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第三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准备第四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定义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特征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类四、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级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mergencypublichealthevents)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原因不明性疾病群体性食物中毒疫情引发的恐慌职业中毒生物反应连锁反应水源污染哈尔滨上游松花江段水源水受到污染水源污染生物反应连锁反应水源水受到污染后,江边出现大量死鱼水源污染生物反应连锁反应由于水源水受污染,哈尔滨市暂停供水四天,群众抢购水、饮料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定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指在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所使用的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品、放射性物品,在生产、运输、贮存、使用和处置等环节中,由于操作不当、交通肇事或人为破坏而造成的爆炸、泄露,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和人民群众健康危害的恶性事故。用石灰中和水中的砒霜砒霜运输车发生交通意外导致砒霜污染土壤和水体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特征•一般的环境污染是一种常量的排放,有固定的排污方式和途径,并在一定时间内有规律地排放污染物质。•但突发环境事件则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往往突然发生、始料未及、来势凶猛,有着很大的偶然性和瞬时性。1.发生时间的突然性事故突然发生,人群紧急逃离现场2.污染范围的不确定性•由于造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原因、规模及污染物种类具有很大未知性,所以其对众多领域如大气、水域、土壤等环境介质的污染范围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3.负面影响的多重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一旦发生,不仅会打乱一定区域内的正常生活、生产秩序,还会造成人员死亡、国家财产的巨大损失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事件级别越高,危害越严重,恢复重建越困难。4.健康危害的复杂性•由于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性质、规模、发展趋势各异,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互为交叉作用,所以具有复杂性。•事故发生瞬间可引起急性中毒、刺激作用,造成群死群伤;对于那些具有慢性毒作用、环境中降解很慢的持久性污染物,则可以对人群产生慢性危害和远期效应。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类按造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原因分类生产过程中意外事故所引发的泄露、爆炸事件运输过程中意外事故所引发的泄露、扩散事件贮存或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所引发的泄露、扩散事件人为破坏所引发的泄露、扩散事件人为投放毒鼠强致群体中毒投毒犯人群体中毒生化武器的应用惨绝人寰的人体试验1995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恐怖袭击911恐怖袭击其他恐怖活动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所涉及的地域空间(或介质)分类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污染事件重点城市大气污染事件有毒化学品、放射性物品污染农田事件陆地或海上油田井喷和天然气喷发事件海上油轮溢油或有毒化学品泄露事件四、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I级)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Ⅱ级)较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Ⅲ级)一般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Ⅳ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Ⅰ级)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2.因环境污染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3.区域生态功能完全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3年12月开县井喷事故导致人和动物窒息死亡2004年1月3日,开县高桥镇晓阳村正在安葬在井喷事故中死难的亲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Ⅰ级)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后果;6.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Ⅱ级)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Ⅱ级)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云南2008年“6.7”环境污染事件)云南2008年“6.7”环境污染事件2008年6月7日5时20许,一辆车牌号为“湘E96988”的槽罐车行至衡昆高速公路富宁境内者桑段K27+800处时发生交通事故,导致3名驾乘人员当场死亡,车罐体,车架和驾驶室分离,罐体滚下路基10余米而破裂,罐内33.6吨粗酚全部泄漏,大量液体随高速公路排洪沟流入者桑河、汇入驮娘江注入剥隘水库,对库区水体造成污染事故,威胁富宁县,剥隘镇和沿库数万群众生活、生产用水。较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Ⅲ级)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一般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Ⅳ级)1.发生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定为一般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第二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1.对人群健康的危害2.对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一)急性刺激作用:刺激性气体所致。1.轻者可引起接触部位、眼睛、咽喉局灶性急性炎症;重者可致角膜脱落,皮肤灼伤。2.急性中毒性肺水肿,这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3年12月开县井喷事故导致人和动物窒息死亡井喷事故导致人和动物窒息死亡(二)急性中毒和死亡•窒息性气体或其它有毒化学品所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可引起群体性中毒、死亡。印度博帕尔事件:异氢酸甲酯,2500多人死亡,20万人中毒。(三)外照射急性放射损伤•若放射源丢失、失控、意外事故或人为破坏所造成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可使得人群暴露于高强度外照射,从而引起.骨髓型,当吸收剂量为1.0-10.0Gy肠型,10.0-50.0Gy脑型,50.0Gy以上(四)对暴露人群的慢性、潜在性健康危害具有较强蓄积作用的持久性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汞、镉、铅、铊、砷;某些放射性核素,如镭、钴、铀、铯等。由于这些污染物在环境中被彻底降解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且可进入食物链,表现出明显的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原子弹爆炸后浓烟笼罩原子弹危害爆炸后日本广岛悲惨的场面•日本人民成为战争的受害者,同时也亲身体验了原子弹造成的无穷遗患。•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在过去一年中,广岛又有5221人死于由原子弹爆炸而引发的各类疾病。迄今为止,广岛因受原子弹伤害而死亡的人数已达253008人。(五)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人群心理的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抢救人员也可出现心理卫生问题,如急性压力综合征中的亚综合征(subsyndromalcases),严重的也可发展为PTSD。•还有就是由于心理受到刺激,可使原来患有的某些心身疾病加重或恶化,如高血压等。5.12地震对灾区群众的心理影响地震、灾难等引发人们的恐慌应激心理二、对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对社会安定的影响•1986年4月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后,中心地区10%的人员自发逃离,造成交通拥堵,发生抢购食品,盲目使用碘制剂和抗放药物,造成生产和生活的不安定。•松花江污染事件消息发出后,立刻引起全市居民的恐慌,400万市民抢购饮用水和食品,更有人决定离市避难。(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松花江污染事件:黑龙江全省渔民欠收18亿。第三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准备•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并发布了“地区级紧急事故意识与准备(APELL)计划”。•应急准备(emergencypreparation)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针对突发性事件的预防、预警、紧急处置和恢复重建所制定的一系列工作计划。是环境应急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的前期工作。做好防护开展演练我国的应急体系•《国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信息直报系统》加强了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准备,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一、坚持预防为主原则(一)广泛宣传教育,提高认识;(二)加强监督执法,消除事故隐患;(三)收集基础资料,建立管理网络。二、组建指挥协调系统指挥协调系统最高领导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指挥协调机构专家组有关成员单位应急指挥机构厂矿企业单位应急救援团队综合协调机构三、建立应急预案和预警系统(一)制定应急预案,举行实战演练•为有效遏制和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2006年1月24日《国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发布实施,各省市地区行政区域也先后制定了本地区应急预案,同时还积极组织实战演练。(二)完善预警系统提高应对能力一个完整的预警系统应包括以下部分:•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资料库•应急指挥技术平台系统第四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七、应急终止及后期处理六、切实做好应急保障五、开展紧急医疗救助四、及时进行泄漏处理三、立即实施应急监测二、快速执行应急响应一、紧急启动预警系统一、紧急启动预警系统•据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分为I、Ⅱ、Ⅲ、Ⅳ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当地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的措施发布预警公告环境检测部门立即应急监测终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紧急转移疏散启动应急预案二、快速执行应急响应•应急响应(emergencyrespond):预警系统紧急启动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针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采取的所有应对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信息上报、应急监测、医疗救助、紧急疏散、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等。(一)应急响应分级1.特别重大(Ⅰ级响应)2.重大(Ⅱ级响应)3.较大(Ⅲ级响应)4.一般(Ⅳ级响应)•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Ⅰ级应急响应由环保总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实施。Ⅰ级应急相应程序和内容省级应急指挥机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领导向国务院报告进展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成立专家组分析情况现场应急指挥部开通通信联系报告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待命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和专家赶赴现场(二)应急响应程序通知(三)信息报送与处理1.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责任单位、责任人及监管责任的上级主管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政府上一级专业主管部门组织现场调查上一级省级政府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国务院办公厅或主要领导确认事件的单位省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国务院相关专业主管部门其它相关部门1小时内1小时内II级I级1小时内1小时内I级或II级2.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1小时内可用电话直接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采用书面报告立即上报。(四)指挥和协调环境应急指挥部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救援队伍地方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发生事件有关单位部门环保、海洋、交通、水利等部门基础资料检查资料有关人员和队伍到现场现场救援指挥部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专家组分析、评估和预测,提出应急处理、处置方案和建议三.立即实施应急监测•应急监测: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