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丽的茶乡——西乡11级继电一班李岩西乡的由来西乡因西乡侯张飞而得名。三国时,刘备曾封张飞为西乡侯。后,蜀汉设南乡县(年代暂无考)。晋太康二年(281年),因西乡侯张飞“曾寄采食于此”而改名西乡县。西乡简介[西乡县简介]西乡县地处陕西南部秦巴山地的汉江支流牧马河流域,位于北纬32°32′~33°14′、东径107°15′~109°16′。东连石泉,西邻城固,北毗洋县,南靠镇巴,东南接汉阴,西南通南郑、通江,全县总面积3239.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65%,丘陵占28%,平川占6.8%。全县辖23个乡镇,全县人口40.1万人,汉族占98.8%,少数民族有回、蒙、苗、壮、满、侗、白、土家族等。西乡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约14.6℃,年降水量约886毫米。地势西南高峻、东北矮缓、中部低平,海拨440~2400米之间。境内山川兼备、层峦叠荡、沟壑纵横、河溪交错、坝子星罗棋布。全县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薯类等,素有“小江南”之称。西乡自然资源丰富,林地覆盖面积56%以上,土特产种类繁多,有闻名遐迩的西乡绿茶、牛肉干、松花变蛋、白皮松、木耳、天麻、杜仲、白果、核桃等;矿藏储量大品位高,主要有石膏、煤、锰、硫铁矿、沙金、花岗岩、石灰岩等。西乡地美物庶,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建制较早,人民勤劳,教育稳步健康发展。早在七千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至今仍有三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李家村”、“何家湾”、“红崖坝”。西乡培养出了陈浅伦、张养吾、江隆基、汪建华、黄晓平等杰出人才。西乡古迹文物甚多,主要有文庙、鹿龄寺、子午观、铁牛等。西乡旅游景点除了古迹外,还有樱桃沟、太白洞、七星湖、枣园湖、龙池自然保护区等景点,这些在后面的照片中也可以看到。县内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阳安铁路、210国道、316国道横贯县境,十(堰)天(水)高速横贯全县60余公里也即将动工。全县通讯发达,有线与无线通讯覆盖全县。改革开放以来,西乡商品流通顺畅,市场繁荣,物资丰富,充满了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西乡的未来会更好。西乡特色一、西乡小吃早餐:㈠面皮子,不是面粉做的,而是米浆做的,又叫凉米皮。汉中米皮已经推广全国,可是最好吃的汉中米皮在西乡,西乡人叫“面皮子”,西乡人做的面皮子既讲究蒸的技巧,更讲究调料搭配,因此味道特别好。年轻人爱吃凉面皮子,老年人爱吃热面皮子。一大碗才三元钱,早餐一碗就够了。饭量大的,再配一碗菜豆腐或一个饼子足够了。或者吃一碗牛肉泡特别香。早餐:早餐:西乡羊肉泡馍西乡羊肉泡馍:是西乡风味美馔。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格,其制作方法是:先将优质的羊肉洗切干净,煮时加葱、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烂,汤汁备用。馍,是一种白面烤饼,吃时将其掰碎放入碗内,然后交厨师在碗里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汤,并配以葱末、白菜丝、料酒、粉丝、盐、味精等调料,制作而成。吃也是有讲究的,掰馍有掰,撕,掐,揉,搓等12种手法,大小如蜂头,掰好后要告诉伙计你的口味要求(口重---偏重、偏轻,干拌——汤较少,口汤——吃完馍碗底剩的汤刚好一口,水围城——汤较多)。泡馍端上吃的时候,讲究蚕食,忌使劲搅和,为的是从头到尾,口味始终如一。搭配糖蒜和辣酱,真正的吃家开始是不吃这些的,影响口味,吃到一半,感觉有些腻的时候,吃一颗糖蒜,挑一点辣酱拌在馍中(拌的量以一两口吃完为宜),然后用送的汤清清口,然后继续吃,这样才不影响口味。味道好的泡馍油很少,主要是汤的香味,吃着也不腻。㈣羊肉泡,和西安、兰州的羊肉泡馍大不一样,凡是吃过西乡羊肉泡的不想再吃别地的羊肉泡馍。为什么西乡的饼子和羊肉泡特别好吃呢?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西乡的水土特别好,外地人学会西乡的烹制方法后,在西乡做出来的很地道,把技术带回本地同样加工出来的食品就变味了,因此,西乡人不怕外地人把技术“偷”走。二是综合了南北两方的优点。三是回族人多,在加工牛、羊肉和饼子方面有他们的独到之处,再和西乡的传统食品结合起来,大显身手,与众不同。羊肉泡馍㈡菜豆腐,别的地方都吃不到,唯有西乡才有。是豆腐加鲜菜做的,混以玉米稀饭,比成都的“豆花”好吃多了,营养又好。一大碗八角到一元,一般人一碗菜豆腐就够了。㈢炕炕馍、芝麻馍、黑桃馍,个头很大,每个四角到五角。这三种饼子格外可口,任何北方人都做不出来,是用木炭烘烤出来的,只有在西乡才能享受。腊汁肉西乡腊汁肉即用腊汁煮出来的肉。但它不同于干腊肉,区别在于干腊肉是用烟熏腊的;它也不同于一般的卤肉,卤肉是用盐水、五香料或酱油制成卤水,将肉放进卤水里煮熟而成。而腊汁肉不加姜葱、料酒,也不用加糖来调色,只需用几味中草药及香料与肉同煮即可。这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堪称一绝,也算是西乡人的传统小吃,体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西乡腊汁肉所用中草药及香料为:甘松,山奈,荜拨,良姜,砂仁,白蔻,细辛,白芷,肉桂,丁香,另加大茴香、小茴香、草果。这几种药料混杂在一起,制成药料包,即可用来熬制腊汁,它除了能提供特殊香味外,还有健胃消食,润肺理气,散寒祛风,镇痛化滞,通窍开胃等功效。煮熟后的腊汁肉,黑里透红,香味扑鼻,观其色,闻其味,不食也会满口生津。腊汁肉最普遍的吃法是:将肉切成薄片入盘,蘸着味碟吃,味碟用红油辣子、姜末、蒜泥、葱花、醋、味精调制而成。夹一片肉放在味碟里蘸一下,入口有明显的药味儿,但味中有香,耐嚼爽口,香味醇美。另一种吃法是将腊汁肉切成或片,或丝,或丁,加葱、姜、蒜、料酒等作料,可与多种蔬菜同炒,也美味无穷。浆水面浆水面是以浆水菜做调料的面条。浆水菜的制作比较简单,以野生山油菜、花辣菜、水芹菜、谷根菜等为原料,洗净,放进沸水中烫煮片刻,待青叶烫蔫萎缩后立即捞出,装入备好的瓦罐中,放入一些浆水汤(母子)搅匀加盖,然后换一、二次面汤后,就可食用。食用后,又不断增菜换汤一年四季不霉变,颜色黄亮,气味清香。炒菜时将浆水菜切碎,放入辣椒、蒜苗、大葱、豆腐或豆芽、瘦肉丁混合。浆水面味道好,历史悠久,相传在西汉初年刘邦、萧何曾在汉中就餐,受到称赞而流传至今。松花皮蛋第二大樱桃生产基地西乡樱桃是陕西汉中西乡县的特色水果,也是我国北方地区上市最早的水果之一。西乡樱桃以其个大、肉厚、皮薄、色红而著称。西乡县樱桃种植面积已达8000余亩,年产鲜果80万公斤,是全国著名的三大樱桃产地之一,是西乡县重要的地方特色产业,西乡县樱桃沟是我省著名的观光旅游风景区。入春时节这里似雪的樱花漫山遍野,景色壮观,樱桃成熟时节,挂满枝头的果实如鲜艳的玛瑙晶莹剔透,香甜诱人。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这个人你们认识吗?陆羽简介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汉族,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全唐文》有《陆羽自传》。秦岭巴山,雄峙南北,汉水嘉陵,奔流东西,就在这青山绿水之间,镶嵌着中国最美丽的茶乡——西乡。西乡山清水秀,气候温和,雨量丰沛,物产富饶,素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质微酸,土层深厚,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雨洗青山四季青,阴晴云雾漫山川”的宜茶环境,成为我国北方茶区中最优良的茶叶适生地。西乡茶叶历史悠久,始于秦汉、盛于唐宋,早期的古巴族人在此种茶朝贡,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积淀了深厚而独特的汉茶文化,还形成了许多独具西乡特色的茶歌、茶舞、茶诗、茶影、茶艺等民间艺术,使古色古香的西乡茶文化得以传承光大,延续至今。西乡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始于战国、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自古就是茶马互市的重要供茶地。自上世纪末以来,西乡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茶叶作为兴县富民的重点主导产业来抓,全力建设全国茶业经济强县,使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2009年,全县茶园面积稳定在22.4万余亩,其中投产园面积13.1万亩,茶叶总产量4963.2吨(主要以春茶为主,夏茶只在个别乡镇少量生产,秋茶原料几乎没有得到利用),实现总产值按现价计算5.4亿元。茶叶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43.3%,占农业总产值30.2%,对全县GDP贡献率为15.5%。全县茶叶产业规模、产量、产值均居陕西省产茶县之首,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名优绿茶生产基地县。茶园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