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晓日荔枝香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梧桐雨》《梧桐雨》是白朴杂剧中流传最盛者,此剧以史传记载为本事,参照白居易诗《长恨歌》与陈鸿传奇《长恨歌传》,以唐明皇与杨贵妃故事为张本,演述李唐王朝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风云。剧情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贻误军机,罪应当斩。解送京师后,唐明皇反加宠爱,安禄山又被杨贵妃认为义子,并与之私通。后因安禄山与杨国忠不睦,出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明皇仓皇逃出长安去蜀。至马嵬驿,大军不前,兵谏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无奈,命贵妃于佛堂中自缢。后李隆基返长安,在西宫悬挂贵妃像,朝夕相对。一夕,梦中相见,为梧桐雨声惊醒,追思往事,倍添惆怅。李杨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一.史传记载新、旧《唐书》中《玄宗纪》、《杨贵妃传》,以及《李林甫传》、《陈玄礼传》、《杨国忠传》、《安禄山传》等历史传记。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徙籍蒲州,遂为永乐人。幼孤,养叔父家。始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昭训女,而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迎意辄悟。帝大悦,遂专房宴,宫中号“娘子”,仪体与皇后等。天宝初,进册贵妃。寿王:李瑁,唐玄宗十八子。初名李清。开元十三年封寿王,并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杨贵妃的第一任丈夫,775年(大历十年)薨。李杨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二.文学时期1.唐白居易诗《长恨歌》与陈鸿传奇《长恨歌传》。白诗陈传乃唐代文学中传世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意义在于将李杨故事从史传中净化出来,引入文坛,使李、杨有了与历史人物所不同的第二种形象——文学形象、艺术形象,李杨故事从此成为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文学题材。从历史到文学,白诗陈传是奠基之作。李杨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首先:白诗陈传对李杨宫廷生活引起朝政腐败、社会动乱持批判态度,同时又对李杨爱情悲剧寄以同情惋惜。政治批判、爱情同情,造成白诗陈传主题的矛盾性,后世李杨题材的文学创作,便一直在寻求政治与爱情的统一。李杨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其次,白诗陈传的前半部分基本尊重历史,后半部分所增补的道士寻找杨贵妃亡魂,李杨梦中相会的传说,亦对后世李杨题材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基本的艺术构思模式。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李杨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2.唐代其它诗歌。唐代其它诗人也十分关注李杨故事。如杜甫《丽人行》、《哀江头》,刘禹锡《马嵬行》,李益《过马嵬》,李商隐《马嵬》、《龙池》、元稹《连昌宫词》,杜牧、温庭筠同题《过华清宫》等等。李杨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唐代诸多诗人对待李杨,同样持或批判或同情两种态度。令唐代诗人叹息不止的,是李杨宫廷生活引起朝廷腐败,朝廷腐败引起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引起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这一连锁社会因果,这一叹息之声,绕梁唐宋元明清数代诗坛而余音不绝。李杨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清袁枚《马嵬》李杨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3.李唐、五代文人笔记。文人笔记对李杨故事也是饶有兴趣而经久不衰。李德裕《明皇十七事》、郑处晦《明皇杂录》、姚汝能《安禄山事迹》、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郭湜《高力士外传》等等,极尽“搜奇辑逸”之能,有关李杨故事的正史野史,逸事传说,几乎网罗殆尽。李杨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4.宋代传奇北宋传奇作家乐史著《杨太真外传》,综合了白诗陈传、正史野史,以及上述笔记中有关李杨的故事,尤其对杨贵妃之事,巨细俱载,并以杨贵妃为主人公,使得其终于脱离上述文献中只是唐明皇附属人物的境地,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形象。李杨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此外,入宋后,李杨故事开始进入瓦舍勾栏而广泛流传。如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有《花萼楼》目,李杨故事同时又被搬上舞台,宋元南戏有《马践杨妃》、《梅妃旦》等目,金院本有《击梧桐》、《梅妃》等目,可惜这些宋金李杨题材的戏曲作品皆未传世。李杨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5.元杂剧时期李杨故事在元代,仍是非常热闹的题材。但剧目大多佚失。《梧桐雨》是元曲中唯一流传至今的关于李杨故事的杂剧。“元人咏马嵬事无虑数十家,白仁甫《梧桐雨》剧为最。”——清人李调元《雨村曲话》《梧桐雨》全剧介绍全剧为末本戏,共四折。第一折写李隆基不问是非,竟给丧师失地的番将安禄山加官晋爵,让他镇守边境。写杨贵妃对与她有暧昧关系的“义子”安禄山的思念,在李、杨爱情关系上抹上了一道不光彩的、有着潜在危险的阴影。《梧桐雨》全剧介绍第二折写安禄山为夺江山、迎娶杨贵妃而造反,直逼长安,李隆基被迫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第三折写马嵬坡下六军不发,李隆基在“不能自保”的情况下,只好让杨玉环自缢。经过这一场激变,一切权力荣华烟消云散。《梧桐雨》全剧介绍第四折写李隆基退位后在西宫养老,怀念美好过往,在落叶满阶,秋虫絮聒的气氛中,他做了一个朦朦胧胧的梦,梦中杨玉环请他到长生殿排宴,不料才说上一两句话,梦就被惊醒了。梦醒后“窗儿外梧桐上雨潇潇”,“一点点滴人心碎”。《梧桐雨》思想内容白居易《长恨歌》对《梧桐雨》影响极大,但白朴并非直接改编前者,在材料处理上有许多不同:一.《梧桐雨》并未把杨、李的爱情写得那么“纯洁”、“真挚”。它不仅不回避唐明皇父纳子妇的历史事实,还依据野史传闻点明了杨贵妃与安禄山的“私情”,可见它并不是以单纯的爱情为主题的。《梧桐雨》思想内容二.《梧桐雨》虽比《长恨歌》更多地涉及唐明皇亲佞远贤、耽于享乐而招致战乱的问题,但也写出了唐明皇在关键时刻,听纳马嵬父老忠言,传位太子,东还平贼,不失其开元英主余风。可见白朴创作主旨在于写政治风云,历史变故,传达一种沧桑之叹。《梧桐雨》思想内容三.从《梧桐雨》的曲词来看,全剧贯穿了一种对盛衰荣枯无法预料和把握的幻灭感。这既是写历史人物,也渗透了作者因家国破亡而产生的人世沧桑与悲凉之感。《梧桐雨》艺术特点与《墙头马上》的世俗化倾向和本色的语言不同,《梧桐雨》更多地表现出文人化的趣味,尤其以典雅优美、富有抒情诗特征的曲词著名。当然,在获得缠绵悱恻、哀思婉转的抒情效果;展现白朴熔铸文字高深功力的同时,《梧桐雨》的戏剧效果不能不受到削弱。王国维《人间词话》评:“白仁甫的《秋夜梧桐雨》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从长恨歌到梧桐雨悲剧意蕴的转化和嬗变白居易所描述的李、杨爱情纯洁而动人。“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杨玉环本为李隆基之子寿王妃的史实被隐去,杨妃的身世清白得很。至于安禄山和杨妃的私情,白居易更是只字未提,“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把杨妃塑造得绝对忠于爱情,这使她在马嵬坡死去的时候,就更具悲剧性,成了一个真正的悲剧人物。白朴在描写李、杨爱情上毫无隐讳地加入了这两个细节:其一,杨玉环本已选为寿王妃,李隆基娶杨玉环是父纳子妃。剧本的第一折“开元二十二年,蒙恩选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乃主上圣节,妾身朝贺,圣上见妾貌类似嫦娥,令高力士传旨,度为女道士,住内太真宫,赐号太真。天宝四年,册封为贵妃,半后服用,宠幸殊甚。其二,安禄山和杨妃的私情在《梧桐雨》中反复作了交代。安禄山在离开朝廷去赴任渔阳节度使时说:“别的都罢,只是我与贵妃有些私事,一旦远离,怎生放的下心?”七夕乞巧之夜,杨妃心中想念安禄山:“妾心中怀想,不能再见,好是烦恼人也。”第二折中,安禄山自陈叛变的动机:“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郑綮《开天传信记》始有“上幸爱禄山为子,尝与贵妃于便殿同乐。禄山每就座,不拜上而拜妃”的简略记载,不涉“秽事”。宋初乐史撰《杨太真外传》,收入上述一节文字,称安禄山“恩遇最深,上呼之为儿。”其卷下又有“初,禄山尝于上前应对,杂以谐谑。妃常在座,禄山心动”数语。《旧唐书·安禄山传》:“(禄山)后请为贵妃养儿,入对皆先拜太真。”《新唐书·后妃传》牵合以上诸说,简记作“初,安禄山有边功,帝宠之,诏与诸姊约为兄弟。而禄山母事妃,来朝,必宴饯结欢。”司马光《资治通鉴》出,安、杨“私情”渐次“曝光”:“天宝六年春正月”“(上)命杨銛、杨錡、贵妃三姊,皆与禄山叙兄弟。禄山得出入禁中,因请为贵妃儿。甲辰,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赐衣服、宝器,酒馔甚厚。后三日,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上闻后宫欢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尽欢而罢。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公然将杨妃“污乱事”堂而皇之地写进剧本,不免让那些“爱护”其“名节”的性理之士大为尴尬,认为白氏此举有亏于名教,玷污了杨氏的“清白”,也损害了作品的健康主题。当然,出现在《梧》剧中的杨妃“秽迹”,也给那些善于以冷峻的批判眼光审视古典文学作品的论者找到了口实,或以此为论据首肯《梧》剧“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抨击唐明皇重色误国”的“批判性”主题,或指责白朴“兜售女人祸水的陈腐观念”、“损害了作品进步的思想性”。但是???《青楼集序》云:“我皇元初并海宁,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已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风弄月,留连光景,庸俗者易之,用世者嗤之。”认为白朴不仕的原因是他志在“嘲风弄月”的创作,而不愿去过不自在的生活。——元末朱经〔中吕·阳春曲〕《题情》所宣泄的男女爱欲更足以让人摇头咋舌:笑将红袖遮红烛,不放才郎夜看书,相偎相抱取欢娱。止不过迭应举,及第待何如?百忙里铰甚鞋儿样,寂寞罗帏冷串香,向前搂定可憎娘。止不过赶嫁妆,误了又何妨?白朴及其他被战乱和强权推到市井青楼之间的通俗文艺家,常常表现出与纲常伦理观念公开对峙的思想行为方式,其审美情趣也与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观大相迥异。处身于传统文化解体、市民意识高涨的都市之中,作为整体上“垮掉的一代”的落魄文士既亲身感受到吏治毁败、权钱肆虐、道德沦丧所造成的信仰破灭、人格扭曲的忧伤,体验到科举废止、求进无门的失落和无奈,同时也在寄身其间的勾栏瓦舍之中领略到在粗犷朴野的蒙元文化濡染下冶荡无羁的享乐情趣,培植起与传统人格模式截然对立的贵己重身、桃达自适的生活态度。看似玩世不恭、倜傥风流的行为方式,恰恰以超越伦常规范的极端方式,体现着不甘沉沦的一代文士对主体生命的珍视,对人生自由境界的执着追求。明乎此,就不难理解《梧桐雨》中何以将唐明皇的“乱伦”、杨贵妃的“私情”公之于世,且作者对此不惟毫无谴责之意,倒有几分赞赏之情。白居易对李、杨爱情给予更深的同情,以致他不忍心在这爱情上做一点点的破坏,当然了,白朴对李、杨爱情也并非不怀有同情的态度,否则他不会费那么多的笔墨在第二、三折中着力渲染七夕乞巧、月下盟誓等缠绵的爱情情节,也不会在第四折中把唐明皇思念杨妃写得如此凄惨,但他毕竟没有做到如白居易那样的“于心不忍”,并没隐去杨妃的身世和私情,这在客观上对李、杨爱情提出了质疑。因此,从被毁灭的爱情的质量看,《长恨歌》显然高于《梧桐雨》,从这一点出发,《长恨歌》的悲剧性要比《梧桐雨》的强烈。作者实在的用意并不在评鹭古人功过、总结兴亡教训,而是凭借令人叹婉的君妃爱恋悲剧,揭示植根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性爱的普遍性。在草原游牧文化冲击之下伦理观念和价值体系发生断裂的金元时期,这种具有本能原欲意味的性爱更以态肆放纵的形式膨胀释放,它不仅超越了帝、妃主从关系的局限,甚至也突破了以“三纲五常”为准则的传统道德的藩篱,表现出强烈的反异化倾向和潜在的破坏力量。然而,包括帝王在内的人类的自然清欲与社会机制、道德规范之间尖锐的对峙,对处在特殊角色位置上的个体人性施加的无形压力,造成情爱与理智取舍上的脆弱和无奈,并最终导致人格的扭曲和个性的丧失,酿成盛衰无常、命运难料的失落感和幻灭感。怜悯与悲痛都给了唐明皇,形成狞厉之爱与怨徘之痛的悲幻扭结整个第四折,可说是“不得已的官家”痛失爱妃之后忧郁沉重的人生悲剧体验。全折二十三支曲子,几乎全是唐明皇愁苦郁结的心理感受的显性外化,从头到尾弥漫着感伤、失落、怅惘的悲剧气氛。白朴充分发挥其精于化用古典诗词营造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