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经典课程构建与实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教材课程体系介绍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育灵童教育研究院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施2春郊游记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末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游越秀山公园春节,我随家人来到了越秀公园……我们来到五羊像前。传说,一天,五个仙人骑着五只羊,带着麦穗来到广州,把麦穗分人们,并教给人们怎样种植。后来,仙人回到天上,留下了五只羊,之后就成了石羊,从此这五只羊便成了广州的标志。我爱越秀公园。32014年9月9日,习近平赴北师大看望师生,翻看全国课程教材时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当中。2013年11月,十八大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一、国学和小学国学经典教育二、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构建三、小学国学经典课程教学实施四、课程辅助资源55一、国学和小学国学经典教育6“国学”意义的嬗变(一)“国学”意义的嬗变1、学术意义上的“国学”国学古代:指国家所设立的教育机构和学校。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周礼·周官·大司乐》)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礼记·学记》)近代:指中国固有学术文化的总体。当代:被赋予新的更多的时代内涵。纪宝成《重估国学的价值》7“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义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就形式而言,国学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就内涵而言,国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就文化的承继性而言,国学是走向新的时代的起点,建设新型文明的资源。”——纪宝成《重估国学的价值》8“国学”意义的嬗变(一)“国学”意义的嬗变2、文化普及意义上的“国学”儿童经典诵读活动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中华诵世纪大讲堂、百家讲坛、国学网众多小学经典:权威性、典范性的著作。元典:经典中的经典。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几千年中华文化沉淀下来的文化著作,最杰出的思想家思考和总结的产物,一种文明的结晶和升华。传统典籍9国学经典特征一:语言美现代文主体部分文言文扇尾10世上的书,有的是根,有的是树干,有的是树枝,有的是叶子。读书就要读根一样的书。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思想河流的源头。读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卷。树大根深,一棵5米的大树,根能扎到10米深,根扩展的范围也比树冠大两倍。思想的根在哪里?国学经典特征二:思想深邃11国学和小学国学经典教育(二)小学国学经典教育1、定义以小学生为对象,以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国学经典为内容,通过诵读、理解和感悟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提升兴趣,增进素养,从而达到弘扬传统文化、健全人格、开发潜能、奠定文化底蕴的目的,为其成人成材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活动。2、内容:国学经典12二、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构建(一)、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发展现状(二)、《小学国学经典课程》总体概览13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发展现状无课程阶段第一阶段单纯的背诵,教学手段单一,效果不理想前课程阶段规范的课程阶段第二阶段增加了课程的因素,缺乏儿童特点,儿童没有兴趣第三阶段抓住儿童课程的核心,结合儿童特点来设计,创造丰富的体验环境无课程阶段前课程阶段前课程阶段规范的课程阶段14无课程阶段第一阶段单纯的背诵,教学手段单一,效果不理想无课程阶段◆无课程阶段没有纳入学校的课时计划学生基本没有教材老师基本没有教学见缝插针进行诵读无课程阶段15前课程阶段第二阶段增加了课程的因素,缺乏儿童特点,儿童没有兴趣前课程阶段◆前课程阶段纳入学校课时计划,每周一节或两节课时教材主要以经典原文为主,表现形式单调教学主要以熟读背诵为主,不深入讲解前课程阶段16小学国学经典课程体系的研发阶段第三阶段抓住儿童课程的核心,结合儿童特点来设计,创造丰富的体验环境规范的课程阶段◆规范的课程阶段《小学国学经典课程》科学系统规范规范的课程阶段规范的课程阶段17小学国学经典课程《小学国学经典课程》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国家985工程项目“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创新研究”子项目“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总课题”编著: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8《小学国学经典课程》总揽课程目标课程特色课程框架样课说明19课程目标第一,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第二,激发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第三,提高学生国学经典的素养。——做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20课程特色◆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开放性21科学性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合理安排教材内容。第一学段:蒙学阶段(低年级)第一册:《弟子规》第二册:《三字经》第三册:《千字文》第四册:《笠翁对韵》(选)第二学段:四书阶段(中年级)第五册:《论语》(选)第六册:《论语》(选)第七册:《大学》(选)、《中庸》(选)第八册:《孟子》(选)第三学段:子、史、集阶段(高年级)第九册:《老子》(选)第十册:《庄子》(选)第十一册:《史记》(选)、《资治通鉴》(选)第十二册:《历代美文选》22科学性版本权威,注释、历史故事、知识准确无误版本:本套教材的文字主要根据《十三经注疏》、《四部丛刊》、《全唐诗》等权威版本精校而成,同时吸收了学术界已有定论的部分校勘成果。注释:本套教材的所有注释全部由国学专家精心校对核实。故事、知识:本套教材当中所讲的全部历史故事、文化知识都有历史文献出处。23系统性◆大文化系统本套教材以传统的儒家和道家为骨干,涵盖了经史子集和蒙学读物,形成了一个大文化系统。◆小文化系统每册教材围绕一部经典来展开,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每一课当中,根据经典原文内容均设置了多个模块,如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诗歌赏读、思考与练习等,这几大模块彼此关联,彼此印证,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课文主体。◆同一模块的系统性同一模块,在不同年级中的延伸同样遵循了系统性的原则。24趣味性◆内容选择在注重典范性和典型性的前提下,所选内容尽力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少年儿童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并能有所体认和感悟。25趣味性◆可读性避免平铺直叙,避免全面罗列,避免套话空话,着重故事,强化情节。静的写成动的,笼统的、含混的写成具体的、明晰的。通过讲故事来介绍文化知识。26开放性◆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多样课外活动27课程框架◆课程内容框架第一学段:蒙学阶段(低年级)第一册:《弟子规》第二册:《三字经》第三册:《千字文》第四册:《笠翁对韵》(选)第二学段:四书阶段(中年级)第五册:《论语》(选)第六册:《论语》(选)第七册:《大学》(选)、《中庸》(选)第八册:《孟子》(选)第三学段:子、史、集阶段(高年级)第九册:《老子》(选)第十册:《庄子》(选)第十一册:《史记》(选)、《资治通鉴》(选)第十二册:《历代美文选》28课程课时框架◆课时计划每学期18课时(每周一课时,其中16个教学课时,2个活动课)小学六年共计:216课时◆单元课时计划每本教材按单元进行编写和教学一、二年级,根据经典原文的自然顺序规划单元三年级以上,根据主题规划单元单元课时尽量平衡29课程教材样课说明每一课,主要以模块进行编写。模块包括:经典原文:具体内容根据正文自然结构划分,或根据主题确定。神奇汉字(汉字家族):讲述有意思的与正文密切相关的字源故事。低中年级以讲个别字的故事为主,高年级以讲“一类”字的故事为主。日积月累(追根溯源):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或知识,丰富知识,开拓视野。诗歌赏读:选取相关的诗词供学生朗读和欣赏,加深对经典原文的理解。思考与练习: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30一年级(上)样课说明《弟子规》(一年级上册)单元规划31一年级(上)样课说明《弟子规》(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语32一年级(上)样课说明33一年级(上)样课说明34一年级(上)样课说明《弟子规》(一年级上册)35课程编委3636三、小学国学经典课程教学实施(一)一堂国学课会有哪些教学环节(二)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37教学环节(一)一堂国学课有哪些教学环节?六个教学环节:①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开门见山、生活情境、背景介绍、兴趣游戏)②课文新授(展示学习内容和解决诵读)③理解感悟(每有会意,不求甚解;有所领悟,有所体会;联系生活)④拓展延伸(古代文化知识、古今中外文章,语文教材课文,思品课文)⑤总结升华⑥复习温故38教学方法(二)、一堂国学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四化”法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国学经典教育目标国学经典教学方法: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育人39教学方法诵读化以朗读、背诵为主,理解为辅原因:传统的成熟的读书方法儿童记忆的发展规律(猪吃食牛吃草)理解的前提40教学方法诵读方法:素读:本色地读、纯粹地读、不求甚解地读。方式:多种形式。范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PK读……“‘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七田真《超右脑照相记忆法》41教学方法诵读方法:悟读:有感悟地读、用心地读、边读边思考。“心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悟读”三境界:①“悟”文义,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②“悟”含义,揣摩、品悟文章的内涵,领悟文章蕴含的哲理。③“悟”今义,领悟国学对自己学习生活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42教学方法情境化源于人们“触景生情”的心理现象,通过情境的模拟和创设,意境的营造和烘托,引领学生身临其境,强化现场意识,将自己的身份主人公化,从而,在意会中领悟,在审美中陶冶,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感受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43教学方法情境化优美的古典音乐气韵生动的国画鲜活有趣的故事具体实在的生活兴趣——情趣——理趣——志趣高山流水44教学方法及限度故事化抓住天性,引入故事,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哲理。润物细无声45教学方法及限度生活化近三十年以来,内地的国学研究一直偏重校勘文献、考据史实、析解名物,几乎少有学者认真做过国学的现代阐释工作,使中国传统思想的微言大义根本无法进入公共话语平台,更不用说指导普通民众的生活与认知了。——台湾知名学者叶匡政生活化教学法:就是国学教育生活化,让学生把学国学与学做人紧密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以致用,躬身实践,使所学的内容化为自己思想和行为准则,从而在社会生活中立身处世。生活化是国学教学中最为生动和有意义的环节。国学无处不在,国学无处不用,这一“致用”的过程使国学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焕发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出国学教育的活力。46四、小学国学经典课程辅助资源47课程辅助资源(一)、《小学国学经典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二)、小学国学经教育师资培训(三)、数字化国学专用教室(四)、《国学经典教学系统》4848(一)、国学经典教育教师教学用书49国学经典教育教师教学用书每一册国学教材都配备了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50教师教学用书模块内容单元说明整体把握、编排意图、一般性问题具体课文教

1 / 7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