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王艳民同志先进事迹材料王艳民,男,汉族,现年25岁,现任武川县晨光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其在领导企业成长和创业中所表现出来的勤劳吃苦、坚韧能干、廉洁无私和突出业绩,成为武川民营因企业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能干事、会挣钱,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十分优秀,显示了一位优秀青年企业家的风采。——勤劳奋发,坚忍不拔,以创业和冒险精神,带动企业发展壮大从16岁开始,王艳民在家乡河北唐山以小商品加工作坊起家,克服资金少、缺技术、销路窄等难题,经过艰苦拼搏,取得了成功,积累了一定资金和经验。为了寻求更大发展,2007年王艳民只身来到内蒙古武川县,经多方考察,投资2000余万元,接手收购一家因经营不善已濒临倒闭的铁矿企业,冒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从此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为了规范企业发展,使企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王艳民对原有企业生产设施设备进行改扩建,同时注册了“武川县晨光矿业有限公司”。凭着敢闯敢干的闯劲和吃大苦、流大汗的干劲,硬是让一个烂摊子变了样。公司当年改扩建投产就取得了销售收入1200万元的业绩。到2008年底以后,企业年均销售收入达到1800万元,员工人数达到220人,晨光矿业公司实现了飞跃,成为武川县发展较快、创收较大的私营企业。——淳朴厚道、诚信正直,以亲民爱民作为赢得互信和支持。办厂初期,作为矿山企业受矿源、和当地村民关系以及劳动力影响很大,在市场竞争中如何搞好与当地关系并将企业做大做强,成为摆在年仅22岁的王艳民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通过对当地矿山企业的调查,他认定了诚信、亲民是他的企业成功的基础。所以,从建厂的第一天起,他就将“诚实做人,守信经商、亲民爱民、互惠互利”作为办厂的宗旨,不当阔老、不做奸商,以淳朴厚道、诚信正直的品行与人打交道。正是凭借这样的人生信条和经营理念,他大胆探索矿山产业的经营方式,从企业正式投产开始,他主动联系当地政府和村民,并与当地政府和村民建立了互信合作关系,并从企业经营费用中拿出足够资金补偿当地农民,同时雇佣当地农民当工人,从来不拖不欠,谁家有急事总是派车派人帮助解决。当然,王艳民的企业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理解与支持,从未发生民企矛盾影响正常生产。正是这种“诚信、亲民”作风,使企业从一起步便与当地建立了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既维护了当地农户的利益,也使自己的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现在“诚实做人,守信经商、亲民爱民、互惠互利”已经成为晨光公司独具特色的经营风格和企业文化。——扶危助困、担当责任,彰显赤子情怀王艳民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带头做好事、善事,博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吃水不忘挖井人”。是武川这片热土给了他创业的机会,作为武川的一份子,他也愿意为第二家乡贡献自己微薄之力。几年来,晨光公司先后为西乌兰不浪镇中心幼儿园、西乌兰不浪镇学校和当地贫困大学生、青海玉树地震慷慨捐资共计10多万元,受到武川县委统战部、工商联、武川红十字会、总工会的表彰奖励;在维护当地社会治安和社会和谐方面,王艳民也做了表帅,在企业安全生产、劳动用工方面从未发生恶性事件。与地方各方面关系相处的也十分融洽和谐,多年来未发生因企地矛盾的引发的上访案件,被西乌兰不浪镇派出所授予“警民共建优秀企业称号”。王艳民始终认为,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的发展是政府和社会支持的结果,企业的发展是为了社会,只有真情的回报社会,企业才能赢得社会的信赖和支持而不断发展壮大。所以,王艳民一份强调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坚持做一名社会真情回报者。——富而思源,回报社会,在个人事业得到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积极为本地的经济建设做出自已贡献。在搞好经营多创利润的同时,王艳民十分注重非公党建工作,在企业建立了党支部,开展党的各项组织活动,延伸了党的基层阵地,奠定了企业科学发展的基石,坚定了企业员工信念,提升了员工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提高。近年来,由于他所领导的企业经济成效明显,社会贡献突出,先后被武川县委、武川县人民政府评为“2005年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2007年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购置先进集体”,“五个好党支部”,“2008年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几年来,王艳民精心呵护着他钟爱的企业,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前进着。凭着一颗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创造未来的心,在平凡的事业中创下了诸多效益,实现着他人生梦想。几年来,销售收入达1亿元,纳税500万元。王艳民同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以诚立信”的企业理念。克服重重困难,在危急和逆境中勇敢面对,大胆进行科技创新,使得企业一步步稳固,不断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他热心于公益事业,不计个人报酬、不图回报、不图索取、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便利和帮助,是一个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努力实现梦想、追求远大目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