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保护装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漏电保护器(剩余动作电流保护装置)用电安全常识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2)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感知电流(成年男性1.1mA;女性0.7mA)是指在一定的概率下通过人体引起人有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摆脱电流(成年男性16mA;女性10.5mA)在一定概率下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致命电流(30mA以上有生命危险;50mA以上可引起心室颤动;100mA足可致死)电流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愈长,造成电击伤害的危险程度就愈大。人的心脏每收缩扩张一次约有0.1s的间隙,这0.1s的间隙期对电流特别敏感,通电时间愈长,则必然与心脏最敏感的间隙重合而引起电击;通电时间愈长,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加。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1)1、绝缘它是防止人体触及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1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2)2、屏护即采用遮拦、护照、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电器开关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而需要屏护。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1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3)3、间距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除用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1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4)接地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大地连接、电气装置或其它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都叫接地。保护接地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将该电气设备经保护接地线与深埋在地下的接地体紧密连接起来的做法叫保护接地。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如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及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予以接地。一般低压系统中,保护接电电阻值应小于4欧姆。2接地和接零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5)保护接零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应当注意的是,在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中,通常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同时接地、接零,这就是所谓的重复接地保护措施,但还应该注意,零线回路中不允许装设熔断器和开关。2接地和接零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6)为了保证在故障情况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应依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装设漏电保护器。它可以在设备及线路漏电时通过保护装置的检测机构转换取得异常信号,经中间机构转换和传递,然后促使执行机构动作,自动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3装设漏电保护装置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7)4采用安全电压(1)室外灯具距地面低于3m,屋内灯具距地面低于2.4m时,就采用36V。(2)使用行灯其电源的电压不超过36V。(3)隧道、人防工程电源电压应不于36V。(4)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电源电压应不大于24V。(5)在特别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工作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二、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8)1、不得随便乱动或私自改造电气设备。2、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3、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接零装置,保证连接牢固。4、在移动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保护好导线,以免磨损或拉断。注意事项三、电气火灾的预防(1)电气火灾一般是指由于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器具以及供配电设备出现故障性释放的热能;如高温、电弧、电火花以及非故障性释放的能量;如电热器具的炽热表面,在具备燃烧条件下引燃本体或其他可燃物而造成的火灾,也包括由雷电和静电引起的火灾。电气火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漏电火灾②短路火灾③过负荷火灾④接触电阻过大火灾三、电气火灾的预防(2)1、对用电线路进行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2、在设计和安装电气线路时,导线和电缆的绝缘强度不应低于网路的额定电压,绝缘子也要根据电源的不同电压进行选配。3、安装线路和施工过程中,要防止划伤、磨损、碰压导线绝缘,并注意导线连接接头质量及绝缘包扎质量。4、在特别潮湿、高温或有腐蚀性物质的场所内,严禁绝缘导线明敷,应采用套管布线,在多尘场所,线路和绝缘子要经常打扫。5、严禁乱接乱拉导线,安装线路时,要根据用电设备负荷情况合理选用相应截面的导线。6、检查线路上所有连接点是否牢固可靠,要求附近不得存放易燃可燃物品。漏电保护器什么是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又称剩余电流保护器,是一种保护电器,是在设备漏电、设备发生火灾或人体(包括动物)与带电体接触而发生触电事故时,能够迅速切断电源,避免事故的扩大,保障了人身(包括动物)、设备及财产安全的一种电器。漏电保护器的应用(1)1、对直接接触的防护①在直接接触电击事故的防护中,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只作为直接接触电击事故基本防护措施的补充保护措施(不包括对相与相、相与N线间形成的直接接触电击事故的保护)。②用于直接接触电击事故防护时,应选用一般型(无延时)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2、对间接接触的防护①间接接触电击事故防护的主要措施是采用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方式,以防止由于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气设备的外露可接近导体持续带有危险电压而产生电击事故或电气设备损坏事故。当电路发生绝缘损坏造成接地故障,其故障电流值小于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值时,应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的应用(2)②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用于间接接触电击事故防护时,应正确地与电网系统接地型式相配合。TN系统a)采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TN-C系统,应根据电击防护措施的具体情况,将电气设备外露可接近导体独立接地,形成局部TT系统。TN-C系统漏电保护器的应用(3)b)在TN系统中,必须将TN-C系统改造为TN-C-S,TN-S系统或局部TT系统后,才可安装使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在TN-C-S系统中,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只允许使用在N线与PE线分开部分。TN-S系统TN-C-S系统漏电保护器的应用(4)TT系统TT系统的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必须装设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作为防电击事故的保护措施。TT系统漏电保护器的应用(5)3、对电气火灾的防护①为防止电气设备或线路因绝缘损坏形成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应装设当接地故障电流超过预定值时,能发出报警信号或自动切断电源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②为防止电气火灾发生而安装剩余电流动作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时,应对建筑物内防火区域作出合理的分布设计,确定适当的控制保护范围。③为防止电气火灾发生而安装的剩余电流动作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其剩余动作电流的预定值和预定动作时间,应满足分级保护的动作特性相配合的要求。漏电保护器的应用(5)4、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的设备和场所最近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漏电保护器安全检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加强对漏电保护器的安全管理。依据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的要求进行选型安装。低压供用电系统中为了缩小发生人身电击事故和接地故障切断电源时引起的停电范围,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应采用分级保护。一般可分为两级或三级保护。漏电保护器的应用(6)末端保护a)属于工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动工具;b)生产用的电气设备;c)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d)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e)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f)机关、学校、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和住宅等除壁挂式空调电源插座外的其他电源插座或插座回路;g)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电气设备;h)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设备;i)医院中可能直接接触人体的电气医用设备;j)其他需要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场所。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电子式)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电磁式)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安装漏电保护器的要求1漏电保护器标有电源侧和负荷侧时,应按规定安装接线,不得反接。2安装漏电保护器时,应按要求,在电弧喷出方向有足够的飞弧距离。3组合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其控制回路的连接,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5mm的铜导线。4安装漏电保护器时,必须严格区分N线和PE线,三极四线式或四极四线式安装漏电保护器的N线应接入保护装置。通过安装漏电保护器的N线,不得作为PE线,不得重复接地或接设备外露可接近导体。PE线不得接入剩余电流保护装置。TT系统【单相(单极或双极)】TT系统【三相三线(三极)】TT系统【三相四线(三极或四极)】TN-C【单相(单极或双极)】TN-C【三相三线(三极)】TN-C【三相四线(三极或四极)】TN-S【单相(单极或双极)】TN-S【三相三线(三极)】TN-S【三相四线(三极或四极)】TN-C-S【单相(单极或双极)】TN-C-S【三相三线(三极)】TN-C-S【三相四线(三极或四极)】谢谢大家!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