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学习目标1.了解水圈的特点。2.掌握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及影响。3.理解水循环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各种水循环的环节和过程。【微点拨】1.水、水体和水圈。(1)“水”是指“H2O”这一具体物质,它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形式存在。(2)“水体”是水的不同空间存在形式,有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等。(3)“水圈”是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通过水的运动组成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圈层。2.水圈的特点。不规则性——没有固定的形状;连续性——各种水体可以相互转化。3.淡水资源中占淡水比例最高的是冰川,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人类利用的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等,占淡水比例很小。4.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这是因为海陆间循环包括的环节多,涉及的范围广,下垫面条件复杂,使得陆地淡水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所以又被称为“大循环”。1.判断正误。(1)地球上最多的水体是冰川水。()(2)陆地水体的主体是冰川水。()(3)三种水循环类型的主要环节是相同的。()(4)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所以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5)塔里木河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答案解析】(1)×。提示:地球上最多的水体是海洋水。(2)√。提示:陆地水体的主体是冰川水。(3)×。提示:不同的水循环类型包括的环节不同。(4)×。提示:水循环虽然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但是水资源在某一区域是有限的。(5)×。提示:塔里木河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补给,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2.各种水体中,最主要的是()A.海洋水B.大气水C.陆地水D.冰川水【解析】选A。海洋水是最主要的水体,占全球水储量的绝大部分。3.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A.河流水和湖泊水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冰川水和地下水【解析】选B。陆地上人类可利用的淡水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4.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蒸腾作用不参与陆地循环B.南亚夏季风是海陆间水循环的一个环节C.塔里木河不参与水循环D.地表形态与水循环无关【解析】选B。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把植物体内的水分蒸发到大气中参与陆地水循环过程;南亚夏季风可以把海洋水汽带到陆地上空,属于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塔里木河参与陆地水循环;水循环通过降水、径流等环节可以塑造地表形态。5.关于长江中下游水的运动,正确的说法是()A.只参与海陆间循环B.只参与陆地内循环C.只参与海上内循环D.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陆地内循环【解析】选D。长江位于外流区域,夏季风可把太平洋的水汽带到陆地上空,形成降水补给长江,长江水注入太平洋,从而完成海陆间循环;同时,长江水也可直接蒸发到陆地上空,又能在陆地降落,完成陆地内循环。一、河流的补给类型1.河流的补给类型:河流的补给类型多种多样,不同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不同,同一河流不同时间的主要补给形式也不一定相同,但往往以某一种补给形式为主。河流的补给不同,河流的水文特征也不尽相同,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补给类型补给季节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东北地区补给类型补给季节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补给类型补给季节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湖泊水补给全年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水位的相对位置关系②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①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2.河流水与湖泊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1)丰水期:当河流处于丰水期时,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及湖泊水位,河流补给地下水及湖泊水。如下图所示:(2)枯水期:当河流处于枯水期时,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位及湖泊水位,地下水及湖泊水补给河流。如下图所示:【警示】(1)冰川在陆地水体中的功能:储存固态水,输出液态水,以冰川融水单向补给其他水体的功能。(2)并不是所有河段河水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拓展延伸】我国各地流量过程线的分析东北地区特点春季积雪消融,4、5月份出现第一次汛期(春汛);7、8月份夏季风带来降雨,河流又出现第二次汛期(夏汛);冬季气温低,河流封冻,小河流会断流图示华北地区特点降水集中在7、8月份,故汛期为7、8月份或稍晚一些时间;由于冬、春降水少,枯水期出现在12、1、2月份。本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图示南部沿海地区特点5月份因锋面雨,出现第一次汛期;8、9月份多台风雨,出现第二次汛期;本地区处于低纬且临海,降水丰富,所以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水位差较小图示西北内陆地区特点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冰川消融量随气温的增高而增加,故该地区河流7、8月份水量最大;冬季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河流断流;由于冰川融化量有限,加之蒸发强烈和下渗量大,故该地区河流流量一般不超过250m3/s图示【微思考】(1)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请运用“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学?提示:陆地各种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井水是地下水的一种,它与河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说“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是不科学的。(2)河流的两种补给形式,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和季节性积雪融水的补给之间存在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提示:①相同:补给量的大小都和温度有关。②不同:永久性冰雪融水的冰雪全年存在,补给量最大时出现在温度最高的夏季;季节性积雪融水的积雪仅存在于有降雪的冬季和初春,温度较高的夏季无积雪,补给量最大时出现在有积雪且温度较高的初春。【过关题组】(2013·上海地理)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1)~(3)题。(1)(河流水与湖泊水的补给关系)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A.1~2月B.3~4月C.6~7月D.11~12月(2)(河流的补给类型)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A.冰川、地下水B.雨水、地下水C.雨水、海洋水D.海洋水、冰川(3)(湖泊的调蓄作用)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解析】(1)选C,(2)选B,(3)选D。第(1)题,箭头a代表的补给为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可判断多发生在汛期,长江流域一般6月份出现梅雨天气,进入汛期。第(2)题,甲水体与长江水和洞庭湖水都存在双向补给关系,冰川水不能直接补给洞庭湖,而海洋水需要通过雨水来补给河流和湖泊。河湖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时,河湖水补给地下水,反之,地下水补给河湖水。河湖水通过蒸发补给大气水,大气水又以降水的形式补给河湖水,都存在双向补给。第(3)题,思路如下:【互动探究】(1)长江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哪种?提示:雨水补给。(2)湖泊为什么会被称为“天然水库”?提示: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既可以削减洪峰,也可以防止河流干涸,因此有“天然水库”之称。【方法规律】图解法理解湖泊水与河流水的补给关系【变式训练】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湖、出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并且知道河水和湖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洞庭湖位于季风气候区,流域内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湖泊对长江水起到调蓄作用,在河流汛期,河水补给湖水;在枯水期,湖水补给河水。从图中入湖和出湖径流量来看,在①③阶段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说明此时河流进入汛期,河水补给湖水,湖泊起到蓄洪作用。二、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1.水循环的类型: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水量很小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作用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补给陆地水体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人类可以通过合理的活动改变水循环中的一些环节,从而使水循环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人类也可以通过不合理的活动影响水循环,但这些影响将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其不利的后果,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具体如下表所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警示】(1)海陆间循环包括的环节最多,涉及的范围最大;海上内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多;三种水循环类型都包括蒸发和降水环节。(2)在外流区,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在内流区域只发生陆地内循环;海洋同时参与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3)人类活动可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些环节来改变水循环,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拓展延伸】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面及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大气降水到达地面的分配,如修筑水库。(2)过度开发:由于过度开发局部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使地表、地下水储量下降,出现地下漏斗及地上的断流,造成次生盐渍化;也使下游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沿海出现海水入侵。(3)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导致地区性气候向干旱化方向发展,直到形成荒漠。(4)环境污染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循环的蒸发过程。一方面,洋面的油污染导致蒸发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增加,密度增大,也影响到蒸发。(5)使大气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显著增加,改变地球大气系统辐射平衡而引起的气温升高、全球性降水增加、蒸发加大和水循环的加快以及区域水循环变化。【微思考】(1)推动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提示:太阳辐射和水的重力。(2)海陆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为什么?提示:双向。水汽可以从陆地向海洋输送,也可以从海洋向陆地输送,只是从海洋向陆地输送的量较大。【过关题组】(2013·武汉高一检测)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水循环的环节)若图中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图中缺少的主要环节有()A.1个B.2个C.3个D.4个(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A.该区域降水增加B.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C.蒸发量不变D.地下径流增加【解析】(1)选A,(2)选B。第(1)题,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为外流区,形成海陆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海面上的水汽蒸发、水汽输送,陆地上的大气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下渗等环节,图中缺少下渗环节。第(2)题,毁林开荒、植被破坏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蒸腾作用显著减弱,地表径流增加。【互动探究】(1)若要进一步增加该流域的水资源可采取哪些措施?提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修建小型水库等。(2)如果图中有陆地内循环,请写出其组成环节。提示:水汽蒸发、植物蒸腾、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方法规律】数字法记忆水循环的有关知识(1)“三”:水有三态变化,即固态、液态、气态。(2)“三”:三种水循环类型,即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3)“四”:水循环发生在四大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4)“四”:水循环的四大意义,即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促进圈层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③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④塑造着地表形态。(5)“七”: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