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小说研究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张恨水小说研究主讲人:谢家顺一、学习张恨水小说的意义●专业学习需要——知识拓展(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学习地方历史文化——20世纪安徽历史文化名人;●启迪——认识中国小说发展过程,小说史学意义;具有市场意识,认清小说实现传播成功经验;社会生活面广,认识20世纪初中国社会风貌,社会认识价值;人生经历丰富(自强自立、自学成才、孝心、责任感、爱国心),值得学习与借鉴。二、张恨水其人其事(一)人生历程(祖籍:安徽潜山,出生:江西景德镇。随祖父游宦客居江西。家庭成员:父母外,有三弟、二妹)。张恨水小说研究(1)张恨水小说研究(2)●少年苦读:(1895-1912)17岁前。地点:江西(景德镇、上饶、南昌、黎川、新干三湖镇),安徽(潜山)。私塾、大同小学(新式学堂)、南昌甲种农业学堂、拟留学日本(英国)、父逝——读线装书(旧学功底、小说迷、口头创作)、剪辫子、维新少年。事件:①与秋凤的懵懂友情[34岁];【1929-03-03《上海画报》载《旧年怀旧》:予十龄,随先君客赣之景德镇,就读私塾,塾中有女学生二,一与予同庚,一则长予一岁,同庚者于秋凤也。秋凤与予家比邻而居,朝夕过从,相爱甚昵,故上学必同行,伊面如满月,发张恨水小说研究(3)甚黑,以红绿一大缕作发穗,艳乃绝伦,儿时私心好之,未敢言也。除夕,在秋凤家掷升官图,予屡负,秋凤则屡胜,予款尽,秋凤则益之。秋凤母顾而乐之,谓其夫曰:“两小无猜,将来应成眷属也。”时于家人多,即戏虐拥予及秋凤作新人交拜式,予及秋凤,皆面红耳赤。苦挣得脱。明日,凤来予家贺岁,预诸门,私而笑语予曰:“昨夕之事,兄母知否?”予笑曰:“知之,且谓尔来我家亦甚佳。”凤睨予,以右手一食指搔其面,笑跃而去。此事至今思之,觉儿童之爱,真而弥永,绝非成人后所能有。后六年,予复至镇,则凤已嫁人,绿叶成荫矣,予时已能为诗,不胜桃花人面之感。②与众不同读书方法(读古文,不仅读原文,还读批注;读小说,不仅看内容,还看书评);张恨水小说研究(4)③1907年(12岁),新干县三湖镇“半蒙半经”私馆萧先生,与师妹梅乡感情,小说《北雁南飞》、《忆萧祠》、《八十一梦●退回去二十年》等寄其事。张恨水小说研究(5)④口头创作无名作武侠小说;⑤自立家馆里(14岁,南昌),受东汉隐士徐孺子后代世为布衣,不应科举、不做官作风影响(我这时本已打进小说圈,专爱风流才子高人隐士的行为,先生又是个布衣,作了活榜样,因之,我对于传统的读书做官的说法,完全加以鄙笑,一直种下我终身潦倒的根苗。);⑥接受新式学堂教育(1909年插入大同小学三年级,四年制),受校长周六平影响,成为维新少年(“课堂上,常讥笑守旧分子,叙述满清政府腐败”,因自幼受封建教育,思想守旧,成为讥笑对象,这一刺激,促使其向新路上走,开始读新书、张恨水小说研究(6)看上海报纸,意识到这世界不是四书五经世界,小说里风流才子不适眼前社会。思想虽有变迁,但文学嗜好依然如故,看西厢,读庄子,学会腾挪闪跌的文法。考南昌甲种农业学校,接触英语及自然科学课程,功课外,仍吟诗作词,把卷攻读,读《儒林外史》、词章小说《花月痕》及《小说月报》林译小说,讽刺手法、经典回目诗词、西洋心理刻画体会,变为文艺欣赏),读小说多,成了“小说迷”,因为学校、新书启发,认为自己是个革命青年,剪了辫子(1911年),因为所读小说与词章,成了才子崇拜者,形成了双重人格;张恨水小说研究(7)⑦1912年秋,因父亲患急症去世,拟去日本留学破灭,命运转变。●青年追梦[1](漂泊:1913-1919,18岁至24岁)[旧式言情]:地点:潜山、安庆、上海、苏州、南京、南昌、汉口、湖南(常德、津县)、镇江、芜湖。①回潜山(1912年底),靠数亩薄田糊口;②到上海(1913年春),因堂兄张东野函邀,结识郝耕仁,成为终生至交;张恨水小说研究(8)考苏州蒙藏垦殖学校录取,创作诗歌及小说《旧新娘》(文言,3000字,青年婚姻笑史,喜剧)、《梅花劫》(白话,4000字,孀妇自杀,悲剧),取笔名“愁花恨水生”(首次使用笔名,笔名“恨水”萌芽),得到《小说月报》主编恽铁樵亲笔回复并鼓励(首次投稿即流产),因二次反袁革命失败,学校停办,再次失学,回潜山;③潜山闲居,面对乡人嘲讽(书呆子,大胞衣),躲进“黄土书屋”吟诗作词,看书写稿,创作长篇小说《青衫泪》(仿《花月痕》,发泄内心苦闷,谈风月,未完,仅十七回,第一部章回体小说,第一部长篇,未完成“大杰作”);张恨水小说研究(9)④1914年(19岁),想继续考大学,赴南昌补习英语、数学,劳累得吐血,再回潜山;夏,卖南昌房产接济生活,秋,带笔记及小说,借川资赴汉口投奔做小报编辑的本家叔祖张犀草,为报纸补白,发表诗歌,读李后主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句,断章取义,取名“恨水”(汉口成为恨水笔名产生之地,正式发表诗歌之地),12月,由张东野介绍加入“文明话剧团”(弄宣传品,写说明书,偶尔客串);⑤1915年春,汉口至常德、津县、澧县演出,6月,再至上海,住法租界,再遇郝耕仁,郝劝其做编辑,张恨水小说研究(10)期间,与张楚萍游西湖并南京,10月,贫病交加,冬季,借路费再回潜山。并由家庭包办,与徐文淑完婚。⑥1916年,初,在黄土书屋写文言中篇《紫玉成烟》、《未婚妻》,笔记《桂窗零草》及近体诗(除《紫玉成烟》在《皖江日报》发表,其余均未进排字房)。5月,受本家之托,赴上海营救张东野、张寿书(第三次至上海),不久,到苏州,二次加入“文明剧团”,与刘半农认识,因苏州话不好,只得随剧团分班到南昌,冬天借资回潜山(2次演戏经历,影响有:1、初识并喜欢戏剧,成为张恨水小说研究(11)戏迷;2、借鉴戏剧表演元素,用于小说创作,以小动作刻画人物,养成对镜先行表演习惯;3、为后来以女艺人命运为素材的小说创作奠定基础);⑦1917年,2月,与郝耕仁学老残出游,浪迹燕赵,因战时,仅抵达镇江、扬州即乘“鸭船”,折道回上海(第四次),在上海靠朋友资助,时撰文投报馆,稿子多被采用,但无稿费,秋,离开上海再返潜山;张恨水小说研究(12)⑧1918年(23岁),春,郝耕仁推荐担任芜湖《皖江日报》做编辑,《紫玉成烟》在该报发表(早期言情小说首次见诸报端),又创作《南国相思谱》发表;⑨1919年(24岁),春,《真假宝玉》(白话短篇滑稽小说,3000字,目前查到小说首次见诸报端的文字记载)、《小说迷魂游地府记》(中篇章回小说,10000字),在上海《民国日报》发表。五四运动爆发,带领报社记者示威,被称为“爱国义举”。秋天,在朋友王夫三鼓励下,辞去报社工作,借款北漂北京。芜湖成为其新闻职业的正式起点。张恨水小说研究(13)《丑奴儿●与郝耕仁合作》(郝)三更三点奈何天,手也挥酸,眼也睁圆,谁写糊涂账一篇?(张)一刀一笔一糨糊,写了粗疏,贴也糊涂,自己文章认得无?●青年追梦[2](新闻苦力:1919-1924,24岁至29岁):1919年秋,先后任北京《益世报》助理编辑、天津《益世报》驻京记者;1921年,兼任芜湖《工商日报》驻京记者;1923年,兼任“世界通讯社”总编辑;数月后,专门给上海《新闻报》、《申报》写张恨水小说研究(14)通讯。不久离开《益世报》,协助成舍我创办“联合通讯社”,同时兼任北京《京报》编辑。生活与职场压力,使考北大之梦破灭。《何堪词●念奴娇》:十年湖海,问归囊,除是一肩风月。憔悴旧时歌舞地,此恨老僧能说。旭日莺花,连天鼓吹,一霎都休歇。凭栏无语,孤城残照明灭。/披发独上西山。昂头大笑,谁是封侯骨?斜倚长松支足坐,闲数中原豪杰。芥子乾坤,蜉蝣身世,坠落三千劫。怆然垂涕,山河如梦环列。(被成舍我赏识,成为诗友、事业上搭档。杨杏园、舒九成月夜联句,即是两人某次吟诗游戏的如实描述)期间(22年),仅创作《皖江潮》。1923年秋,与胡秋霞结婚。张恨水小说研究(15)(事业辉煌:1924-1930年,29-35岁):社会言情小说:以社会未经,以言情为纬。1924年初,加入《世界晚报》,任副刊“夜光”编辑,成名作《春明外史》(1924.4.16-1929.1.24),对北京官场和社会的奇闻怪事进行揭露、嘲讽和谴责。1925年初,任《世界日报》副刊“明珠”编辑,成熟作《金粉世家》(1927.2.15-1932.5.22),以家庭为中心,揭露当时上层社会和官场贪婪、伪善、腐败生活。“民国时期《红楼梦》”。1927年10月,任《世界日报》总编辑。1928年初,兼任改组后的北平《朝报》总编辑。张恨水小说研究(16)1930年初,巅峰作《啼笑因缘》(1930.3.17-11.30)在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发表。对封建军阀进行无情揭露与鞭挞,对下层人民疾苦寄予深切关注与同情。(抗战小说:1931-1945,36-50岁):1931年,以稿费收入创办北华美术专科学校,自任校长,兼国文教员。是年,9.18事变,东三省沦陷,激愤之际,将新闻报连载的《太平花》增加抗战内容,是第一部鼓动抗战的小说。又发表《热血之花》、《东北四连长》、《潜山血》、《前线的安徽,安徽的前线》、《冲锋》、《游击队》等一系列抗战作品。本年冬,与周南结婚。张恨水小说研究(17)1932年,自费出版鼓动抗战的短篇小说集《弯弓集》。1934年,由北平出发,游历西北。在西安,会见邵力子、杨虎城。亲眼目睹西北的封建军阀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思想随之震动:“在西北之行之后,我不讳言我的思想变了,文学自然也变了。”以西北人民生活为素材,创作《燕归来》、《小西天》,在《新闻报》、《申报》发表。1935年秋,应成舍我之约赴上海主编《立报》副刊“花果山”。1936年春,用稿费与好友张友鸾合办《南京人报》,主编副刊“南华经”。张恨水小说研究(18)1937年底,南京陷落,《南京人报》停办。因病赴芜湖治疗,后回故乡潜山,经汉口,于1938年初抵达重庆。加入《新民报》,任主笔、总社协理、重庆版经理,主编副刊“最后关头”。新民报三张(张恨水、张友鸾、张慧剑)一赵(赵超构)。1939年底,《八十一梦》(1939.1-1941.4.25)在“最后关头”连载。以散文体形式,采取“寓言十九,托之于梦”手法,对国民党统治下“陪都”腐败的官场和社会上种种黑暗现象进行无情揭露与鞭挞。草草收场,仅写十四个梦即收场。张恨水小说研究(19)1945年,秋,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经周恩来介绍,毛泽东接见张恨水,长谈两个多小时,并送延安土产呢料、红枣、小米;国民党政府向1000多人颁发“抗战胜利”勋章,新民报陈铭德、张恨水、罗承烈名列其中;年底,受命赴北平筹办北平《新民报》,离开重庆到汉口。(国难小说:1945-1948,50-53岁):1946年初,先往南京,后赴安庆过春节再赴北平;4月,北平《新民报》创刊,任经理兼副刊“北海”主编;5月,老舍委托马彦祥组织成立“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被选为主任理事,又被推为北平“新闻记者公会”常务理事。张恨水小说研究(20)1946-1947年,创作了《巴山夜雨》、《纸醉金迷》、《五子登科》多部长篇小说。1948秋,因故辞去北平《新民报》所有职务,结束长达30年的新闻生涯。●晚年创作(故事新编:1949-1967,54岁至72岁):1949年初,在北平《新民报》发表长篇回忆录《写作生涯回忆》;1月北平和平解放;7月,被邀但因高血压病突发,半身不遂,未能参会,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2年,被聘为文化部顾问(1952.6-1955春)。张恨水小说研究(21)1955年,夏,只身南游,经合肥抵安庆、南京、上海、济南,回北京,写中篇游记《京沪旅行杂志》发香港《大公报》。1956年,1月,列席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第二次与毛泽东握手言欢;春末夏初,参加文联组织的作家艺术家赴西北参观旅行,撰游记《西北行》,在上海《新闻日报》发表。1957年,2月,列席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聆听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张恨水小说研究(22)1959年,9月,受聘中央文

1 / 1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