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专题二——校本培训的价值取向文字讲稿【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内容】校本培训专题二——校本培训的价值取向【授课重点】围绕校本培训价值取向的六方面做法【课程导航】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一种实效性很强的教师培训模式。本次课程主要从以人为本、坚持问题为本、基于行动反思、关注经验参与、强调自主选择、注重经验参与六个方面的做法来阐释校本培训的价值取向。【学习目标】1.了解围绕校本培训价值取向的六方面做法。2.关注校本培训,从其价值取向方面深入了解校本培训。【授课教师】缪学超【课程结构】以人为本坚持问题为本基于行动反思校本培训的价值取向关注经验参与强调自主选择注重经验参与【具体内容】一、以人为本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教师职后培训形式,关注教师的个性差异,促进教师个人及学校的发展,重视培训对个体差异的适应性。(一)校本培训关注并尊重个体差异。校本培训由国家层面自上而下对各个学校进行赋权,主张把培训与特定参与者的实际环境和个人经验联系起来,关照具体学校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求以及不同教师的个性化特征,使培训的过程和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二)校本培训强调个人生命体验。在校本培训中,学校可以通过观察与反思等途径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教师选择适宜的培训内容、形式、时间等。这是学校重新成为独立自主的行动主体的过程;而对于教师而言,是他们重新在工作中关注自我生命体验的一个开端,是使教师由教书匠、标准化生产线上的“螺丝工”重新成为生活在学校生态系统中鲜活的生命主体的一个开端。(三)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发展。校本培训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校本培训中体验到自我成长的快乐,就会对参与校本培训、进行教学研究等具有更强烈且持久的积极性,最终形成自主寻求专业发展的意识。二、坚持问题为本(一)在校本培训的规划和设计上坚持以问题为本校本培训实施之前,校长和学校教师要共同讨论校本培训的规划和设计,规划和设计的价值取向就要从学校教育教学的问题出发。教师和校长提出学校发展及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培训设计,这样才能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二)在培训内容的确定上坚持以问题为本在校本培训中,专业发展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它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的发展,因而培训的内容必须坚持以学校管理者及教师们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根本,并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三)在培训参与者的学习上坚持以问题为本问题为本的学习最重要的特征是既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同时又把问题作为选择知识的依据,其基本信条是“先问题,后学习”,这对于教师培训是比较直观和有效的。每一位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参与者,坚持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本的学习能促使教师更好地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使培训更加有效。三、基于行动反思反思也被称为反思实践,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校本培训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行动反思。(一)校本培训的规划设计基于行动反思对校本培训进行规划设计需要找到校本培训的出发点——本校问题,这需要对学校中的教育教学行动进行有效反思,这样才能找到“本校问题”。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和学校针对问题制定解决措施,相应地安排校本培训内容。(二)校本培训的实施基于行动反思在校本培训实施的过程中,新问题不断产生,校本培训者和培训对象需要不断进行行动反思,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校本培训的实施也会不断出现新问题,对校本培训本身也需要反思。培训者和培训对象不断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的依据(教师个人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批判性的解构和重建,进而产生新的认识,使个人的经验和知识得到丰富和完善,最终促进校本培训活动的不断完善和学校教育教育中出现问题的解决。(三)校本培训的评价基于行动反思校本培训在实施之后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进行评价,校本培训的评价更加依靠行动反思。校本培训的多个主体要对校本培训的实施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对进一步的实施提出改进意见。特别是教师自身的评价更需要教师在培训实施中和培训后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审视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否解决;培训者要反思校本培训是否有效,是否有需要改进之处。【补充】反思对培训进行反思首先要求我们搜集各方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对培训进行一个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培训过程中的得失,并将此作为下一次培训中的借鉴。这里所说的反思,包括了学校的反思,教师的反思与培训者的反思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学校的反思又是整体性的,教师与培训者的反思都是其反思过程中所凭借的信息。第一,教师的反思。教师要对自己在培训前后所发生的理念与行为的变化做一个总结,并且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培训给我带来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是否能使我实现角色的转化,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转化?我在哪些方面还有所欠缺?我希望下次校本培训能带给我什么,等等。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反馈意见或心得体会的方式将自己的反思结果告知学校。第二,培训者的反思。作为学校中的或者是学校外的培训者,他们应该通过对教师的观察,进行自我的反思:我的培训是否满足了教师角色转变的要求?有哪些做到了,哪些并没有做到?教师所发生的变化都是我的培训引起的吗?这次培训的内容与方法是否合适?我下一步应该采取怎样的培训内容和方法,等等。同样,培训者也应该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学校。第三,学校的反思。学校作为培训的组织者,必须热切关注整个培训过程,并高度重视教师与培训者的反思结果。在这一阶段,学校需要思考的是:诊断、对策、计划、实施这些阶段的工作是否取得了切实的效果?培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总的来说,这次校本培训成功在哪里,失败在何处?学校通过这样的反思对本次培训做一次回顾与总结,并将其中的经验教训作为下一次培训的起点。校本培训所转变的并不仅仅是培训的主体和方式,而且是培训的理念和途径。在校本中求发展,在培训中求转变,是中小学面临的一个共同的也是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我们期待着中小学在实践中会出现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的解读与解答。四、关注经验参与英国作家肖伯纳有句名言:“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校本培训中关注经验参与的意义就在于此。(一)培训者的经验参与校本培训的培训者可能是本校有经验的教师,可能是外校教师,也可能是某方面研究人员,他们有不同的经验和理论背景。在进行培训时,他们依靠自己的经验进行知识传授。当培训者是中小学教师时,培训很大程度上是教育教学经验传递和分享的过程;培训者是有理论背景的研究人员时,受训者的经验也会对培训者产生影响,其教育教学经验成为理论研究者的实践验证和补充。(二)受训教师的经验参与校本培训重视教师带着自身的经验参与到校本培训的教师集体之中。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每位受训教师都是具有独特个人经验背景的行动主体,他们对已有的经验进行反思与总结,同时又与受训的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五、强调自主选择(一)校本培训设计强调自主选择校本培训的设计要依靠学校中的校长、教师进行自主选择,进行适合本校和本校教师的培训设计。校本培训是基于问题的培训,对学校问题真正有发言权的是校长、教师,他们能够深刻理解和洞察实践活动、背景、环境等的种种变化,能够通过实验检验理论、方案、计划的有效性和现实性。学校校长、教师要相互合作,依靠个人和集体的力量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审慎地投入时间观察和评价实际效果,从而自主解决学校中的问题。(二)校本培训实施强调自主选择校本培训过程中,强调学校教师的自主选择,培训设计是校长教师共同研究形成,培训内容由教师的需要决定。传统形式的教师教育内容往往来自于培训者对培训内容的价值判断,教师没有对培训内容的选择权,导致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工作相脱节,使教师失去参与培训的兴趣和热情,导致培训实效性不强。校本培训中,对于参与其中的每位老师来说,他们是具有自主选择、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能力的培训主体,他们必须根据日常工作的实际情况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提高。(三)校本培训方式强调自主选择教师在进行校本培训的参与中可以自主选择参与时间地点和方式,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可在课堂中,也可在教研组内;可讲授,也可实践,只要是适合教师个体学习需要的方式都可以实施,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时间和精力的安排调整培训和工作的关系,拥有培训方式选择的自主权。六、注重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校本培训重要的价值取向,校内校外两类同伴群体的互助贯穿于校本培训的整个过程,促进校本培训作用的发挥。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并不仅仅依靠自身,教师并非孤立地形成和改进教学的策略和风格,他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向他人(如同事或校外专家)学习。教学文化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对于校本培训来说,和校内外的同伴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助及合作是至关重要的。从教师群体来看,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间的协作学习以及伙伴之间的互助。在一个协作学习的群体中,知识的获得和学习行为是在整个组织系统范围内通过团队或群体的共享知识与专长产生的。校本培训更多地关注教师群体如何能更好地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逐步将注意力由教师个人学习进程扩展到教师的协作性学习和知识构建中。校本培训是开放的,不仅限于本学校封闭环境中的小群体活动,还要与大学、专家、家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兄弟学校等校外伙伴建立起有效和持久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教师提供一个能使个人知识和公共知识更好地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场景。促使教师在交流学习中不断地寻找行动的理由,考虑和吸纳其他同伴的观点,不断缩小公共知识和实际行动理论之间的差异和差距,促进教师个人知识在与公共知识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