeArchitecture),并在少数几个优秀的同事和学生的帮助下,完成许多伟大的作品。波士顿的“翡翠项圈(1880)”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对国家公园运动乃至整个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翡翠项链——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翡翠项链——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奥姆斯特德认为,自然美是缓解产业革命后城市环境拥挤状况的必要条件。秀丽的景色不仅能安抚市民受挫的心情,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品德。尽管富人和有教养的人具备享用公园的良好素养,但是他更愿意用他的成果使穷人和劳动阶层受惠。因此,公园既要有适应上层社会的艺术品位,也要有向广大群众提供锻炼身体、呼吸清新空气和提高品德的地方。越过划定的公园边界,从更高的视点上来考虑问题,使公园与城市生活的其他方面共同形成一个面向广大群众的和谐整体,是一种并不难理解的全局观念。然而,要真正接受它、贯彻它,却需要超越自我利害、关心人民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高尚品德。因此,尽管他的观念受到某些政客们的反对,却能得到开明人士和开明地区的理解,从而在那些地区取得公众和立法机构的支持。他的公园系统思想首先得到波士顿当局的赏识。1869年他应邀参加波士顿公园问题公众听证会,不少有识之士的发言与奥姆斯特德的思路是相通的;1875年,波士顿公园委员会成立;1876年,他应邀对波士顿公园委员会提出的公园系统方案提供咨询,他的不同看法受到重视;1878年,应公园委员会的要求,他提出了自己的波士顿公园系统方案,得到高度评价,并被任命为负责整个公园系统建设的风景建筑师;1833年,他把全家从纽约迁至紧邻波士顿市的布鲁克莱恩镇定居。组成结构被波士顿人亲昵地成为绿宝石项链(EmeraldNecklace)的公园系统,从波士顿公地到富兰克林公园绵延约16公里,由相互连接的9部分组成。波士顿“绿宝石项链”查尔斯河岸①波士顿公地(BostonCommon)②公共花园(PublicGarden)③马省林荫道(CommonwealthAvenue)④滨河绿带(Esplanade),又称查尔斯河滨公园(CharlesbankPark)⑤后湾沼泽地(BackBayFens)⑥河道景区和奥姆斯特德公园(Riverway&OlmstedPark),又称浑河改造工程(MuddyRiverImprovement)⑦牙买加公园(JamaicaPark)⑧阿诺德植物园(ArnoldArboretum)⑨富兰克林公园(FranklinPark)其中,①至③利用了原有的公共绿地④至⑨是奥姆斯特德的创作。不难看出,前后两组在不同程度上都体现了系统的观念,有相通的一面。但是,二者在外貌上却有很大差异。前者和曼哈顿中央公园以及世界各地常见的许多城市公园一样,被限制在人为划定的几何图形以内,后者则结合地形地貌形成不规则的图形,有一些“触角”,意向向外延伸,深入城市生活。显然,前者还局限于孤立的公园设计,后者则干预了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不守本分”的超前意识难免引起思想保守的决策人的不满。然而,这种敢于跨越”雷池“的勇气,显示了园林设计思想的飞跃和生态观念的觉醒,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春景夏景波士顿绿道的发展过程第1阶段(1867~1900年):早期的绿道规划第2阶段(1900~1945年):景观设计师的绿道规划第3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环保运动影响下的绿道规划第4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绿道运动的命名第5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绿道成为一个国际运动规划思想他的景观设计理念受英国田园与乡村风景的影响甚深,英国风景式花园的两大要素——田园牧歌风格和优美如画风格——都为他所用,前者成为他公园设计的基本模式,后者他用来增强大自然的神秘与丰裕“翡翠项圈”所体现的公园道的规划思想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奥姆斯特德的作品中,但在这个作品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当时美国大多数城市的急剧膨胀带来许多问题,比如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环境恶化、城市交通混乱等(JohnM.Levy,1994)。伟大的人本主义者杰弗逊竭力宣传他的民主思想,奥姆斯特德则将公园设计的相关理论推广到平民的生活范畴,用公园的思想来表达城市平民的愿望。意义波士顿园林景观体现着后工业时代的文明,我们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其一,他们已经将群体的需求与个体的需求良好地结合起来。园林景观的服务主体经历着个人——群体——个人和群体兼顾的历程,波士顿不同类别的园林景观是在以公众为服务主体的前提下,更加重视个性化的关怀,出现了像Mozart公园等有主题性的公园。其二,将科技尖端化的手法与生态化自然化的目标结合起来。这也正是世界园林景观的两大发展趋势,尤其在处理工业化的种种显性或隐性破坏时,一切表面的和谐常常有赖于高科技支持。其三,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破坏性景观的坚决改造结合起来。内涵表征特色,保留和再现历史不仅是捷径,也是对景观建筑师协调能力的挑战,须得有慧眼和缜密的考虑,保证了一种崭新的吸引力同时也减少旧风貌的流失。其四,将人们的被动欣赏与主动参与意识结合起来。现代园林提倡的人与环境并重的境界,亦可引申为人与环境的互动,人在景中,人本身即是一景,乃至是否可以引入局部DIY式现代园林景观概念,都是我们可以探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