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5-1燃烧过程5-2燃油喷射与雾化5-3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室5-4燃烧过程的影响因素5-1燃烧过程5.1.1正常燃烧过程以展开示功图研究燃烧过程。压缩线无燃烧膨胀线喷油着火最高压力最高温度压缩线无燃烧膨胀线喷油着火最高压力最高温度着火延迟期快速燃烧期缓燃期后燃期喷油提前角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1柴油机燃烧过程柴油机燃烧分为正常燃烧与非正常燃烧。正常燃烧是指发动机正常工作的燃烧,是相对于不正常燃烧而言的。柴油机正常燃烧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着火延迟期(1—2)即Ⅰ阶段。(2)快速燃烧期(2—3)即Ⅱ阶段。(3)缓燃期(3—4)即Ⅲ阶段。(4)后燃期(4—)即Ⅳ阶段。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多了一个缓燃期。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1柴油机燃烧过程着火延迟期(Ⅰ阶段)从喷油开始到压力线脱离压缩线所占用的曲轴转角。快速燃烧期(Ⅱ阶段)从压力线脱离压缩线到出现最高燃烧压力所占用的曲轴转角。缓燃期(Ⅲ阶段)从最高燃烧压力到出现最高燃烧温度所占用的曲轴转角。后燃期(Ⅳ阶段)最高燃烧温度出现以后的燃烧。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1柴油机燃烧过程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1柴油机燃烧过程最高温度最高压力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1柴油机燃烧过程1.正常燃烧过程的评价A、特点:过程复杂,有物理准备—形成混合气,有化学准备—氧化反应速度逐渐加快;缸内压力无明显升高。B、评价指标着火延迟期长度Dj12=j2-j1(1)着火延迟期着火延迟期喷油提前角C、影响因素:十六烷值十六烷值高,着火延迟期短。点火时的缸内气体状态气体温度和压力越高,着火延迟期越短。喷油提前角从喷油到上止点间的曲轴转角。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1柴油机燃烧过程1.正常燃烧过程的评价A、特点:预混燃烧、多点燃烧;同时又形成混合气;缸内压力急剧升高。B、评价指标最高燃烧压力(最高爆发压力)pZ以及出现时刻j3。希望j3在上止点后15~20°曲轴转角之内。平均压力升高率表示压力升高的急剧程度。(2)速燃期232jjjDDpppz速燃期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1柴油机燃烧过程1.正常燃烧过程的评价(2)速燃期速燃期C、燃烧过程燃烧为预混燃烧,开始是着火延迟期形成的非均质混合气中多点燃烧,后来燃烧的是喷束扩散形成的混合气,转入扩散燃烧。因为是多点燃烧,故燃烧速度快,压力升高率大,工作粗暴,振动强,噪声高。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1柴油机燃烧过程1.正常燃烧过程的评价A、特点:扩散燃烧;可能有边喷射、边形成混合气、边燃烧;缸内压力下降慢。B、评价指标最高燃烧温度TZ缓燃期延续时间Dj34=j4j3希望尽量缩短C、燃烧过程比较粗大的油滴独立燃烧,气流运动对完善过程作用极大。如燃烧不好,出现碳烟排放。(3)缓燃期缓燃期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1柴油机燃烧过程1.正常燃烧过程的评价特点:燃烧速度慢,燃烧放热因活塞下行不能利用,反而使排气温度升高。后燃虽不能绝对消除,但通过完善燃烧过程,可尽量减少。(4)后燃期后燃期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1柴油机燃烧过程2.柴油机燃烧过程组织的困难(1)节能与排放的矛盾原因:节能要求燃烧完全,使燃烧温度高,虽然CO、HC和碳烟排放少,但NOX排放多。(2)碳烟与氮氧化物排放的矛盾原因:消除碳烟要燃烧完全,使燃烧温度高,氮氧化物排放多。而对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有利的措施,又可能导致碳烟;反之亦然。(3)节能与工作柔和要求的矛盾原因:工作柔和要求前期少喷油,会造成后燃严重,经济性和动力性差;如燃烧完全,前期喷油多,则压力升高快,工作粗暴。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1柴油机燃烧过程5.1.2柴油机的不正常燃烧过程正常燃烧过程要求燃油定时、定量并且稳定喷入气缸;燃油形成混合气的数量与燃烧要求配合。不正常燃烧喷射时刻过迟、过早;喷射不稳定:数量变化或断续喷射;燃油形成混合气的数量与燃烧要求不配合。习惯上统称为不正常喷射。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过程5.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5.2.1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燃油系统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1、燃油系统(1)燃油系统的作用将燃料定时、定量地喷入气缸,并形成符合燃烧要求的混合气。(2)喷油泵的作用将燃料定时、定量地输送给喷油嘴,并保证稳定的喷射压力。(3)喷油嘴的作用将燃料喷射到气缸,并达到一定的雾化质量。2、喷油嘴的类型(1)喷油嘴的类型孔式轴针式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孔式轴针式2、喷油嘴的类型(1)喷油嘴的类型(2)喷油嘴开启特性孔式轴针式孔式喷油器用于直喷式燃烧室,孔数多而小,开启特性快;轴针式喷油器用于分隔式燃烧室,有自洁作用,仅有1~2个孔,孔径较大,开启特性先慢后快。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3、喷油泵的速度特性及其校正喷油泵的速度特性油门位置不变,供油量随喷油泵转速变化的关系。供油量调整方法:通过转动柱塞套筒孔与柱塞油槽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柱塞压油时完全封闭的容积改变,从而调整循环供油量。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3、喷油泵的速度特性及其校正柱塞式喷油泵的固有特性:由于节流作用,回油量随转速增加而减少,转速增加,循环供油量增加。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3、喷油泵的速度特性及其校正这种特性不符合发动机工作的要求。(1)可能出现“飞车”;(2)转速下降,循环供油量减少,不能爬坡;(3)与气缸进气量不配合。因此喷油泵的速度特性必须校正。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3、喷油泵的速度特性及其校正正校正:为使柴油机满足汽车的扭矩要求,应使供油量随转速下降而增加。(1)出油阀校正:可变减压容积和可变减压作用;(2)调速器校正。负校正:为防止柴油机在低速大负荷时冒烟,应使低速时供油量随转速下降而减少。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4、喷油过程(1)喷油延迟阶段供油提前角j供喷油提前角j喷喷油泵出油(出油阀升起)到喷油嘴喷油(针阀升起)Dj=j喷—j供(2)主喷射阶段喷油嘴喷油到喷油泵停止出油(出油阀关闭),高压油管压力急剧下降(3)停止喷油阶段喷油泵停止出油到喷油嘴停止喷油(针阀关闭)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5、喷油规律(1)供油规律:供油速率。单位时间喷油泵供油量与喷油泵凸轮转角(时间)的关系(2)喷油规律:喷油速率。单位时间喷油器喷油量与喷油泵凸轮转角(时间)的关系差异在于:A、燃油可压缩性B、油管弹性变形C、压力波传递反射(3)理想喷油规律:“先少后多、先慢后快”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5.2.2柴油机的不正常喷射(1)二次喷射:针阀打开二次。针阀落座后,由于压力波动致使针阀再次打开。后喷的燃油油压低,雾化不良,积碳增多;容易出现喷孔堵塞;后燃严重,经济性下降;排温高、冒黑烟。(2)断续喷射(多次喷射):针阀振荡,多次开闭。循环喷油量恰好引起压力波动,并与喷油嘴固有频率发生谐振。喷油时间正常,但喷油压力低,雾化不良;针阀运动次数多,易磨损;动力性、经济性下降;排气容易冒黑烟。(3)隔次喷射:低速、尤其是怠速时,油量少,油压不足,压不开针阀;下一循环时油压凑足,压开针阀喷射。怠速运转不稳定。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5.2.3喷束特性与燃油雾化1、油束特性参数:宏观参数(1)油束锥角b反映油束的紧密程度。孔式喷嘴的b大,油束松散,颗粒细小;轴针式喷嘴的b小,油束紧缩,颗粒较粗大。(2)射程L反映油束的穿透能力。(3)油束最大宽度B反映油束的分布特性。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5.2.3喷束特性与燃油雾化1、油束特性参数:微观参数(4)平均直径反映油滴的细小程度。油束越松散,颗粒越细小。(5)均匀度反映油滴的一致性。宏观参数的影响因素有:A.喷射压力B.喷油嘴长度直径比C.空气燃油密度比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5.2.3喷束特性与燃油雾化2、雾化质量:燃油的雾化质量主要由平均直径决定。油滴的平均直径越小,则蒸发速度越快,越容易和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故雾化质量越好。平均直径的影响因素有:A.喷射压力;B.喷油嘴喷孔直径;C.油束流速;D.空气压力与密度;E.燃油粘度燃油喷射雾化是混合气形成的准备工作。柴油机燃烧室结构不同,对雾化质量的要求不同。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5.2.4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特点1、混合气形成方式根据混合气形成原理即对雾化质量的要求,柴油机混合气有两种基本形成方式。空间雾化混合利用燃油与空气的相对运动形成混合气。雾化质量越高,混合气形成越快,混合越均匀。空间雾化形成的混合气,包括完全气相和极其细小油滴。油膜蒸发混合利用燃烧室壁面高温使其表面的燃油油膜蒸发形成混合气。燃烧室壁温越高,混合气形成越快。油膜蒸发形成的混合气是完全气相的。在实际柴油机中,混合气形成兼有两种方式,不能截然区分开,只是何种方式为主。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5.2.4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特点2、混合气形成特点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在气缸中进行。这是因为柴油蒸发性差,需要利用气缸内压缩高温的缘故。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特点是:混合气形成时间短;混合气不均匀;空气过量;多数情况下,需要组织空气运动。3、混合气形成过程空间雾化混合雾化→蒸发→扩散混合油膜蒸发混合蒸发→扩散混合因此,油膜蒸发混合必须组织空气运动。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5.2.4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特点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5.2.5对燃油系统的要求1、不能有不正常喷射;2、尽量接近按理想喷油规律工作;3、根据发动机工况,可以调节循环供油量;4、各气缸循环供油量均匀;5、根据燃烧室特点控制油束特性。两种混合方式的特点工作柔和工作粗暴滞燃期形成的可燃混合气数量少滞燃期形成的可燃混合气数量多混合气是气相混合气混合气是气液两相混合气燃料在壁面上形成油膜燃料在空气中是细小油滴大部分燃料涂布到壁面上大部分燃料喷射雾化油膜蒸发混合空间雾化混合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典型柴油机燃烧室5.3典型柴油机燃烧室5.3.1柴油机燃烧室的分类及要求1、总体目标(1)经济性好;(2)排放性能好;(3)动力性满足需要;2、技术要求(1)结构紧凑,面容比小;(2)充气效率高;(3)组织适当气流运动;(4)燃油油束、气体运动与燃烧室三者要配合。3、分类(两种类型)直接喷射式统一(室)式开式半开式球型油膜间接喷射式分隔(室)式涡流室式预燃室式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3典型柴油机燃烧室5.3.2直喷式燃烧室1、开式燃烧室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3典型柴油机燃烧室5.3.2直喷式燃烧室1、开式燃烧室整个燃烧室是由气缸盖底平面、活塞顶面及气缸壁所形成的统一容积。燃油直接喷人气缸,混合气形成是空间雾化混合。燃烧室中一般不组织空气涡流运动,依靠油束的扩展与空气混合。浅盆形燃烧室的最大优点是经济性好,容易起动。对转速和燃料较敏感,因为喷雾质量随转速和燃油粘度而变。大型柴油机采用浅盆形燃烧室。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5.3典型柴油机燃烧室5.3.2直喷式燃烧室2、半开式燃烧室对车用小型高速柴油机,由于转速高(可达5000r/min),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的时间极短,采用空间雾化混合时,不能只依赖油束的雾化,还要组织进气涡流。半开式燃烧室将活塞顶上的凹坑加深,凹坑口径缩小,燃烧室基本上集中在活塞顶部。混合气形成既利用一定的喷雾质量,同时组织进气涡流及形成挤流促进混合气形成和燃烧。半开式燃烧室对燃油系统的要求不很高。由于利用进气涡流,提高了空气利用率,过量空气系数为1.3~1.5,并保持燃油消耗率低和起动容易的优点。第五章柴油机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