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法律基础知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经济法律概论开课单位:法学院授课教师:郭维真适用于非法律专业本科生1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法律的一般理论,重点掌握法律行为、代理、时效等基本法律制度,进而初步把握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法律存在和运作的基本规律。为课程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法律的一般理论:了解和初步掌握法律的特征、法律规范及其结构、法律渊源和法系、法律体系、法律关系等法律学基础概念和知识。法律行为制度:了解法律行为理论。理解并能够运用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无效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等制度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代理制度:理解代理的基本理论和代理权基础。掌握无权代理、表见代理制度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诉讼时效制度:理解诉讼时效的基本理论。掌握并能够实际运用诉讼时效的种类与起算、诉讼时效的中止以及诉讼时效的中断制度。民事诉讼与仲裁制度:理解我国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和仲裁的基本制度。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第一节法律的一般理论法律的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行为规范法律: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3法律规范概念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反映国家意志,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是组成法律的基本单位。特点法律规范具体规定权利和义务以及具体法律后果法律规范规定普遍的行为模式,具有可重复适用性以及适用的普遍性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较强,确定性程度较高4法律规范的种类授权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授权性:规定人们可以为一定行为或者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有权……”“可以……”《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义务性:规定人们必须为或不为某种行为,又分为命令性和禁止性规范《公司法》第三十六条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5法律规范的种类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强行性:规定的义务具有确定的性质,不允许任意变动和伸缩《物权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质权人负有妥善保管质押财产的义务;因保管不善致使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任意性:在法定范围内允许行为人自行确定其权利义务具体内容。允许人们自行选择协商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6法律规范的种类确定性规范、非确定性规范确定性:内容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范来确定其内容《婚姻法》第六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非确定性(委任性、准用性)委任性规范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范。《著作权法》第六条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准用性规范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的具体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规范的相应内容的法律规范。《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四条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7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假定法律规范中所规定的有关适用该法律规范的条件的部分。行为模式法律关于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的规定。分为可为、应为、勿为三种。法律后果法律规范中对遵守或违反规范的行为法律给予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评价。法律后果可分为肯定性后果和否定性后果两种形式。是不是所有的法律部门都有法律后果?8逻辑结构举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挪用公司资金;(二)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三)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四)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五)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六)接受他人与公司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八)违反对公司忠实义务的其他行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前款规定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9逻辑结构举例《合伙企业法》第十五条合伙企业名称中应当标明“普通合伙”字样。《合伙企业法》第五十六条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名称中应当标明“特殊普通合伙”字样。《合伙企业法》第六十二条有限合伙企业名称中应当标明“有限合伙”字样。《合伙企业法》第九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合伙企业未在其名称中标明“普通合伙”、“特殊普通合伙”或者“有限合伙”字样的,由企业登记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10法律渊源和法系法律渊源:法律的形式,指法律的存在或表现种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国际条约或协定11例: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B)。(2004年)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12法律渊源和法系法系:对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或体系的分类标准分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区别•法律渊源不同•法官权限不同•诉讼程序的特点不同13法律效力14效力等级•法律渊源上的效力•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效力范围•对象效力•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法律体系概念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则也要求,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律门类,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所包括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2001年3月9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鹏委员长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划分为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15法律关系概念是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一种意志关系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并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具体的社会关系分类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16法律关系的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自然人:包括本国公民,也包括居住在一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前者包括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企业法人;后者是指不具有法人地位,但可以以自己名义从事法律活动的主体。国家:国际法律关系主体、国内法律关系主体;参加方式17权利能力权利能力是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参加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两种。一般权力能力是所有公民普遍享受,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如人身权利能力等。特殊的权利能力须以一定的法律事实出现为条件才能享有,如参加选举的权利能力须以达到法定年龄为条件。法人的权利能力始于法人依法成立,终于法人被解散或撤销。法人权利能力的内容和范围与法人成立的目的直接相关,并由有关法律和法人组织的章程加以规定。18行为能力行为能力是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1)完全行为能力人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3)无行为能力人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19例:下列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表述中,错误的是(C)。(2009年新制度)A、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十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20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与义务。权利是法律允许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可以作为或不作为,或者要求他人不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并有他人的法律义务作保证的资格。义务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是将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联系在一起的中介,没有法律关系的客体作为中介,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关系。概括地讲主要包括如下几类:(1)物。法律上所说的物包括一切可以成为财产权利对象的自然人物和人造之物。(2)行为。在法律关系客体的意义上,行为指的是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作为或不作为。(3)智力成果。作为客体的智力成果指的是人们在智力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是知识产权所指向的对象。(4)人身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是人格权和身份权的客体。21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法律事实法律关系的变动是指其产生、变更与消灭的过程。法律关系的产生指的是主体之间出现了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的变更指的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或内容中的任何一项发生了变化;法律关系的消灭指的是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完全终止。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按照法律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22事件。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事实,事件的特点是,它的出现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不是由当事人的行为所引发的。(1)人的出生与死亡(2)自然灾害与意外事件(3)时间的经过行为。是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如依法签订合同(2)事实行为。与表达法律效果无关。如侵权行为23【解释1】甲公司和乙公司因订立有效合同(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发生合同关系(法律关系)。【解释2】因甲公司对乙公司的侵权行为(事实行为、法律事实),甲公司应当对乙公司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解释3】因甲死亡(事件、法律事实),其继承人乙继承了房屋的所有权。【相关链接1】诉讼时效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P27)。【相关链接2】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和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P342)。【相关链接3】由于发明创造属于“事实行为”,不属于法律行为,因此,不论从事发明创造的人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只要其完成了发明创造,都可以被界定为发明人(P547)。24第二节法律行为制度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概念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旨在设立、变更或者消灭权利义务的合法行为。特征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意思表示是指行为

1 / 8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