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激趣导入1874年5月,日本出兵3600余人入侵我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在3个多月时间里占领我东北全境,使我3000多万名同胞沦为日军铁蹄下的奴隶。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下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6周内烧杀淫掠,杀死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烧毁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在1949年10月1日这天,发生了一件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时间顺序进行顺序或精读感悟会场布置(2-4)大会盛况(5-10)阅兵仪式(11-13)群众游行(14-15)开国大典记录了哪些场面?走进会场,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从哪感受到的?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场面盛大隆重排山倒海:原指推开山岳,翻倒大海。形容来势猛,声势浩大。在这里体现出了人们的力量强大,表现了人们激动的心情。“排山倒海”的掌声是怎样的掌声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在描写“目光”时运用了“一齐”,它表现了人们想急切看到毛主席的心情。这三十万人一齐把目光投向了主席台,就是为了看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有感情地朗读第7段,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段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这30万人齐声欢呼震动了全中国,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此时的欢快、激动和自豪。010203这是什么描写?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脱帽肃立”“一齐”“瞻仰”指人民恭敬地看,怀着严肃而崇敬的心情看。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此可以过上幸福生活。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从课文中的哪句话可以感受到人们对毛主席的爱戴与拥护?阅兵的队伍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表达感情:表达了群众的喜悦之情。“抛”是描写群众情不自禁的动作。“盖过”是描写群众欢呼声之大。默读最后群众游行两段,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眼前出现了红红火火的幸福生活画面。最后群众游行两段,说说体现了人们什么样的情感?“两股红流”这里把游行队伍形象地比喻成红流,说明了队伍的声势浩大,场面壮观。这段语言描写生动,再现了人们群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喜悦、激动的心情及对主席的深厚情感。“光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是全国永远摆脱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课文是如何展现毛泽东伟人风采的?(1)群众:“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三十万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反映了群众对毛泽东的爱戴,同时也衬托出人民领袖的高大形象。(2)毛泽东的言行: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毛主席用他的强有力的声音展现了他的英雄豪迈。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义:①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和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②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课堂总结1949年10月1日,这是祖国的生日,我们为之欢呼,为之歌唱,为之自豪。巩固训练打开“基础训练-《开国大典》”,一起来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