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复习(高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什么是“区域”?人教版必修3目录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3.2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什么是区域?区域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地理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系)特征♠土壤特征(农业)工业、农业、商业、城市、交通、文化、宗教、人口……如何分析?①经纬度位置:可以确定一个具体地点,也可以确定一个区域范围,主要分析南、北所跨的纬度,东、西所跨的经度。②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③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④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运输网中线(如铁路、公路、航道)、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的分布进行分析。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相对位置)①主要地形类型与名称: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也可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及地形剖面图来判断。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表起伏状况、地形分布和特殊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等方面来描述。③地势特征:主要从地表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描述。常用的描述语言:一是某方向高,另一方向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2)地形(地势)特征自然地理特征从气候类型、降水、气温、光照等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气象灾害等方面分析。(3)气候特点(光、热、水)自然地理特征①水系特征:主要指河流的长度、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落差或峡谷分布、流域面积等。②水文特征:主要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等。③开发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开发条件评价)(4)河流特征自然地理特征(1)农业社会经济特征主要从区位条件及评价、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水热)、耕地类型(水、旱)、地域结构类型等方面分析,注意生产结构的调整及其带来的影响。(2)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地、工厂、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主要从交通运输线、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以及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3)城市社会经济特征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4)交通上述内容只是区域特征分析和比较的一般思路,并不是每个区域特征的分析和比较都要考虑上述所有因素,而是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抓住重点因素进行分析。注意!2.作用:培养学生全面梳理问题、归纳问题能力1.地位:统领全册书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特征)与区域发展在整册书中的地位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差异(绝对、相对)气候条件差异(类型、特征)植被条件差异(类型、覆盖率)土地条件差异(土壤、地形、人均耕地)水文差异(冰期,含沙量,汛期,流量)矿产资源条件差异两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30°N,120°E东南沿海中部43°N~48°N,122°E~127°E东北地区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温带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较强,水热条件不如长三角水稻土,平坦破碎、人均面积少黑土,平坦开阔、人均面积多矿产资源贫乏矿产资源丰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无冰期,含沙量较小,汛期长,流量大有冰期,含沙量小,汛期较短,流量较小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耕地类型成熟制度主要粮食作物主要油料作物其他农业部门1、对农业的影响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工业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轻工业重工业著名的重化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建筑业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正南正北方位观墙体厚薄屋顶坡度房檐宽度房屋进深房屋高度建筑成本楼间距3、对第三产业的影响部门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交通商业文化陆运便利,沿海航线的中枢陆运为主更发达较发达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原因——地理环境差异农业工业交通建筑商业文化气候条件差异土地条件差异矿产资源条件差异气候条件的差异地理位置的差异综合因素综合因素区域分析方法之一:——不同区域相同时间段的比较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腹地,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较小较弱薄弱受南岭阻隔,腹地范围小大强雄厚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人才队伍科技实力产业基础经济腹地——同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区域分析方法之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不同发展阶段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在全国地位河流土壤劳动力农业社会早期限制发展限制发展低下中期促进发展不再限制较快发展后期促进发展促进发展促进发展人口南迁全国粮、棉、桑蚕基地工业社会限制农业发展限制农业发展限制农业发展农业地位下降;全国工商业基地遥感(RS)•RS,主要是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目标物→传感器(最重要)→遥感地面系统→成果•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全球定位系统(GPS)•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区域的发展”学习的一般思路第一步:区域面临的问题第二步:区域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步:区域问题产生的危害第四步:区域问题综合整治的措施“区域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纳荒漠化的因素自然因素:–(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3)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动力因素)–(4)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人为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例: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根本原因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口数量)b.人类的活动不当(人口素质)具体原因:人为因素所占比例主要分布地区过度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水资源利用不当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例: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具体原因: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农作侵入牧区。根本原因:例:前苏联垦荒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具体原因:“剃光头”式开荒及不恰当的耕作方法根本原因:不合理的开垦方式(人口素质)亚马孙雨林被毁的人为原因具体原因:如图2.25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亚马孙雨林被毁的原因美国田纳西河19世纪后期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始对其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根本原因:具体原因:例:我国东北地区20世纪以来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具体原因:乱砍乱伐、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根本原因:人口激增、高强度开发。区域问题产生原因小结:根本原因: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低具体原因:结合当地的人类活动方式(能体现区域特点的、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自主分析: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一般思路——“措施”针对“问题”区域问题综合整治的措施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的整治措施荒漠化主要是由于人类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因此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主要针对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具体措施为:改善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减少水井数量河流上中下游合理分配河流水资源东农作区牧区草原干旱内陆区西海陆位置少多降水量西北荒漠化防治措施之一——合理利用水资源针对干旱地区以井为中心的斑点状草场退化西北荒漠化防治措施之一——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绿洲地区前沿地带外围沙漠边缘内部封沙育草营造防沙林带农田防护林网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缺水源地区西北荒漠化防治措施之一——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现有林地绿洲边缘的灌草林带已荒漠化的地方作为防护林发展林业、牧业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因地制宜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净——净化空气;•美——美化环境;•物——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尘——吸烟除尘;•沙——防风固沙。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效应,但由于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其生态功能的主要表现也有所不同。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在城市中则会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作用;在沿海地区可防止海风的侵袭;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牧场。注意!森林分布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原因: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作用——“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迎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热带雨林的分布•雨林生态的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亚马孙开发计划: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雨林的保护①保护放在第一位②国际社会共同保护•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珠江三角洲面临的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珠江三角洲相应的对策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规划与管理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各类资源开发首先考虑其开发条件评价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两类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的形成与其优越的开发利用条件密切相关(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①煤炭运输量大;②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西、南黄

1 / 10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