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背景、现状及发展(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 余寿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3-11-201工程教育认证背景、现状及发展余寿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2013年11月19日北京提纲1234什么是专业认证—从美国说起建设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关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几点思考2013-11-202一、什么是专业认证—从美国的认证说起1.什么是专业认证(从美国说起)认证(Accreditation):高等教育为了教育质量保证和教育质量改进而详细考察高等院校或专业的外部质量评估过程。——CHEA(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专业认证(即专门职业性专业认证):由专业性的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职业性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协会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为相关人才进入专门职业界从业的预备教育提供质量保证。2013-11-203对一所学校的具体专业的认证职业准备的范围、质量的基本保证内容——学生培养目标、质量改进、师资队伍、课程、支持系统等公众:只有经过可靠的认证机构所认证的学校(专业)才是被承认的学校(专业);学校和专业:关系到学校的生存条件(有利于吸引学生,吸引投资);学生:学位被认可,毕业生被接受。在获取资助、奖学金、学分被其他高校认可、学位被其他国家接受。受工业界认可。2.为什么要进行专业教育认证(ABET)2013-11-2043.专业认证的实质专业认证强调工程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是一种合格评估认证结论为合格或不合格强调基本要求而非专业评比和排名鼓励学校在满足基本要求基础上发展多样性满足标准要求下做好三件事一是目标——说;二是实行——做;三是证明——证。认证专家将通过认证学校说、做、证三个环节,来考查学校的资源、投入与过程,并据此判断其对产出目标的支持程度。2013-11-2054.工程教育认证的若干特征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进行的鉴定、评估。由非营利性组织实施,由被评估专业所在学校自愿申请参与认证。以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为基本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提倡并服务于学校或专业办学目标的多样性。以学生为本,重视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认证支持专业的多样性和个性化认证必须能够适应和服务于学校或专业的多样性。认证标准是目标导向和特色化的,重视学校的个性发展。不把认证降为简单的定量指标或公式,避免走向标准化歧路。认证指标体系所确立的基本质量标准也是普遍的和要求明确的。2013-11-206复合型复合型研究型应用型研究应用质量门槛曲线在平面上,其纵坐标为研究,其横坐标为应用开发。其起始自原点的辐射线表示不同学校或不同学位的取向门槛曲线表示学位的国际实质等效的最低标准在达到门槛标准以后,不同的学校可沿自身设计的射线的角度发展过门槛值后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办学目标的多样性以学生为本,重视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将学生作为学校或专业的首要服务对象;学生的满意度是能否通过认证的重要指标。认证标准明确要求以(全体)学生的学业成就作为认证的重要内容,并要求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学生成就评估体系。2013-11-207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发挥同行专家的作用美国认证指标体系从定量化指标开始,逐步走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认证标准的判断、原因、依据等主要都是建立在定性而非绝对的定量标准的基础上,因此同行专家扮演着更加重要的作用。5.专业认证与学科评估评估对象和目的不同:内部评估-外部评估评估结果不同;专业认证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与国际实质等效的认证体系。2013-11-208二、建设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1.工程教育的特点一是体量巨大,工科占总量约三分之一;二是近年来发展迅速;三是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多样,地方和区域的工程类人力资源需求也在发展。2013-11-2092.开展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建设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要达到“国际实质等效性”。建设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应考虑我国工程教育实际需要:平衡国际标准和中国国情两个方面,循序渐进,整体设计,统筹安排。3.工程教育认证目标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吸引工业界的广泛参与,进一步密切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工业产业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实现国际互认。2013-11-20104.构建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基本原则客观性、独立性、唯一性;实质等效原则;结果导向原则;严谨规范原则。5.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基本特点标准、文件和程序符合“国际实质等效”原则;认证机构由非政府的公益性行业组织联合组成;专家由行业企业和教育界代表共同组成;严谨的认证程序和认证技术保证认证结论的合理性;坚持以能力为导向的认证理念,坚持教学过程与学习效果的考查并重的同时,更注重学习效果;认证标准强调国际实质等效性,强调尊重被认证专业的办学特色和特点。2013-11-2011三、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1.工程教育认证发展历程从1992年起,建设部启动建筑学、城市规划等6个工科专业的评估,开始探索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200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协调小组;2006年,协调小组成立了教育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2012年,筹建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由教育部主导,作为中国科协的团体会员;2013年,加入华盛顿协议。2013-11-2012通用标准专业补充标准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认证标准232.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构成。通用标准有7个要素,涵盖了国际通行的11条毕业生能力要求,符合华盛顿协议要求的结果导向性特点。重点看学生产出成就,课程体系、师资,这些都是保证和支撑学生产出的。各专业领域补充标准根据专业在7个要素中的特殊要求制订,不是单独的指标。认证标准基本特点以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为基本指导思想和出发点;以学生为本,重视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全体学生学习结果;认证标准采用“能力导向”(outcome)的基本原则。2013-11-20133.认证结论认证结论分为三种:——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不通过认证对7个标准项的评价P—通过;P/W—通过,但有弱项;P/C—通过,但有关注项三者只在认证工作上作区分,不具可比性4.认证工作进展情况专业领域认证数专业领域认证数机械类45轻工食品13化工与制药28安全工程15电子电气与信息37矿业工程23计算机26地质工程1水利23仪器类7交通运输17材料类5环境工程20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6土建类15570Total:4212013-11-20145.认证工作取得的成效通过专业认证,明确了工程教育专业的标准和基本要求,改善了教学条件,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促进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的建立。通过专业认证,密切了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工业界参与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过程的改进与培养成果的验收。对改善高等工程教育的产业适应性,增强高等工程教育界为工业界提供合格工程师的功能。通过专业认证,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借鉴EC-2000中提出了11项学生核心能力指标,旨在评价学生沟通、合作、专业知识技能、终生学习的综合能力等等,为课程教学和改革提供明确的导向。通过专业认证,可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竞争力。四、关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几点思考2013-11-20151.关于认证目的要追问认证的目的,不能以认证作为工具,讲单位、团体、个人和界别的功利;认证的最终目的是以学生为本,不能以专业或学校、某些部门的其他追求作为认证的目标;要用好的机制来保证正确认识的执行;要思考怎样做到以学生为本,保证质量;以教学过程产出、学生学习结果产出,对国家、企业和社会的贡献作为认证的第一考查点。2.关于专业建设与学科评估“专业”是本科生培养的基本单元,而“学科点”是指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的发展,由于多样性的要求,其评估与认证的标准指向“全体学生的学习结果“,满足基本要求基础上的”分类“,“合格评估”;学科评估;基本上属于”分层”质量评估,属于一种“水平评估”或“选优评估”;同一专业类及其学科点,同时接受“分类”式的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的“合格评估”,也接受学科评估“分层”式的“选优评估”。2013-11-20163.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观点“分层择优”是在“分层卓越”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生成才的数量与质量,是基与干的关系,两者依存共生。在分类卓越发展基础上达到学科分层的优秀。专业与学科的整体关系上,首先是学生(本科生、研究生)为本;“本”者,区别于“末”;谈及学术——学术属于“专门的系统的学问”。学术的大师与氛围,是学生培养的根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形成不同专业与学科人才培养的“能级”与差异。经过历史的演化发展,专业的“分类”卓越发展与学科的“分层”林立,形成和谐共生的人才培养生态。认证——教育价值观的回归梅贻琦先生名言“大学者,大师之谓也”教师要教给学生精深的知识,还要引领学生的灵性(inspiration)。“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德之所在,是铸造灵魂的地方,办大学要以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就职演说2013-11-2017谢谢!!结束语:Change---变化Integration---综合Balance—平衡Innovation—创新(President-Vest:Rep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