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归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R·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测试题答案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的景色。望高大雄伟神奇秀丽2.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4.B5.D6.B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的感慨,抒发了()的思想感情。3、“古人”“来者”分别指的是,。“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的感情基调。直抒胸臆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单悲苦孤单悲苦苦古代那些礼贤下士的圣君孤单悲苦苦孤寂凄凉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单悲苦孤单悲苦苦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孤单悲苦苦苍凉悲壮4、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2分)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指自然界的浮云,又指奸邪小人和当时的保守力量;也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掌握正确的观点方法,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表象迷惑。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4.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飞来山上千寻塔;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闻说鸡鸣见日升。5.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泘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指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6.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千寻塔”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铺垫。7、D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2、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3、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疑”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4、从“丰年待客足鸡豚”能够看出村里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全诗表现热烈的气氛。5、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流露出诗人热爱和留恋农村生活的情感。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蕴含的生活哲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就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机,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7.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2分)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看到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好像没有了去路,(忽然)出现了柳色深绿、花光红艳的山村。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这句诗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说明了在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2分)。这一富有哲理的诗句给人以乐观向上的积极的感受,给人以启发(2分),自然被人们广泛引用。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人名)。(1分)2.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这首诗前两句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诗人以落花自比,表明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4.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诗人以落花自比,表明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诗人以落花自比,表明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后指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4.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诗人以落花自比,表明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