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浅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浅议广安区大龙小学唐小东内容摘要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不仅不能轻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而且要加强教育,使后进变先进,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对于学困生,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本文深入地分析了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成因,并提出了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一些具体措施。关键词学困生家庭社会学校成因转化的对策一、认识学困生的意义:学困生作为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一种称谓,越来越被教育者所接受和理解,这一方面代表着教育思想、观念的进步,也标识着教师对于学生差异的多层次划分。二、学困生的表现特点:1、行为动机盲目。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全面、不准确,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因而带有情境性、偶发性和盲从性。他们经不起外界刺激的诱惑,而导致了各种不良行为的发生。2、思想品德不高。这些学生大都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生活无目标,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学生不懂得尊老爱幼,缺乏爱心;有的学生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甚至与父母的关系,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义务感。3、心理健康不全。这些学生在处理同学关系时过于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在情感特征上是重哥们义气,常常不分是非的感情用事;情感不稳定,变化多端,喜怒无常。各种资料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学困生的心理健康的问题更多也更严重。4、行为习惯不良。这些学生有的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有的劳动观念淡漠,劳动习惯差,;有的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有的懒惰、贪玩,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同学学会了抽烟甚至有烟瘾;有的酗酒、盗窃,打架闹事;有的常出没于三室一厅和网吧;有的和街头流氓整天混在一起,甚至违法乱纪。5、学习成绩不佳。学困生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记得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小子本无才,父母逼着来,白卷交上去,鸭蛋滚下来”,从中可略见一斑。他们当中有的智力较差,理解力不强;有的反应迟钝;有的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有的学习无目标,态度不端正,无心读书。三、学困生转化建议:(一)、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1、消除学生思想障碍,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自觉性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让学生懂得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升学,而是掌握知识,“本领”才会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激励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2、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学困生心理素质差,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强,经不起老师、同学、家长等方面的冷落和剌激,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情感积累有助于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进取心。3、排除逆反心理学会与人相处学困生因成绩差,经常受到人格污辱,使他们的心理常受畏惧、敌对情绪的支配而产生“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的逆反心理。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我们教师首先要改变自身形象,“把微笑带给他们”,以形成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多给他们安慰和关怀,鼓励他们扬起学习的风帆。使他们排除逆反心理,与大家融洽相处,做到心理相容。(二)从社会家庭角度出发:1、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学困生”转化“学困生”不是老师单个人的事,只靠老师孤家寡人孤军奋战,恐怕势单力薄,难以奏效,还要靠家长的配合,社会的配合。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因此,社会各种媒体及各界人士都要对下一代有高度负责的责任感,自觉遵守道德行为准则,带头净化社会环境,为学困生的教育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是净化文化市场,要努力为社会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为广大中小学生成长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品。从重从快惩黄,赌,毒,黑恶势力及腐败分子,根除其滋生的土壤,减少学困生流入社会接触不良习惯、走上犯罪道路的机会。2、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家庭而发生作用的,可见家庭环境这一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不可低估的。(1)、使家校联系的各种渠道畅通。比如设立“家校联系本”,每生一册,由班主任、家长每天填写,及时沟通学生在家、在校情况。可邀请家长参加入队仪式、“六一”儿童节、体育运动会等重大活动,组织家长和孩子同台演出、同场比赛,使学校家庭联手培养孩子适应社会活动的能力。也可开展“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孝敬带回家庭”、“待父母、讲孝敬”等活动,按孩子不同年龄在家里设一两个“家务劳动岗”(如择菜、洗菜、剥葱、扫地、整理床铺等),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由于家长与学校工作的一致,不少家长渐渐改变了过去对孩子过分溺爱或动辄打骂或放任自流的做法,从“娇生惯养型”转化为“理智型”,从“简单粗暴型”转化为“民主型”,从“放任自流型”转化为“责任型”。使家长与学生勤沟通,多了解,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多肯定,少指责,表扬的效果远远高于批评。(2)、让父母真正对孩子起表率作用。家庭是孩子生活的起点,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要模仿他人,首先要从模仿家长开始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家长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既重言传又重身教,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是否文明,举动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特别是在生活、劳动中要表现出积极乐观、一丝不苟、坚韧顽强的品质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体现出一个合格父母的风度,不能因为自己文化素质低,生活条件差,而放弃自己思想品质的提高,同样要充实自己、开拓视野、发展自我。现实社会中,有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要求苛刻,不允许他们这样那样,对自己则不注意修养问题,这样的父母何以起表率作用?传说,历史上周文王的母亲在怀孕时就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心不存邪念,眼不见恶色,嘴不说秽语,耳不听淫声,人不干劣行;后来,培养出一代明君周文王。这是值得后人思索的。(3)、让父母掌握恰当的教育方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做到协调一致,不能由于教育意见不合,而相互抱怨指责,致使孩子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笔者对学业不良的学生作了专门调查:这些学生大多数的父母平时不注意学习,教育水平低下,包括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一次小小的失误,一次考试的失利,就发火谩骂,甚至殴打,极大地挫折伤了孩子的自信心,致使学业不良者更加讨厌惧怕学习了。因此,为了使家庭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家长必须改变育人方式,抽一定时间主动校访,做到家校合作,在孩子面前说话要有分寸,不要信口开河,只逞一时口舌之快。如果对老师有看法,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贬低老师,或者议论老师的短处。平时,要利用生活中的小事教育孩子做一个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做事仔细、读书认真的人。有道是:“生活无小事,处处是教育。”(三)、从学校教师角度出发:1、倾注真情,用爱心滋润他们“从爱起步”。著名学者罗素说过:“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德,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所以,爱生是教师必备的重要情感品质。教师要热爱学困生,这是转化学困生的根本所在。因此教师要毫无保留地献出师爱。2、教师要加强学生学法指导,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思维训练、探究性活动训练,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掌握较多的学科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善于调控自己学习过程和灵活应用各种知识的能力。3、教师要落实“以人为本”新理念,积极评价,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学生,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模式;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降低坡度和起点,多复习回顾,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释疑;教法上适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因材施教。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必须经过一段漫长的历程,也不是某个人单枪匹马所能成功的,而要靠社会、家庭、学校全方位的配合。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