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阅读(一)1.(2019江西南昌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9分)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①岑参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却向嫖姚②幕,翩翩去若飞。[注]①安史之乱期间,裴判官落入叛军手中,出逃后,欲重归河阳幕府。②嫖姚: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诗从国难起笔,感慨局势艰危,而朝中却罕有忠义报国如裴判官之辈。B.“胡尘”借指安禄山叛军,此处突出了裴判官落入敌军时的危急形势。C.尾联描写传神,意在表达裴判官重获自由后与诗人宴饮时的喜悦之情。D.全诗洋溢着守节不移、忠义报国的沸腾热血,读来慷慨豪壮,振奋人心。(2)本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1)C(2)①颈联描绘了裴判官行前与诗人卷帘望山,举杯痛饮,别时不顾风雪,策马奔驰的画面。②这样写渲染了裴判官出行时环境的恶劣,烘托了裴判官归心迫切、急于重返前线杀贼的爱国者形象。解析(1)“意在表达裴判官重获自由后与诗人宴饮时的喜悦之情”错,尾联意在表达裴判官重获自由后一心要重回河阳幕府,像霍去病一样为国杀贼的急切之情。(2)本题有两问。第一问问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需要分析环境和人物动作,如白雪纷纷、卷帘望山、对山饮酒、上马雪沾衣。第二问要求分析用意,白雪纷纷、卷帘望山写出了环境的恶劣,而此时裴判官依然饮酒、上马,可见裴判官归心急切,塑造了他急于赶赴幕府、为国杀敌的爱国者形象。2.(2019安徽合肥调研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9分)雨后赠斯远赵蕃[注]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注]赵蕃(1143—1229),字昌父,原籍郑州。南宋著名诗人。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宋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谥文节。(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交代赠诗的时节和天气,为全诗奠定了凄楚的基调。B.“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虚实结合,说虽然草木依旧枯萎,但梅花一定会悄然开放。C.“穷日日”“遍村村”,从时空角度强调发现新春之难,表现了诗人探春寻春心情之急与信念之坚定。D.本诗巧妙地将写景叙事与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新春的渴望和希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2)有人评价首联中“春其渐起但无痕”一句为“一篇之警策”,说它“熔诗情、哲理于一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中的“警策”与“哲理”。(6分)答:答案(1)A(2)(示例)①警策:“春其渐起但无痕”是说,春天逐渐临近,只是还没有全部显露出来,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精神,感情细腻,寓意深远,为全诗定下明朗向上的基调。②哲理:希望往往孕育在艰难困苦之时;对未来应充满信心;对新生事物应多加呵护。解析(1)“为全诗奠定了凄楚的基调”错,诗人写诗赠友,借自己等待春天的执着坚定,表达对时政和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生活的殷切期待和无限希望,开篇的景物描写,应“为全诗奠定了明朗向上的基调”。(2)题干“警策”一词指文句精练而内涵丰富。赵蕃创作的诗歌常常含有一定的理趣。春雨绵绵,人们本来会产生莫名的惆怅,但诗人却从中看出希望,表现的是一种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精神,为全诗定下明朗向上的基调。“哲理”的总结,根据诗歌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即可分析得出。3.(2019广东七校联合体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9分)古风(其二十六)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具体写其“花”和“叶”,并用“绿水”“青烟”加以衬托。B.三、四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比喻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又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2)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1)C(2)①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②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叹。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却“馨香谁为传”,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只能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③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像荷花希望生长在芳华之池一样,也期盼自己能得到举荐,被朝廷重用。解析(1)“比喻”错,应为“比拟”。(2)本诗作者以“碧荷”自比。“秀色空绝世,馨香谁为传”写出了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以此暗示自己才高道洁。再美的荷花,无人欣赏,也只能“凋此红芳年”,这里借荷花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只能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像荷花希望生长在芳华之池一样,也期盼自己能得到举荐,被朝廷重用。4.(2019湖北武汉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9分)明妃曲二首(其二)王安石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单于以百辆毡车的隆重礼仪迎娶昭君,又予其以“黄金杆拨”为标志的豪奢生活,可谓胡恩深矣。B.弹琴劝酒之时,还有余暇眼看飞鸿,这份从容淡定正与“春风手”相呼应,表现了王昭君琴艺的高超。C.随行的侍女听了垂泪,路上的行人听了回首,这从侧面说明了王昭君弦上所流露的哀情感人至深。D.全诗胡汉对比,非止一处,汉恩胡恩的浅深是明比,弹琵琶劝胡酒中的隔膜与垂泪回首中的知音是暗比。(2)请结合对全诗的理解,分析“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两句蕴含的情感内容。(6分)答:答案(1)B(2)①汉恩不及胡恩深的哀怨。②胡恩虽深却不相知的孤独。③由孤独而生的家国之思。解析(1)“从容淡定”“表现了王昭君琴艺的高超”错误。“弹看飞鸿劝胡酒”一句提到“飞鸿”是为了表现王昭君的思乡之情,并不是为了表现她“从容淡定”和“琴艺的高超”。(2)解答本题,应当结合诗句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进行考虑。“汉恩自浅胡自深”是表达汉恩不及胡恩深的哀怨。“人生乐在相知心”表达的是不相知的孤独。另外“飞鸿”“行人”“回首”等则是表现家国之思。5.(2019四川成都摸底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9分)自咏白居易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注]宁争桃李春?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注]蟠木:弯曲的树。(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居易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B.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C.“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D.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2)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6分)答:答案(1)A(2)①知足常乐: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能充腹暖身即可,他认为“瘦薄”不影响“得年”,“单贫”无碍“长福”,表现了一种乐观知足的态度。②淡泊不争,洒脱随性:诗人以“老龟”“蟠木”自比,不羡不争,表达出淡泊随性的生活态度。③坚守本心:作者心中自有裁断,不在乎“闲人”的看法,可看出他对自我生活态度的坚守。解析(1)“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错,首联表达的是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生活态度,并非指生活困窘。(2)从首联“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可以看出诗人知足常乐,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能饱腹暖身即可。从颔联“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可以看出诗人认为“瘦薄”不影响“得年”,“单贫”无妨“长福”,表现了一种乐观知足的生活态度。颈联的“岂羡”“宁争”表现了诗人的不羡不争、淡泊名利。尾联的“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生活态度的坚守。据此,合并相似内容,分点作答即可。6.(2019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9分)旅中送迁客吴融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灵均是屈原的字。表面写朋友要去凭吊屈原,实际暗示朋友被贬的遭际。B.颔联点明送别的时间,对仗工整,注重色彩,用冷色调渲染了离别的心情。C.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友人之作,情感真挚,格调相同。D.本诗熔叙事、写景、抒怀于一炉,描写简洁精当,感情深沉含蓄。(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1)C(2)①对朋友的担忧。“天南不可去”“落日青山路”,南方为蛮荒之地,且此去路途遥远,为朋友担心。②对朋友的不舍之情。身边再也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再也没人可以倾吐心事。③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鉴证,间接赞赏友人敢于直言的品格。解析(1)“格调相同”错误,应该是“格调不同”。《旅中送迁客》,主要表达的是对朋友的担忧与不舍,也有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格调较为低缓忧伤。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格调明快爽朗,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和旷达的胸怀。(2)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进行分析。古代诗歌阅读(二)1.(2019河北石家庄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9分)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用“四千里”“五六年”这些数量词将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体现出来。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与下句的“老”相呼应,传递出悲凉沉郁的意味。C.颈联中的“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写出了诗人的坐卧不宁,直接表现了诗人的无限情思。D.这首七律把个人的遭际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浓郁的诗情,可谓言近旨远,辞浅情深。(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1)C(2)①思家怀亲:“一别四千里”写出远离家乡,“思家”“忆弟”写出亲人分离,思亲情深。②恨战乱之久:从“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等可见战乱之久。③望早日平定叛乱:尾联写出听到连战告捷的喜讯,更急切盼望平定叛乱。解析(1)“直接”错,此处为叙事抒情,应是委婉曲折地表达情思。(2)首先从题目“恨别”看,诗人远离家乡和亲人,应该有对家人和亲人的思念。首联“一别四千里”写远离家乡,颈联“思家”“忆弟”写亲人离散,颔联下句“兵戈阻绝”写诗人无法回乡,也无法见到亲人,正好证明了这一点。而题目之“恨”,正是由不得归乡而生发的痛苦。其次从“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等可见战乱之久,诗人对此痛恨不已。最后尾联“司徒急为破幽燕”,“急”字不光写司徒之急切,更写出诗人自己在听到战事告捷的消息后渴望早日平叛的急切心情。2.(2019河南名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9分)钜鹿赠李少府高适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投壶①华馆静,纵酒凉风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②。[注]①投壶:古代饮宴时的一种游戏。设投壶一个,宾主依次向壶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