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第十一章镇静催眠药是一类对CNS具有抑制作用,能引起镇静和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物。随着剂量的增加,依次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和中枢性肌松作用。镇静催眠药对CNS的作用,只有量的差异,无质的区别。睡眠与睡眠障碍1.睡眠生理可分两种时相:(1)慢波睡眠时相(SWS,非快动眼睡眠NREMS)(2)快波睡眠时相(FWS,快动眼睡眠REMS)2.睡眠障碍(1)入眠及睡眠持续障碍;(常见,用速效类)(2)睡眠过剩障碍;(多见于老年人、抑郁症患者及精神压力大的人,用效慢而作用时间长类)(3)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同(2)(4)阶段性睡眠或部分性觉醒有关的机能障碍。(多梦易醒,用强、中、长效类)多数催眠药久用,会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所以现有的镇静催眠药引起的睡眠都是非生理性睡眠。3.常用镇静催眠药的分类(1)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安定)(2)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鲁米那)(3)其他:如水合氯醛根据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类:长效类:地西泮(diazepam,安定,valium)、氟西泮、氯氮卓中效类:硝西泮、氟西泮短效类:三唑仑、艾司唑仑、奥沙西泮第一节┃苯二氮䓬类苯二氮䓬类(benzodiazepines,BDZ)是目前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体内过程】1.口服吸收好,i.m吸收不规则,i.v可快速显效;2.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分布容积大;3.主要经肝药酶代谢,代谢产物仍具活性半衰期也较长。【药理作用及应用】1.抗焦虑作用:主要用于焦虑症及神经官能症,首选地西泮和氯氮卓。2.镇静催眠作用:用于失眠症、术前镇静。特点:①不影响FWS,停药后很少出现“反跳”多梦现象;②耐受性、成瘾性较小;③不引起麻醉;3.抗惊厥、抗癫痫作用用于破伤风、小儿高热、子痫等引起的惊厥,首选地西泮和三唑仑。能抑制由大脑皮层、丘脑、边缘系统等癫痫病灶异常放电的扩散,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安定。4.中枢性肌松作用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系统对脊髓γ神经元的易化作用,以及增强脊髓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作用有关(抑制脊髓多突触反射)。用于肌肉痉挛、腰肌劳损及肌僵直。[BDZ机制]地西泮与苯二氮卓受体(BDZ-R)结合→调控蛋白变构→GABAA-R与氯通道偶联→当GABA激活GABAA-R后→Cl-通道开放,Cl-内流→神经细胞超极化→增强GABA的中枢抑制作用。BDZ-R,广泛存存于CNS,受体密度以皮层最高,其分布与GABAA-R(亚型-R)分布基本一致。1.副作用:常见服药次日出现嗜睡、乏力、头晕、记忆力下降,精神不振、共济失调、动作能力低下等宿醉反应。饮酒加重CNS抑制。2.依赖性:连续用药,会发生依赖性,突然停药可出现戒断症状。3.急性中毒:过量可致昏迷和呼吸抑制。用氟马西尼解毒(为BZ-R拮抗药)。【不良反应】安定(地西泮)安定类药抗焦虑,镇静催眠兼肌松。抗惊抗癫显良效,取代巴比较安全。[构效关系]1.C5上-H被烃基取代,才产生作用;2.有分枝或双键,取代基长则作用加强;3.以苯环取代有较强的抗惊厥作用;4.C2上-O被S取代,显效快、短。第二节┃巴比妥类巴比妥酸【药物分类】长效苯巴比妥6-8h原型经肾排出中效戊巴比妥、3-6h主要肝内破坏异戊巴比妥短效司可巴比妥2-3h主要肝内破坏超短效硫贲妥1/4h全部肝内破坏【体内过程】1.药物作用的快慢、强度与脂溶性有关:脂溶性大→易透过血脑屏障→作用快而强2.药物维持时间长短与药物消除的方式有关。【药理作用】巴比妥类为普遍性中枢抑制药,剂量由小到大,相继出现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及呼吸麻痹等作用。1.镇静、催眠作用特点:⑴缩短FWS,久用停药后可出现反跳现象;⑵不易唤醒,有后遗反应;⑶成瘾性,耐受性较大;⑷可引起麻醉;⑸毒性大,安全范围小。2.抗惊厥、抗癫痫3.麻醉和麻醉前给药⑴麻醉:静脉麻醉和诱导麻醉,用硫喷妥钠;⑵麻醉前给药:常用苯巴比妥。作用机制:巴比妥类可与GABAA受体-氯通道复合物上相应的结合位点结合,可促进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而延长氯通道开放时间,增加Cl-的内流。【不良反应】1.副作用:次晨出现头昏、乏力、精神不振、嗜睡等后遗反应。2.肝药酶诱导作用3.耐受性和依赖性: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4.急性中毒:深度昏迷、呼吸抑制、反射减弱或消失、血压下降。(1)排除毒物洗胃导泻NaHCO3碱化尿液血液透析法解救措施:(2)对症治疗:吸O2,输液,升压药等。水合氯醛(Chloralhydrate)作用特点:1.不影响FWS,停药后无反跳现象;2.大剂量有抗惊厥作用;3.对胃肠道有强刺激作用;4.久服也可引起耐受性、成瘾性;5.大剂量对心脏有抑制作用。第三节┃其他镇静催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