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规划设计03第三章地下交通网规划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本章概要01地下交通网规划与城市布局02地下轨道交通规划设计03地下步行系统规划04案例分析第3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1.1地下交通网的分类第一节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与城市布局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地下交通网若按功能划分,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地下轨道交通网系统空间。包括地铁、城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设施。(2)地下机动车交通网系统空间。包括地下快速道路、地下停车系统等。(3)地下步行道网系统空间。建于地下的供公共使用的步道,多条地下步道有序组织在一起,形成地下步行系统。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地下步行街、地下人行过街道。一般而言,地下步行街也是地下商业街;地下人行街道主要是为解决人行过街而建造的单建式地下交通设施。第4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适应性原则适度超前原则公交优先原则1.2地下交通网规划方法(1)地下交通网规划遵循的原则第一节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与城市布局统筹规划原则第5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1.2地下交通网规划方法(2)地下交通网规划思路第一节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与城市布局第6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1.3地下交通网规划布局第一节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与城市布局在开发布局上,逐步形成以地下轨道交通线网为骨架,以地铁车站和枢纽为重要节点,注重地铁和周边项目地下空间的联合开发,形成有机的交通网络服务体系。在空间层次上,避免地铁与建筑和市政浅埋设施的相互影响,地铁尽量利用次浅层和次深层地下空间。在城市中心城区范围内,以地铁为依托,结合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形成地下和地面相互联系的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利用地铁客流合理开发商业,提高地下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开发效益。第7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1.4地下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布局的衔接(1)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骨架第一节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与城市布局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交通发挥作用的同时,也成为城市规划和形态演变的重要部分,尽可能地将地铁联系到居住区、城市中心区、城市新区,提高土地的使用强度。地铁车站作为地下空间的重要节点,通过向周围的辐射,扩大地下空间的影响力。南京市地铁网络骨架的地下空间形态第8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1.4地下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布局的衔接(2)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以大型地下空间为节点第一节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与城市布局大型的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写字楼等通过地下空间的相互联系,形成更大的商业、文化、娱乐区。大型的地下综合体担负着巨大的城市功能,城市地下空间的作用也更加显著。南京南站地下空间开发第9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1.4地下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布局的衔接(2)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以大型地下空间为节点第一节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与城市布局南京南站地下空间开发第10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二节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设计地铁路网规划是城市全局性的工作,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地铁路网规划优劣的本质在于是否能充分发挥地铁交通的高效性。主要表现在是否既能最恰到好处地解决城市交通矛盾,又能充分发挥地铁的高速、大容量运送的功能特点。地铁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城市地下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泛指在城市地下建设运行的,沿特定轨道运行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其中包括了地铁、轻轨、市郊通勤铁路、单轨铁路及磁悬浮铁路等多种类型。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建造于地底之下,故多称为“地下铁路”,或简称为地铁、地下铁、捷运(台湾地区)等。修建于地上或高架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被称为“轻轨”。概念:作用:第11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二节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设计1、地下交通线路规划的一般要求(1)地下线路在城市中心地区宜设在地下,在其他地区,条件许可时可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2)地下线路的平面位置和埋设深度,应根据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和其他地下构筑物的现状与规划、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的结构类型与施工方法,以及运营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确定。(3)每条线路应按独立运行进行设计。线路之间以及与其他交通线路之间的相交处,应为立体交叉。(4)站点应设置在客流量大的集散点和地铁线路交会处。车站间的距离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市区为1.0km左右,郊区不宜大于2.0km。第12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二节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设计2、地下交通线路网络形态和组合(1)地下交通网络形态分类第13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早期建设的地铁多为放射状,如英国伦敦市的地铁路网。地铁路网的放射状分布最大的缺点就是线路之间换乘不便,为了连接这些放射状的线路,相应地建有一些环线。因此,现代城市地铁路网多数都是放射状和环状线型的结合。第二节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设计(2)地下交通网络形态组合英国伦敦市的地铁路网上海地铁路网“环型+放射”第14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二节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设计莫斯科地铁路网墨西哥地铁路网大阪地铁路网(2)地下交通网络形态组合第15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二节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设计3、地下交通预测交通需求预测首先从城市未来保留的经济、人口、就业岗位等方面入手,充分把握人口、产业以及交通出行行为等各子系统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动态系统;其次在现有的居民出行调查基础上,合理预测未来年份的居民出行行为,预测未来年份的出行需求;再次,需求模型通过现状数据的校验后,可以将未来年份的人口、就业岗位等相关数据信息作为模型的基本输入,从而预测目标年各条件下的交通需求。四阶段法(1)交通需求预测第16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二节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设计(2)地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原则规划原则贯穿城市中心区,分散和力求多设换乘点并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尽量沿交通主干道设置加强城市周围主要地区与城市中心区、城市业务地区、对外交通终端、城市副中心的联系避免与地面路网规划过分重合与城市未来发展相适应第17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二节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设计(3)地下轨道交通选线地铁网络选线是对原来地铁交通网的进一步细化,选线时应该避开不良地质现象或已存在的各类地下埋设物、建筑物,将其影响降到最低。选线需要考虑的要素:(1)埋深对造价的影响。明挖法施工,造价与埋深成正比;暗挖法施工,隧道段埋深与造价关系不大,车站段埋深越大,造价越高。(2)地下各类障碍物的影响。(3)两条地铁线交叉或紧挨时,两者间的位置矛盾与相互影响。(4)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的优劣。第18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二节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设计(4)地下轨道交通站点定位车站定位应充分考虑地铁与公交汽车枢纽、轮渡和其他公共交通设施及对外交通终端的换乘,应充分考虑地铁站之间的换乘。车站定位要保证一定的合理站距,原则上城市主要中心区域的人流应尽量予以疏导。第19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三节地下步行系统规划(1)地下步行系统规划特点地下步行系统是指修建于地下供行人公共使用的步道,由多条这样的步行道路,有序地、有组织地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地下步行系统。它应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中介性即时通讯体系。起着整合地上与地下,地下与地下分散空间的作用。公共性其本身就是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包括地下商业街、下沉广场等集商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公共活动空间。系统性地下步行系统只有越连续,规模越大,才能越受人欢迎,才能有效发挥其交通及活动功能。便捷性出于行人的方便心理,行人活动具有“平面性”,一般不希望过多转换主要通道的层次。1、地下步行系统规划方法第20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三节地下步行系统规划(2)地下步行系统规划重点内容在地下步行系统规划时,应对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作重点考虑——明确地上与地下步行交通系统的相互关系。——在集中吸引、产生大量步行交通的地区,建立地上、地下一体化的步行系统。——在充分考虑安全性的基础上,促进地下步行道路与地铁站、沿街建筑地下层的有机连接。——利用城市再开发手段,以及结合办公楼建造工程,积极开发建设城市地下步行道路和地下广场。第21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三节地下步行系统规划(3)地下步行街与地上关系地铁站的出入口沿地面步行流线和地面物业业态分布进行设置,地铁站建成后,更容易把行人吸引到了某一条街,而不是平均地分配到几条街。行人一般还会受到空间引导的影响,如果说行人可以在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之间穿行无碍,行人在地下会与在地上的感觉一致,这样真正成功做到了地下建筑对地面建筑的外延。第22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三节地下步行系统规划(2)地下步行街与城市步行系统的关系地下步行系统与地面、高架步行系统分工合作共同构成城市步行系统。它们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取代、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各具特色、相互配合,共同服务行人。关系地面步行优缺点作为一种基本的步行系统,不可能被取代,但不可能无车流干扰的完全连续,且气候不良时也不能有效使用。高架步行系统具有造价低,能够获得自然景观等优点,但具有影响城市景观和抗震性能低,倒塌后易形成地面疏散障碍的缺点。地下步行系统优缺点具有防灾性能高,恒温节能,缩短地铁站与建筑物之间距离,增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优点,但具有缺自然,造价较高的缺点。第23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三节地下步行系统规划(2)地下步行街与其他地下空间的联系地上地下步行系统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一个地下交通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带动地下空间的发展和繁荣。关系第24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三节地下步行系统规划2、地下步行系统的组成第25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三节地下步行系统规划3、地下步行系统的布局(1)地下步行系统布局要点以地铁(换乘)站为节点以地下商业为中心力求便捷环境舒适宜人经济适用第26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三节地下步行系统规划3、地下步行系统的布局(2)地下步行系统格局双棋盘格局地下步道位于街区内,形成与地面道路错位的棋盘形格局。。第27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三节地下步行系统规划3、地下步行系统的布局(2)地下步行系统格局单棋盘格局地下步道位于街道下,形成与地面道路重叠的单棋盘格局。第28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四节案例分析(1)南京市地下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背景南京地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区域发展2008年9月7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南京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扩大辐射半径,南京亟需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特别是多层次相互协调的轨道交通系统,构建长三角承东启西的重要中心城市,建立国家枢纽城市地位第29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四节案例分析南京层面南京地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将对城市功能目标、规模布局作出调整,规划要求要求轨道交通必须与城市发展形成整合互动,通过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以及交通方式结构优化,塑造高效率、高品质、高适应性的一体化公交都市。第30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四节案例分析轨道交通发展层面南京地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随着南京轨道交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2010年后的轨道交通发展方向和重点需要超前研究,确保南京轨道交通的持续稳定发展。南京轨道交通现状通车线路第31页第三章地下交通网系统规划设计第四节案例分析(2)南京市地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依据南京地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规划目标(1)优化区域轨道交通衔接,强化辐射,带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南京区域中心城市地位;(2)完善轨道交通线网层次体系,合理确定线网发展规模,支撑城市多中心轴向组团式发展;(3)优化轨道交通网络布局,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协调城市用地开发;(4)改善城市交通方式结构,明确轨道交通枢纽布局规划,构筑一体化的交通体系。规划范围及年限(1)规划范围为南京市域6582km2,重点研究都市区4388km2范围(40km半径);(2)规划年限为总体规划远景展望年,近期建设面向2020年。第3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