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第九章劳动力市场歧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节歧视的概念和类型第二节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第三节消除歧视的对策第九章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决定因素应当是那些影响边际劳动生产率的所有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的因素。但是,如果与劳动生产率无关的因素在劳动力市场取得了某种价值,歧视就产生了。这章主要以性别因素引起的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为中心,讨论歧视问题。第一节歧视的概念和类型•一歧视的概念•1歧视的含义:是一个带有明显贬义的词汇,它意味着对待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某个团体不仅是不公正的,而且也是不公平的。•2劳动力市场歧视:指那些具有相同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并最终表现出相同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由于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引起的在就业、职业选择、晋升、工资水平、接受培训等方面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二歧视的类型•1工资收入歧视•2就业歧视•3职业歧视•4人力资本投资歧视•前三种歧视叫后市场歧视,或称当前市场歧视和直接市场歧视。这三种都是在人们进入劳动力时常以后遇到的歧视。最后一种是称为前市场歧视,或过去市场歧视或间接市场歧视,因为是在人们求职之前。第二节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一个人偏见歧视理论•这种理论把歧视看成是歧视者的一种偏好或“爱好”,它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作了一个类推。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可根据比较利益原则进行自由贸易,获得最大的国民产出。而事实上,许多国家会利用关税、配额和其他手段阻碍自由贸易。显然,这些国家不愿意进口某些产品,情愿牺牲经济效率在国内生产。看来人们偏好或嗜好国产商品,即使必须付出国民收入递减的代价也要满足这一偏好。同样,社会上也有一种偏好,情愿放弃生产效率,即最大产出和利润,也要满足这种偏好。美国单种族歧视一项的代价或机会成本就大约占国民产出的4%。这一理论首先研究了个人偏好对大多数工人与少数民族工人的就业歧视和收入的模型。这种偏见来源于雇主、工人和消费者三个方面。•1雇主的个人偏见•根据该理论,雇主是有歧视偏好的,他为了达到与一部分人保持距离的目的而宁愿支付费用或放弃某种收入。•现在假定女性和男性工人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非歧视雇主把他们看作是完全可替代的,在工资水平一致的情况下会随机雇佣他们。但是,如果一个雇主对女性有偏见,情况就变化了。根据理论,有偏见的雇主具有歧视的偏好,好象女性会给他带来主观或心理上的代价。•这种心理代价如果可以计量的话,用货币d表示。如果没有歧视雇佣一个男性的代价工资水平w1,但对于有歧视的雇主来说,雇佣一个女性的成本是应该是工资水平w2+d,当每个工人的总成本在歧视雇主看来相同时,即当w女=w2+d时,该歧视雇主才愿意雇佣女性,也就是说,只有当女性的工资(雇主愿意支付)w2=w女-d。即当女性工资低于男性在生产率一致时雇主才愿意雇佣女性。•短期看,歧视与利润最大化原则相悖的。•长期看,由于不同企业获利数量不同,这个行业中的企业结构也可能随时间而变化。那些歧视偏好弱、利润大的企业将向外扩张,而另一些企业将进入这个行业生产。利润少,歧视偏好强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小,由于成本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可能从这个行业排挤出去。•然而,人们对于该理论有许多质疑。事实上,通过市场机制自动消除歧视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市场机制并不能彻底消除雇主的偏见。•2雇员的偏见•3消费者歧视•消费者歧视意味着顾客要支付比不歧视的条件下更多的成本,但他们却获得了可以自由享受歧视的效用。只要他们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也愿意这样做,他们就可以尽情享受这种歧视给他们带来的“满足”。这与雇主的歧视不同,它只与效用有关而与利润无关。二垄断歧视理论•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现象与劳动力市场运行有关。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而歧视正是个别企业垄断造成的。歧视的动机往往不是偏见,而是货币收益,这是因为独家垄断企业不会是劳动力市场上被动的工资接受者,他们有能力决定市场上的工资水平,这种市场运行的力量使制定具有歧视性工资成为可能,歧视行为能增加歧视者的收入。在垄断市场结构中,某些劳动者,例如年龄偏大的劳动者、女性劳动者,因缺少可供选择的雇主,只能接受带有歧视的工资,从而使企业获得歧视利润。•该理论在分析了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垄断所以产生歧视现象之后,提出了如下观点:•1男性工资水平将高于不存在歧视情况下的一般工资水平。•2女性劳动者工资水平比男性劳动者工人和没有歧视时的一般工资水平都低。•3企业的利润在歧视情况下必然增加。•4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若其他竞争对手实施歧视性用人政策而某些企业不这样做,将因其较高的相对人力成本而处于不利地位。•5市场竞争将导致歧视减弱的说法理由不充分,有必要采取公共政策措施对付歧视现象•这理论的关键论点是,某些劳动力,如女性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小于男性劳动力的供给弹性,这是由于女性工资歧视的原因导致的。女性劳动力供给弹性小的原因是:某些妇女比男性在地域和职业方面流动更少。由于非工作角色和非工作价值观,导致妻子因丈夫在某地工作,而无法到其他地方寻找工作。另外,与工会化有关,美国男性加入工会的高于女性7%三就业隔离或排挤理论•性别把劳动力划分为非竞争性集团,形成和维持了某种性别垄断的职业或职位范围。如,矿工被男性垄断,护士被女性垄断。在性别垄断下,实际上较好的职业或职位被男性所垄断,从而女性劳动者受到歧视。•因此有人根据劳动力市场上妇女和黑人受歧视现象,提出了根据简单的供求概念,分析将妇女和黑人限制在十分有限的就业范围内的后果的理论。•实际上女性劳动力被限制在有限的职业范围,她们的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从而使得工资低。这种就业隔离的后果显然是男性以牺牲女性劳动力的收益为代价而获得较高的工资水平。•该理论认为,如果社会通过立法或其他方式改变人们的行为,人为地拆除职业壁垒,这种歧视现象就必然会消失,高工资水平会吸引女性向高工资的职业区域流动。如果这种转移代价较小的话会更加如此。劳动力在职业市场自由流动,最终达到均衡状态,显然,均衡状态下较之以前对于女性劳动者是有利的,而对于男性劳动力则不利,因为平均工资水平上升了,等于他们的工资水平下降了。四双重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通常,劳动力市场被划分为两个不可竞争性类型:高级和初级劳动力市场。在高级劳动力市场,工作所对应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职业稳定、工作环境好、有进一步发展机会;初级市场往往工资水平低、不稳定、工作条件差、技术水平低和很少的职业发展机会。劳动者想从低级向高级市场流动很难的。该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大部分妇女和农村转移来的劳动力大都在初级劳动力市场就业,近而导致了一种长期延续下来的对他们的歧视。这种歧视的态度会进一步导致妇女和农村进城的劳动力在初级劳动力市场上更加频繁地进出劳动力市场,加大工作经历的不稳定性。五统计性歧视理论•所谓统计性歧视,是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看成是每一个个体的具有特征,并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佣标准而产生的歧视。可见这种歧视的原因是由于统计方法不科学,或者是信息不完全造成的。•通常,雇主希望雇佣单位工资生产率最高的员工。实际上,雇主在有限的招聘时间内无法完全掌握信息,只能利用员工个人的一些与生产率有关的特征判断,这些有很主观的信息和判断的失误。他们会利用求职者的性别、年龄、种族、背景等刻板印象来决定雇佣谁。因此这种利用求职者性别、种族、年龄、等因素来判断其劳动生产率以及劳动能力决定雇佣取舍就是统计性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因统计性歧视错误甄选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一些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上受到歧视的现象,同时导致妇女不愿意退出劳动力市场去抚育子女,并在工作中努力创造与男性相同的绩效。若雇主用性别作为劳动力筛选的指标,犯错误的代价很高。他们会拒绝很多能够长期为企业工作的女性申请者,而接受也许绩效不如女性的男性求职者。可见,群体中个体差别越大,利用群体资料作为甄选手段的代价越高。六搜寻成本歧视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不是所有雇主都有歧视偏好或具有歧视行为。而正在寻找工作的妇女或其他受到歧视的劳动力也并不知道哪一位雇主会接受他们或拒绝他们,即他们没有能力掌握劳动力市场的全部信息。这样,他们可能会为了获得与未受到歧视的劳动者同等的工作机会,不得不进行更长时间和更为艰苦的搜寻。这就是说,只要遇到有歧视行为的雇主,他们几不得不增加求职的成本。第三节消除歧视的对策•一香港特别行政区消除歧视的对策•有一系列的措施,并有相应的法定机构监督执行,该机构被称为平等机会委员会。具体法则执行反歧视条例。主要有以下内容。•1教育及推广•2法例及指引•3研究•4调查及调解•二美国消除歧视的对策•从肯尼迪开始,美国政府就制定了旨在同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作斗争的一系列法规。•1962年通过了《民权法》在雇佣,解雇等方面不能有性别、种族、宗教等歧视。•1963年制定了《平等工资法》,对于收入方面的歧视进行了法律规定。•三日本消除歧视的对策•日本为了消除男女雇佣机会的差别,在雇佣条件、员工安置和晋升机会等方面也立法执行《男女雇佣机会平等法》,禁止在教育培训、福利卫生、退休和解雇等上的差别。1986年实施。•关于就业机会与劳动待遇均等;•关于女性员工劳动保护规定;•有条件地放宽与产假相关的待遇。本章小结:•劳动力市场的歧视,是指那些具有相同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并最终表现出相同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由于非经济的个人特征引起的在就业、职业选择、晋升、工资水平、接受培训等方面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通常被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工资收入歧视、就业歧视、职业歧视、人力资本歧视。到目前,还没有一种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个人偏见歧视理论、垄断歧视理论、统计性歧视理论和搜寻成本歧视理论。目前许多国家都有相应的消除歧视的对策,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法律的规定,与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作斗争。•本章重点: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本章难点:消除歧视的对策•参考资料:《劳动经济学》人大出版社,•《劳动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现代劳动经济学》厦门大学出版社等。•思考题:•1什么是劳动力市场歧视?•2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有那些类型?•3歧视理论分析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