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叙事结构的线性与非线性广播电视编导培训私人教练:18813089419注意:工作时间只接收短信,切勿来电《电影大辞典》将叙事结构定义为“对人物、动作和情节线索的全面性组合和安排”。一般最为传统的叙事结构是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这四部分组成,其严格按照现实的时间向度来组织安排,这类传统的叙事被看作是线性叙事。从叙事结构的角度可以将电影结构分为最基本的线性、非线性以及反线性叙事。这是电影叙事中最为基本的三个结构性原则一、线性叙事“所谓完整,指事有头,有身,有尾。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的发生者;所有‘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可然律上承某事发生,但是他不引起后事的发生;‘身’即上承某事,也下启某事发生”。亚里士多德强调了经典叙事学的两大核心理念。即内在结构的因果逻辑和外在结构的线性形式。问题一:如果叙事不是一条线,而是两条线呢?即双线索或多线叙事,这属不属于线性叙事?问题二:如果叙事当中包含有倒叙,这算不算线性叙事?再进一步,如果包含插叙和闪回呢?闪回本质上是非理性的,非逻辑的叙述手段。其突兀和心理化是非线性叙事的重要特征。线性叙事是一种经典叙事手段,它注重故事的完整性,时空的统一性,情节的因果性和,叙事的连贯性,观众易于接受。倒叙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线性叙事。如果为了情节的张力而仅仅采取多线推进也可视为线性叙事。线性单线:即单一顺时不间断的叙事。如《12怒汉》、《教父1》、《肖申克的救赎》线性复线: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当中早已有之——“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电影方面则有双线索的《教父2》二、非线性叙事电影史上的非线性叙事最早可追溯到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比时代先进一步是天才比时代先进三步则成了悲壮非线性叙事的主要特征?“非现实的心理结构”代替“现实性的事理结构”“偶然性”代替“因果性”“开放结局”代替“闭合结局”“时空混乱”代替“时空统一”“情节破碎”代替“情节连贯非线性的叙事主要出发点在于人物的心理,而非现实的事理非线性单线:含断裂、省略、闪回、闪前的单一线索不完整叙事。非线性复线结构模式1.戏中戏也被形象地称为“中国套盒”或“俄罗斯套娃”。即拍了一个关于拍电影的故事。如洪尚秀《玉熙的电影》、卡洛尔·赖兹《法国中尉的女人》2.双时空即通过回忆或运用某种非现实性手段使以前之事和当下之事互相交织,前后对比。如《广岛之恋》(1959),科波拉《教父2》,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秘密》3.平行时空让故事的主人公通过梦境、幻想、平行时空等非现实因素同时存在于另一时空,与当前的现实世界进行对比,主要打破了空间的单一性,展示了世界另一种可能。如《滑动门》《罗拉快跑》《盲打误撞》《吸烟/不吸烟》。4.主题—并置前三者故事之间都有明显的联系,观众易于接受。而运用主题—并置的叙事,几个故事互不相关,仅仅通过暗含的主题相连接。观众需集中注意力看完才能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共同的主题思想。比如《党同伐异》、《云图》5.对话式复调关于同一事件的不同说法,从多侧面进行论述,多重内聚焦型视角。作者不再是全知全能型的上帝,而是与主人公有同样地位。人物之间充满对话,一点点拼凑出真相,需要观众自己判断。如《公民凯恩》《罗生门》6.对位式复调是第四点和第五点的产下的究极进化体,采取多视角立体式叙事,故事之间互有关联,但是关系很隐秘,一般观众会为复杂的人物关系所迷惑。如《低俗小说》《撞车》《疯狂的赛车》《暴雨将至》。这类影片已经在叙事上走得太远,它们自身具备了一种更为深刻的意蕴。一般单个的分类和理论已经不能简单概括它们了。如《低俗小说》也可用非线性网状式结构来概括其某个特征。三、反线性叙事多为散文化电影、诗化电影、实验电影等艺术电影所采用。这些电影都共同呈现出一个特征,即他们并不推崇叙事,有意淡化叙事,淡化情节,淡化人物关系。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情绪。反线性叙事就是去故事,去情节,去叙事,去结构,甚至去角色。而非线性叙事尽管叙事的手法改变了,但叙事的本性并没有变,相反因为其悬念的堆积,偶然性的碰撞,叙述视角的增多,其叙事元素反而得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