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2018-04教学目标面肌痉挛的定义面肌痉挛的临床表现面肌痉挛的术前及术后护理面肌痉挛的出院指导概述一、定义(HEMIFACIALSPASM,HFS)是一种间断发作、无痛、无意识,只累及一侧面部面神经分布区肌肉的痉挛性收缩。≈≈特点:高反应性功能障碍综合症的一种,为第Ⅶ对脑神经支配,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阵发性抽搐,起病由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二、分型原发型:静止状态下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继发型(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面瘫后遗症产生,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概述三、病因1.血管因素:目前已知大约有80%-90%的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RCZ)存在血管压迫所致-------主要原因。2.非血管因素:桥脑小角(CPA)的非血管占位性病变,如肉芽肿、肿瘤和囊肿等因素亦可产生面肌痉挛。症状面肌痉挛即面部一侧抽搐,精神越紧张、激动痉挛越严重。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不易引起重视,过一段时间病灶形成,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临床表现中年多见,初发者多为一侧眼轮匝肌不由自主抽搐、阵发性,病情进展,波及同侧面部其他肌肉,口角抽搐最为显著,严重者累及同侧颈阔肌。常因紧张、劳累、面部过度运动使抽搐加剧,但不能自己控制抽搐发作,睡眠后症状消失。多为单侧发病,部分患者伴有面部疼痛或头晕、耳鸣,长期面肌痉挛可出现同侧面肌肌力减弱,晚期可伴有同侧面瘫。痉挛强度分级0级:无痉挛;1级: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增多或面肌轻度颤动;2级:眼睑、面肌自发轻微颤动,无功能障碍;3级: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4级:严重痉挛和功能障碍辅助检查1.头颅CT、MRI2.病变侧面肌肌电图检查治疗1.药物治疗:各种抗癫痫、镇静、安定剂等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地西泮等,对少数患者可减轻症状,同时配合维生素B1、B12肌内注射效果更好。2.手术治疗: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主要和首选方法,属面神经非损伤性手术,最大优势是既能解除面肌痉挛,又不造成面神经功能障碍。3.肉毒素注射:在短期内可收到一定效果,但维持时间较短,为12—18周,要多次注射维持疗效,每年需注射4次,其并发症是眼睑下垂、面瘫和复视。主要护理问题一、自我形象紊乱与面肌痉挛有关护理目标:患者能够主动应对自我形象的变化,改善或恢复自我形象。二、焦虑与担心手术、疾病的预后有关护理目标:患者的焦虑程度减轻,情绪稳定三、知识缺乏:缺乏与面肌痉挛及血管减压术相关知识护理目标:患者掌握与疾病及预后的相关知识术前护理一、心理护理:长期不自主的面容常影响人际交往,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心理压力。护士应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详细解释手术目的、方法及术后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心理疑虑,增强信心,正确认识和接受手术。二、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术前8小时禁食、水,术前洗澡,备皮,术前1天做抗生素皮试,术晨遵医嘱术中带药术后护理一、全麻后护理常规: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反射,特别注意呼吸、血压的变化,警惕颅内高压的发生二、伤口观察及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术后第7天伤口拆线换药三、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颅内高压的发生,遵医嘱给予脱水剂或激素,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应用PCA泵阵痛治疗,做好疼痛程度自我评估刻度表四、各种管路护理:做好尿管护理,拔尿管后关注排尿情况五、体位:术后床头抬高,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脑水肿六、饮食时间饮食内容术后4~6小时禁食术后6~10小时流质饮食术后第2天半流质饮食或软食术后第3天普食常见并发症伤口感染:使用抗生素药物,监测体温变化脑脊液漏:绝对卧床休息,按无菌伤口处理,保持鼻部清洁听力下降或丧失: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避免噪声刺激周围性面瘫:氯霉素眼药水滴眼,红霉素眼药膏保护眼部出院宣教项目内容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改变生活习惯切勿抽烟、喝酒、剔牙改变咀嚼习惯,避免单侧咀嚼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复查术后定期门诊随访术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半年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至少复查2年出院宣教项目内容饮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多吃新鲜水果,预防便秘忌食刺激性食物、忌烟酒、浓茶、咖啡、无鳞鱼活动不要过于劳累服药遵医嘱定时服用卡马西平等药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