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文学思考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宋辽金文学思考题宋辽金文学思考题190、分析影响宋代文学的因素1、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的繁荣。南北朝以来,长江沿岸已有城市经济产生,到唐代中后期,城市经济更是迅速发展。虽然此后一度遭到破坏,但是,公元960年,宋太祖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太祖太宗之时,采取了一系列有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出现了汴京、扬州、杭州、成都等一大批工商业发达的都市,促进了市民文化的繁荣。2、积贫积弱,内忧外困。首先,从北宋建国开始,以后一直与北方的辽金处于对峙、冲突之中。外交上,统治者主要采取妥协政策,岁岁输币以求和。其次,政治上,统治者接受唐末藩镇跋扈的历史教训,加强中央军的势力,削弱地方武装,不仅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还造成庞大的军费开支。其三,统治者重用文职人员,官员待遇优厚,形成庞大的官僚机构。由此,广大农村赋税和徭役过重,农民纷纷破产流亡。3、长期的新旧党争。由于积贫积弱,内忧外困,社会矛盾日益加深,一批有识之士出于对王朝命运的关怀,力主变法革新,如仁宗时范仲淹等人的“庆历革新”,神宗时王安石变法图强等,由此形成了长期的新旧党之争,北宋许多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牵连。南宋建国江南,开始了长期的南北对峙,新旧党之争又变成主战与主和之争,影响及文学领域,出现了许多爱国作家和爱国作品。91、分析宋代文学的特点1、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宋代的文学家普遍关注国家和社会,宋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被视为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文,反映社会、干预政治始终是最重要的主题。面对严重的内忧外患,宋代士大夫的国家主人公意识十分强烈,他们以国家天下为己任,密切关注国家的隐患,使宋代作家很少用文学来歌功颂德。宋代诗文与唐代比,少了些张扬浪漫,多了些现实的忧患。深沉的忧患意识,又造成宋代文学中爱国主题的高扬。2、讲究理趣,议论成分的加强宋代沿袭隋唐科举取士制度,但自仁宗以后,特别注重策论;宋代的士大夫热衷于讲道论学,往往怀有比较自觉的卫道意识,并积极地著书以弘扬己说,摒斥异己。加上禅宗的怀疑精神,理学的释义述道,杜甫、韩愈以来的诗歌传统等影响,形成宋人诗、文、词都好发议论、好怀疑、好臧否人物、好翻新出奇的特征。3、讲求才学宋人重自身修养,尤其是知识学问。他们好读书,并在诗文中展示出来。他们讲究格律技巧以及法度和用典,恢宏雄健的气概削弱了,而深入细致的钻研精神则大大增强了。4、以俗为雅宋代文人有很强的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结盟结党的做法得到普遍的认同。宋人认为个人的努力和贡献是整个传统或整个阶层中的一部分,应当受到理性和道德的制约。与唐人相比,宋代文人的生命范式更加冷静、理性和脚踏实地,超越了青春的躁动,而臻于成熟之境,而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他们更重视日常生活,重视生活的品味,能从微小中看出真谛和美,从日常俗事中看出雅趣,以平实之笔写现实社会生活。92、分析宋代散文的独特成就宋代散文沿着唐代散文的道路而发展,最终的成就却超过了唐文。1、宋代散文作家的阵容比唐代更为壮大。后人有“唐宋八大家”之说,而八位古文作家中有六人出于宋代。而且北宋的王禹偁、范仲淹、晁补之、李格非、李廌,南宋的胡铨、陆游、吕祖谦、陈亮等人,也都堪称散文名家。2、宋代散文的文体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欧、苏等人并不绝对摒弃骈文,他们的古文注意吸收骈文在辞采、声调等方面的长处,以构筑古文的节奏韵律之美。同时,他们又借鉴古文手法,对骈文进行改造,创造出参用散体单行的四六和文赋。这样,古文和骈文经过取长补短而各自获得了新的活力。此外,宋代散文中还出现了独具一格的笔记文。这种文体长短不拘,轻松活泼,是古文文体解放的重要标志。在宋代散文中,议论、叙事、抒情这些功能更加完善,而且融为一体,使散文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3、宋代散文的风格丰富多彩,几位大家各具鲜明的艺术个性。就整体倾向而言,宋文的风格是趋于平易畅达、简洁明快,从而在韩文之雄肆、柳文之峻切之外开辟出新的艺术境界。93、简析宋代诗歌的独特成就宋代诗人充分吸取了唐诗的营养,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1、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宋人对唐诗的最初态度,是学习和模仿。待到宋人树立起开创一代新诗风的信心之后,他们就试图摆脱唐诗的藩篱。宋诗在题材方面较成功的开拓,便是向日常生活倾斜。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世俗化。2、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南宋严羽推崇唐诗,批评宋代的诗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沧浪诗话·诗辨》),实即总结了宋诗异于唐诗的一些特征。唐宋诗在美学风格上,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它们是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具有深远的影响。94、分析宋词的独特成就在中国诗歌史上,唯一堪与唐诗媲美的是宋词。作为有宋一代文学之胜的是宋词。在词史上,宋词占有无与伦比的巅峰地位。首先,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无论是小令还是长调,最常用的词调都定型于宋代。在词的过片、句读、字声等方面,宋词都建立了严格的规范。词与音乐有特别密切的关系,词的声律和章法、句法也格外细密。宋词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五七言诗难以达到的,它为丰富古典诗歌的艺术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其次,宋词在题材和风格倾向上,开拓了广阔了领域。晚唐五代词,大多是风格柔婉的艳词,宋代词人继承并改造了这个传统,创作出大量的抒情意味更浓的美丽动人的爱情词,弥补了古代诗歌爱情题材的不足。此外,经过苏、辛等人的努力,宋词的题材范围,几乎达到了与五七言诗同样广阔的程度,咏物词、咏史词、田园词、爱情词、赠答词、送别词、谐谑词,应有尽有。艺术风格上,也是争奇斗艳,婉约与豪放并存,清新与秾丽相竞。简述宋代通俗文学的繁荣的表现宋代的话本与戏剧虽然流传后世的作品并不多,但它们的出现与成型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代的话本小说是在当时说话艺术的基础上产生的,内容的世俗化、语言的口语化、体制的程式化是其基本特点。它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端,标志着“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开辟了中国小说的新纪元。王国维曾指出“真正之戏剧,起于宋代”。宋代戏剧的表演形式已相当成熟,表演要素日臻完善,其典型范式是宋杂剧,包括北宋杂剧和南渡以后在南方民间流行的“南戏”。宋代戏剧为元杂剧创作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95、简析宋初文人词的特征1、作者都是馆阁文人,作品多是宴饮歌乐之余的“聊陈薄技,以佐清欢”。2、形式上多为小令,题材狭窄,反映的是贵族士大夫的闲情逸致。3、词风基本上是五代词风的延续,温润秀洁,雍容华贵。96、简析晏殊词的内容1、温润秀洁的恋情词晏殊的《珠玉词》,绝大部分作品的内容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然而,晏殊词写男女恋情,往往略去对女性容貌色相的描写,而着重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恋情。其词的情感基调是雍容和缓,温润秀洁。2、情中有思的游乐词作为太平宰相的晏殊,虽然少年得志,一生仕途顺利,享尽富贵,但优裕闲逸的生活和多愁善感的个性,使他常常反思和体悟人生,表现对生命的忧思。构成了晏殊词“情中有思”,即浓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97、简析晏殊词的词风特点(1)题材不出花间,词风效法南唐,但没有南唐词的浓艳。(2)语言清丽,音调和谐,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景物,以景写情。(3)词风温润秀洁。98、简析欧阳修对词的题材领域的开拓1、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2、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3、欧阳修还有一些描写自然景物的词,也是对宋词题材的开拓。99、简析范仲淹对词境的开拓1、以边塞入词,开拓词境。范仲淹曾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抗击西夏。四年的军旅生活,拓展了他的艺术视野,丰富了他的人生感受,也开拓他的词境。范仲淹以前,很少有人用词来反映边塞生活。范仲淹的边塞词,使词从秦楼楚馆的低吟,变为塞上征人的悲歌,具有一种雄浑开阔、悲壮遒劲的风格,和唐代的边塞诗相比,别有一种新的意境。2、悲壮苍凉,创新格调。范仲淹冲破了词以“艳科”为内容的藩篱,不仅把边塞诗的内容带进了词的领域,而且开拓出新的词境,创造出新的格调,使词获得了新的活力,为北宋词风的转变作出很大贡献。100、简析柳永词创作题材内容的新变(一)描写市民生活情景,反映妇女生活愿望。1、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2、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3、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二)展现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三)以羁旅行役之苦、离别相思之情表达仕途坎坷的怨愤。101、分析柳永词的艺术成就(一)创制慢词长调、自度曲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二)作俚俗语,以俗为雅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内容日益离开市俗大众的生活,而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柳永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他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柳永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像是直接与人对话、诉说,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与柳词语言的通俗化不无关系。(三)表达方式上的大胆革新柳永的词长于铺叙,善用白描,无论写景、叙事、抒情,都写得淋漓尽致,情辞婉转。1、铺叙和白描词的体式和内容的变化,要求表现方法也要作相应的变革。柳永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2、独特的结构方式词的一般结构方式,是由过去和现在或加上将来的二重或三重时空构成的单线结构;柳永则扩展为从现在回想过去而念及现在,又设想将来再回到现在,即体现为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在空间结构方式上,柳永也将一般的人我双方互写的双重结构发展为从自我思念对方又设想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间结构,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算得伊家,也应随分,烦恼心儿里”(《慢卷》)。3、抒情自我化(写心)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以外,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柳永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他早年进士考试落榜后写的《鹤冲天》,就预示了这一创作方向。102、分析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一)儒、道、禅的融合的人生观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他曾说“庄子盖助孔子者”。他又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二)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但是,一方面,他在外任时勤于政事,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另一方面,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