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说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溶液的形成》,本节共分两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策略和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第一课时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溶液的形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一,隶属新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下的二级主题《水与常见的溶液》,是初中化学对混合物体系进行研究的主要部分,是学生后期学习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的基础。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溶液并不陌生,他们不仅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在实验室也多次用到溶液,如: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实验操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发展,能够对实验进行简单分析并得出结论。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了基础。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以上分析,我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为:认识溶解现象和溶解的微观过程,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学习实验和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为:知道溶液概念,认识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关系。教学难点为:认识溶解的微观过程。四、教学策略及手段第一、教法、学法的改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课堂还给学生,我采用学案导学、分组实验、引导启发、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和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等学习方法。第二、教学手段的选择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溶液的形成和主要特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求知欲,我借助实验进行教学。五、教学过程本节课力图以问题为导向,以实验为基础,以探究为方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不断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在探究中学会科学的方法,提高实验能力、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述能力,从而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分为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探究、展示点拨、巩固提升等五个环节。(一)情景导入:为激发学生的探究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孙杨在游泳池中的照片,以及可乐、生理盐水等实物展示导入新课。我的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看图片,这是2013年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上,中国选手孙杨在游泳池中的图片。设问:游泳池中的水是纯净物吗?(生答:不是)同学们再看老师手里拿的生理盐水和可乐,它们都是纯净物吗?好,同学们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它们都是溶液。那么,溶液有哪些特征?在化学实验及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认真学完这一节,你定会收获许多。(二)自主学习:这一部分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熟悉课本,目的是让学生对溶液的概念、溶质与溶剂的关系、溶液的用途有基本的了解,并通过组内互学落实知识,这一部分的设计没有难度。下面是我设计的自主学习内容: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P26-P28页,独立完成下面问题,完成之后小组内核对答案。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习情况。7分钟)(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的基本内容有初步了解)。1、一种或几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质溶剂。2、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分别是和,溶剂是。3、溶质可以是、、,当固体、气体与液体互溶时,固体、气体做溶质,液体做溶剂,两种液体互溶时,做溶质,做溶剂,如果有水,水永远做。4、请你阅读课本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一些用途。第一题,让学生了解溶液的概念,溶质、溶剂的关系形成感性认识。第2、3题引领学生如何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在这一块我稍微做了引导,如:当固体、气体与液体互溶时,固体、气体做溶质,这一句话对课本的内容稍微具体化,便于学生掌握。第三题让学生了解溶液的用途。(三)合作交流与探究:这一部分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我对课本实验9-1进行了调整,根据生活常识,所配的食盐溶液是咸的,蔗糖溶液是甜的,让学生知道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溶液由水和所加的食盐或蔗糖组成;通过静置放置一段时间,溶液仍然不分层,让学生知道,在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是稳定的;通过测量各部分的密度,让学生知道溶液是均一的。再向食盐溶液中加入蔗糖或蔗糖溶液中加入食盐,让学生明白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通过这样的分层实验设计,使学生知道: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从而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对于本节的难点——溶解的微观过程,我在步骤2的实验分析部分,设计了(3)、(4)两个小题,先看第三小题,通过前面的实验得出氯化钠溶液是由氯化钠和水组成(宏观),在上册,学生已经知道水由水分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所以,学生很容易得出:氯化钠溶液中包含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微观)。有了这个基础,结合粒子是不断运动的,粒子之间有间隔,在教师的适当引导和点拨下,大部分学生可以顺利的理解和答出第(4)小题: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逐步向水中扩散,最终均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氯化钠溶液。这样由浅入深、有宏观到微观、有梯度的思路引导,帮助学生很好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对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以及酒精与水能否互溶,我没有设计实验,而是让学生读课本实验,观察课本图,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读题,训练分析能力。在这一环节我采用合作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语言表述能力。下面是我对这一环节的设计。合作探究、合作交流:(要求各小组按照实验要求逐步完成,完成之后组长组织本组成员站起来交流,交流完后,1、2组成员交流步骤1存在的问题,3、4组成员交流步骤2中的现象,5、6组成员交流步骤2中的分析,7、8组成员交流步骤3中的问题)(设计意图,目的是突破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溶液的形成(10分钟)小组1、3、5号成员小组2、4、6号成员操作步骤1取小烧杯2个,各取少量食盐加入20ml水中,想办法将其溶解。取小烧杯2个,各取少量蔗糖加入20ml水中,想办法将其溶解。现象结论形成了食盐溶液形成了蔗糖溶液操作步骤2(1)、取一杯配好的溶液,静置1分钟,观察现象。(是否分层)(2)、取三支试管,用胶头滴管分别在另一烧杯的上、中、下部取液体各2ml,用密度计测量密度(1)、取一杯配好的溶液,静置1分钟,观察现象。(是否分层)(2)取三支试管,用胶头滴管分别在另一烧杯的上、中、下部取液体各2ml,用密度计测量密度现象(1)(2)(1)(2)分析(1)食盐溶于水发生了变化。形成的食盐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总结溶液的特征、、。(3)溶液的组成宏观:微观:(4)食盐溶液的形成宏观:微观:(1)蔗糖溶于水发生了变化。形成的蔗糖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总结溶液的特征、、。(3)溶液的组成宏观:微观:(4)蔗糖溶液的形成宏观:微观:操作3另取少量蔗糖放入另一烧杯中,搅拌,使其溶解。另取少量食盐放入另一烧杯中,搅拌,使其溶解。现象结论该溶液是由种物质组成的,其中是溶剂,是溶质,所以溶液中的只有一种,可以是多种。该溶液是由种物质组成的,其中是溶剂,是溶质,所以溶液中的只有一种,可以是多种。2、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观察课本P27页彩图,结合实验9-2步骤,完成下面的问题)(5分钟)进行碘、高锰酸钾分别与水、酒精混合的实验,观察现象可知:碘于水,于酒精,高锰酸钾于水,于酒精。(填“难溶”或“易溶”)结论;同一种物质在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物质在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填“同种”或”“不同”)。所以,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着直接的关系。3、探究水与乙醇是否互溶?(5分钟)根据课本P28页,实验9-4和彩图,根据要求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结论。(四)展示点拨: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和解决存在的疑问,教师适时点拨并总结板书。基本过程是:小组代表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小组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点拨和评价——教师总结板书。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本环节的学习,我要使学生知道: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若溶液中有水,一般水是溶剂。(五)巩固提升: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三道题,第一道题是竞答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与生活结合。第二道题采用随机答题,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巩固溶液的特征。第三题涉及到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寻找,难度提升,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为酸、碱、盐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做铺垫。下面是我的设计:1、(竞答题)(每答对一题给小组加1分)找一找生活中接触到的溶液,所找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从家庭厨房、超市,诊所)2、(组间互相提问。规则:从第一组开始,由第一组提问第二组,第二组回答的成员提问第三组,依次类推,几号答题得几分,该题在学生导学案上不体现,直接发给各组)一组;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澄清、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二组:透明的液体是无色的吗?有色的液体是不透明的吗?三组: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四组: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吗?五组:面粉放入水中,可得到面粉溶液六组:医生用的碘酒中溶质是,溶剂是。七组;实验过程中哪些方法可以加速物质溶解?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某稀盐酸中,正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A、铁粉B、稀盐酸C、氯化亚铁D、氯化铁六、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采用框图形式,再现主要知识点,力求简洁明了,系统易记。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