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环境与行为》-第六章 空间环境认知及其应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6.1认知地图理论人之所以能够识别和理解环境,关键在于能在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认知地图是“头脑中的环境”,因此可称之为“心理地图”(mentalmap)、“环境意象”(environmentalimage)。它是人们对环境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贮存、回忆、并对其空间方位和特征属性加以编码的产物。广义而言,认知地图不一定只是一张纸上的图,它更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透过此过程,一个人对他每日生活的空间及其特性、相关位置有所感受、归类、记忆、回想和阐释。广义的认知地图等同于空间认知。狭义而言,认知地图是人们编码和简化空间环境安排方式的一种心理装置,是人对空间环境的一种内部表征。认知地图是一种结构,人们的空间信息将编码在此结构中,或至少解码以后整合在此结构中,此结构相当于它所代表的环境。认知地图是空间表象的一种形式,它强调了图解的性质。认知地图能够表征空间环境中的距离、形状和方向。认知地图主要以视觉信息为主,同时又包含其他感觉信息。认知地图既有直觉性又有形象性,人们通过长年累月的活动和体验,构成并积累了这张大脑中的地图。它包含广泛的信息,如街道景观、建筑造型、树木流水和地物特色等。不同的人对同一环境,由于活动和体验的不同,个性、年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他们的认知地图也不尽相同,但一群人对某一地区会取得一定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环境本身的特性,并对环境设计具有参考价值。6.1.1认知地图概述1)图式认知指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而思维是它的核心。空间认知首先依赖于对环境的知觉,人们通过各种感官捕捉环境特征,通过观察道路、地物、界限和其他环境特征获取某一地方的信息,并想办法弄清楚事物之间的联系。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称为“图式”(schema,schemata)。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固有的图式去解释所面临的新事物,并把新的信息纳入固有的图式之中,皮亚杰称这一过程为“同化”(assimilation)。在同化过程中,已有的图式不断巩固和充实。固有图式既是接受新知识的基础,又可能成为认识新事物的障碍。皮亚杰称建立新图式的过程为“顺应”(accommodation,又译顺化)。同化是图式量的改变,顺应是图式质的改变。人每遇到新事物,总是企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即将新的事物纳入原有图式之中,如获成功,便得到认识上的暂时平衡。反之便做出顺应,调整原有图式或创建新图式去同化新的事物,以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从较低水平的平衡上升到较高水平的平衡。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则形成了人认识活动中的“认识结构”。2)认知地图的方法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识别和理解环境,关键在于是否在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image),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认知地图”或意象图(cognitivemap)。最先对城市居民认知地图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城市规划教授凯文·林奇(KeyinLynch),在他1960年出版的《城市的意象》一书中,详细介绍了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市的市民的认知地图,其理论和方法很快在美国及世界其他地区被推广应用。凯文·林奇早期曾采用两种方法研究市民的认知地图,画地图草图要求市民根据记忆在没有格子的白纸上画出所在城市的地图草图,并在图上标出城市中的独特要素。言语描述通过访谈或文字描述让居民说明城市的环境特征、独特要素或体验。3)公共意象图通过以上方法收集到的市民个人的认知地图,将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百分数表示不同要素在所有个人认知地图中的出现率,并结合相应的图例绘出反映这一统计结果的平面图,便得到公共认知地图,或称“公共意象图”。公共意象图是许多人对同一环境个人认知地图的交集,反映了某一群体对特定环境的共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环境的特征,被试范围越广,环境特征就越有代表性。这类方法容易受绘图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影响,为弥补上述缺陷,其他人在后继的研究中还曾采用展示环境照片、放映幻灯和录像或观看模型等补充方法。6.1.2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凯文·林奇运用了一系列的方法引出人们头脑中有关的城市意象,通过把收集到的这些意象地图(图6—2)与居民回答问题时的大量资料加以分析,发现其中有许多不断重复着的要素、模式,可将这些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path)、边界(edges)、区域(district)、节点(nodes)与标志物(landmarks)1)道路(path)道路包括步行道、大街、公路、铁路、水路等连续而带有方向性的交通通道,是意象中的主导元素,其他环境要素一般沿着道路布置。对多数人来说,路是形成意象之最重要的要素,人们都是在路上移动的过程中观察城市的,他们都是把其他要素围绕其经常经过的道路结构到一起来的。陌生人到一座城市首先是认路,通过在路上的感受形成对这座城市的意象。在大多数城市认知地图中,道路常常占主导地位,主干道往往构成城市环境认知的框架。(1)路的连续性特色路是被想象为一种线性的连续空间,任何路都以其连续性而具有特色。有些道路的功能不仅仅是交通性的,还是有意义的交往空间,目的地反到不那么重要,而购物、交往的功能更显突出。有些近代城市街道空间缺乏连续性与统一性,突出的是沿街一幢幢孤立的、缺乏人的尺度、体量庞大的建筑。19世纪的一些街道更具有人情味,那些街道展示的是街道空间,而不是两旁孤立的一幢幢建筑。(2)路的网络特色道路往往彼此相通,构成或多或少均匀一致的网络,形成城市的主要骨架。2)边界(edge)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它们通常是两个地区的边界,相互起侧面的参照作用。两个面或两个区域的交接线,如河岸、路堑、围墙等不可穿透的边界,以及示意性的象征性的如树篱、台阶、地面质感等可穿透的边界。路径有时也起到边界的作用。道路和边界有时很难区分。边界可以把城市与其邻近地区加以区分,把城区加以围合。它限定了城市的范围。一座城市内的分区与邻里社区的划分,是限定领域的行为。边界与领域性不可分,只要有领域就有边界的存在。城市由自然因素形成的边界,其尺度比由人工构筑成的边界要大得多,特色也更强烈。3)区域(district)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城市中较大的空间范围。环境有某种共同的特征可被识别。有的区域具有明确的可见的边界,有的区域无明确可见的边界,或是逐渐减弱的方式。共同特征在区域内是共性,但相对于这一空间范围之外来说就成为与众不同的特性,从而使观察者易于把这一空间中的要素看作是一个整体。利用格式塔组织原则对要素的空间布局、造型、质感、色彩等特征加以合理组织,都可能形成这种整体感,从而建立起足以引起人们注意的区域的整体同一性。4)节点(node)节点是人们往来行程的集中焦点。节点也可以说是连接点,交通线路中的休息站,道路的交叉或汇聚点,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转换处,也可能只是简单的聚集点,比如街角的集散地或是一个围合的广场。某些集中节点可以成为一个区域的中心和缩影,其影响由此向外辐射,它们因此成为区域的象征,被称为核心。它可以是不同层次空间的焦点,也可能是交通的转换地,是城市中人类活动集中、人群集聚的地点如广场、街道等。许多节点具有连接和集中两种特征,节点与道路和区域往往相互关联(图6—5)。人对某一“环境意象”的建立也往往先以某中心为参考点,把各种要素与这一中心联系起来,找出其中的空间关系,把各种关系编织成网络,形成完整的“意象”。无论如何,在每个意象中几乎都能找到一些节点,它们有时甚至可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特征。行人在这些地点必须集中注意,清楚地感知周围环境,而后做出行动选择。因此,好的节点一般有方向感强的醒目标志。这些标志一般也会成为审美的对象。5)标志(1andmark)具有明显特征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环境中的标志一般会是引人注意的目标和醒目的图形。在没有路径(如沙漠和草原)、路径不明(如山林)或路径混乱(如大城市)的大尺度环境中标志尤其重要——因为无法看到或了解环境全局,只有依靠标志识别环境。例如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中生活的蒙古族牧民,通过堆石(敖包)作为识别环境的标记。按凯文·林奇的说法,标志是“物”而非空间,与“节点”(node)不同,人不能进入其内部。它们是城市空间中的外部参考点。每一标志物均应有其自身在造型上的特点,让人一看就能识别。它帮助人们在城市中定向、定位,一看到这些标志物就大体意识到自己目前处在城市中的什么部位。在城市环境中,高度可见的电视塔、桥梁、纪念碑、雕塑、造型特殊的建筑、牌楼、喷泉等都可能成为引人注目的标志。道路、边界、区域、节点与标志这些元素仅仅是在城市尺度中环境意象的素材,它们只有共同构成图形时才能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形式。上述五方面要素,综合到一起形成人们头脑中的地图(mentalmap),即“城市的意象”。很明显,这些要素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作用交织在一起,如“路”是引向“节点”,连接各个“节点”的。有的街道某一区段本身就是“节点”。“边界”也可能由“路”构成。有“区域”就有“边界”,“区域”是“底色”、“背景”,“节点”与“路”就由此而显现出来。“标志”总是与“节点”、“路”、“边界”结合到一起。不同元素组合之间可能会互相强化,互相呼应,从而提高各自的影响力;也可能相互矛盾,甚至相互破坏。研究表明,意象是一个连续的领域,某个元素发生的一定变化会影响到其他所有的元素。即使是识别一个物体,其所处的环境与其自身形状所起的作用都一样重要。城市肌理是由所有的元素都共同作用而形成的。6.1.3认知地图的特点及功能1)认知地图的特点(1)认知地图是多维信息的综合再现认知地图具有地理地图的特点,但它不只是一张简单的二维平面草图,而是所在城市居民长年累月往返活动、反复体验的积累,远比单纯的知觉与认知丰富。它既包含具体信息,也包含抽象信息,它们共同形成“头脑中城市”的结构。这种结构一旦形成,就带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因此,这类信息还带有认知图式(schemata)的性质。(2)认知地图模糊性和片断性认知地图来源于对环境的感知和体验,带有直觉性和形象性。然而它并非是客观环境的照片或测绘图,更不是精确的复制模型,而是经头脑加工过的记忆的产物。不同部分清晰与模糊的程度,各种错误的性质反映出个人在认知地图方面的具体差异。很多研究说明人们会把日常的实质环境知识转化为相对简单的地理形式。一个椭圆形的铁路体系人们会把它看成是正圆形的体系。两条斜交道路交成的十字路口,人们会把它看成是由两条正交道路交成的。认知地图中场所的某些特征不是强调过分就是强调不够。这说明人们在空间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在编码、储存、解码和整合的时候,存在使环境的某些方面失真的倾向。虽然这种认知图式是不准确的、不完全的和不完美的,但它表明我们描述环境时是有选择的,是以对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方式来处理和组织信息的,其结果是产生了一个有效率的、简化的认知结构,这就是认知地图。(3)认知地图差异性对于同一物质环境,不同个人具有与众不同的认知地图,这主要取决于个人对环境的熟悉程度,这种熟悉程度又取决于多种复杂的因素。①当地居民与新来人员。②活动区域。③性别差异。女性更加关心区域和标志;男性更加关心道路和方向。④年龄差异。⑤人格化地图。人们除受文化、社会背景的影响,也受其价值观、个性的影响,由于个人价值观、兴趣互不相同,对城市中不同要素注意的程度也不相同。例如,一般家庭主妇会多留意杂货店和食品店,儿童注意玩具店、糖果店和游戏场。环境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思维方式也影响个人的认知地图。2)认知地图的功能(1)解决空间问题(2)认知地图是接受新环境信息的基础人适应环境的过程,就是在原有环境认知基础上逐步扩大认知地图范围的过程。(3)交往功能城市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使市民通过共用的符号系统和共同的交往模式联系起来。每一座城市都有大多数人公认的重要元素,这些公认的要素组成了城市的公共意象。环境的公共意象提供了社会交往所必需的公共符号系统,公共意象越清晰的城市,这种公共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