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桥Ⅱ110kV输变电站进线工程(1#竖井~规划12m道路段)正式报告 (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四川·成都四川宇通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0目录1、概述1.1工程概况1.2勘察的目的及任务1.3勘察技术依据1.4勘察技术方案及方法1.5勘察完成工作量2、区域地质构造及气象概况2.1区域地质构造2.2气象概况3、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3.2地层结构3.3地下水及水文地质条件3.4水、土的腐蚀性评价4、岩土测试成果4.1室内土工试验4.2原位测试5、场地及地基土的地震效应5.1场地类别的划分5.2液化评价6、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6.1不良地质作用6.2场地及地基土的地震效应6.3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6.4地基的均匀性评价6.5地基土适宜性评价7、基础方案分析与评价8、结论及建议附件及图纸:1、土腐蚀性试验报告.................................1页2、土工试验报告.....................................1页3、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4、工程地质剖面图...................................7页四川·成都四川宇通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1驷马桥Ⅱ110kV输变电站进线工程(1#竖井~规划12m道路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概述1.1、工程概况拟建电力通道规模为2×1.4×1.4m电力方涵,调整线路全长约500m,北接川陕路西侧现状电力隧道1#竖井,从北至南穿越现状铁路和沙河。过铁路采用2根Y1500钢筋混凝土管,穿沙河采用2×1.0电力方涵+16孔电力排管,向南分别接入规划12m道路北侧规划1.4×1.4m电力方涵和解放路西侧现状1.4×1.4m电力方涵。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及地基等级均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受成都市鑫地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其拟建的驷马桥Ⅱ110kV输变电站进线工程(1#竖井~规划12m道路段)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1.2、勘察的目的及任务1.2.1勘察目的通过工程地质调查、勘探和测试工作,查明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提供拟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所需的地质基础资料。1.2.2勘察任务①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②查明沿线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及各层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提供设计所需各土层承载力、压缩模量、变形模量等岩土参数。③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稳定水位标高、变化幅度及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④查明沿线地段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发生和诱发条件、四川·成都四川宇通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2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论证对本工程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⑤查明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防所需的其它动态参数,在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场地,评价场地和地基土的地震效应。1.3、勘察技术依据我公司按国家、行业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及相关规定进行工作,所依据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及规定有:①《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②《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④《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⑥《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⑦《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⑧《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⑨《电力工程勘测制图》(DL/T5156.1-5156.5);⑩《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其他相关规范、规程1.4、勘察技术方案及方法①本次勘察依据设计单位提供的管线规划红线图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等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拟建场地的现状地形地貌条件及邻近线路的地下管网分布情况,共布置钻孔15个(钻孔布置情况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四川·成都四川宇通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3采用的高程系统系成都市城市高程系统,高程为黄海高程系,根据业主提供的总平图和控制点,采用GPS卫星定位及钢尺测放钻孔,按各点坐标测放(各点实测高程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高程为实测高程。受场地条件影响,部分勘探孔进行了适当的移位(主要是临近房屋段、过沙河段和穿铁路段),但不影响整个勘察成果的分析与评价。②钻探:本工程采用2台SH-30型工程钻机,采用冲击钻进法对上覆土层连续冲击钻进,采取扰动土样,钻探过程中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野外编录工作,做到资料记录及时准确。③室内土工试验:对粉质粘土取样进行室内常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试验,根据实验指标与野外鉴别相互印证,以便对土层进行准确定名及力学分层,并为确定其地基承载力提供依据。④原位测试:本次勘察对粉质粘土进行标准贯入试验,以评价其地基承载力及均匀性。⑤土的腐蚀性:取2件素填土做土的腐蚀性试验,为地基土的腐蚀性评价提供依据。⑥水的腐蚀性试验:取2件水样作水质简分析试验,为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提供依据1.5、勘察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于2014年11月18日~11月22日进行野外钻探(含原位测试)工作,11月23日~11月29日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和资料整理工作,于2014年11月30日提交本工程正式报告。本次勘察共完成勘探点15个,钻孔间距28.50~61.05米。孔深均控制在管网开挖深度(设计开挖深度平均约8米)以下3米以上。本次勘察完成的工作量统计见表1.5。工作量统计表表1.5四川·成都四川宇通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42、区域地质构造及气象概况2.1、区域地质构造成都在区域构造上处于龙门山山前断裂和龙泉山断裂之间的凹陷盆地东缘。龙门山断裂和龙泉山断裂平行展布于成都坳陷盆地的两侧,在凹陷盆地内还发育有多条北东、北北东向断裂。位于成都坳陷盆地西侧的龙门山断裂地震烈度大,频度高,但波及成都其影响均未超过6度;成都凹陷盆地内的断裂构造在中早更新世活动较为强烈,自晚更新世至今,活动性大为减弱,趋于稳定,即或存在发生5.5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其基本烈度也不会超过7度。区域地质构造格局奠定了本区地形地貌的基本形态,同时也是确定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主要依据。成都平原在构造上属第四纪坳陷盆地,成都市区位于该平原的中部东侧,由近代河流冲积、洪积而成的砂卵石层和粘性土所组成的一级、二级河流堆积阶地上。下伏基岩为白垩系红色泥岩,成都市白垩系基底西部较深,向东逐渐抬升变浅。其埋藏深度在成都东郊约为15~20m,市区20~50m,至西郊茶店子附近陡增至100余m。总体来说,成都坳陷与成都平原分布的范围基本一致;成都市所处的地壳为一稳定核块,东侧距龙泉山褶皱带约20km,西侧距龙门山断裂带约50km,受上述东西两侧构造带的影响,在成都平原下伏基岩内形成了蒲江-新津和新都-磨盘山这一区域性的北东向基底断裂和其它次生断裂。据区域地质调查,配合物探、钻探和卫星遥感图片的解释,证实了这些断裂的存在。自第四系全新统以来,这些断裂的地质作用趋缓,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微弱,5.12汶川大地震和4.20芦山大地震前,历史上很少发生强烈地震。项目测量总进尺N120动探进尺(m)标准贯入试验原状土样扰动样水样土样腐蚀性试验工作量15点204.70米102.307次8件2件2件2件四川·成都四川宇通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52.2、气象概况拟建场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947mm,丰水期为6~10月,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74%,枯水期为1~4月。丰、枯水期地下水位变幅为1.50~2.00m。蒸发量多年平均1020.5mm,相对湿度多年年平均为82%。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6.2℃,极端最高气温为37.3℃,极端最低气温为-5.9℃。多年年平均风速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极大风速为27.4m/s(出现于1961年6月2日)。最多风向为NNE,出现频率为11.0%。3、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地貌单元属岷江Ⅱ级阶地。管线沿线地形总体较平坦,局部高差较大,孔口标高为504.38~507.88m,最大高差3.50m。3.2、地层结构在勘察钻探揭露深度内,地层结构自上而下为: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1)素填土:黄色、灰色、灰褐色,稍湿,结构松散。以粘性土、卵石回填为主,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少许植物根茎。回填年限普遍大于5年,该层全场地分布,层厚3.90~6.30m。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3al+pl)(2)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色,稍湿,可塑。其成分以粉粒和粘粒为主,含铁锰质、钙质结核,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该层在整个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1.80~2.20m。(3)卵石:灰色,稍密~密实,稍湿、湿~饱和,成份以花岗岩、辉长岩、辉绿四川·成都四川宇通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6岩、煌斑岩、闪长岩等火成岩为主,灰岩、砂岩、石英岩次之,卵石磨圆度较好,多呈圆状或次圆状,粒径一般在2~20㎝,含粒径在20cm以上的漂石,充填物上部以粘性土为主,下部以中砂为主,含少量粉、细砂及砾砂。漂、卵、砾石级配较好,排列杂乱,分选性差,微风化~强风化。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对卵石层密实程度分为以下三个亚层:3-①稍密卵石:骨架颗粒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钻进较容易,冲击钻探时,钻杆稍有跳动。卵石含量在55~60%之间(个别漂石除外),充填物含量在40~45%之间。该层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0.60~1.10m。3-②中密卵石:骨架颗粒排列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钻进较困难,冲击钻探时,钻杆、吊锤跳动不剧烈。卵石含量在60~70%之间(个别漂石除外),充填物含量在30~40%之间。该层场地内均有出露,层厚1.10~2.30m。3-③密实卵石:骨架颗粒交错排列,钻进较困难,冲击钻探时,钻杆、吊锤跳动剧烈。卵石含量在70~75%之间(个别漂石除外),充填物含量在25~30%之间。该层埋藏较深,本次勘察未予揭穿,最大揭露厚度4.70m。以上各地层的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3.3、地下水及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场地内地表水较丰富,主要分布于沙河及场地内的低洼地带。地下水根据地层结构和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沿线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潜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和粉质粘土中,受生活用水和大气降水的补给;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卵石层中,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迳流补给。上层滞水水位埋藏较浅,一般为0.40~4.00m。本次勘察期间为丰水期向平水期的过渡阶段,勘察期间测得沿线地下水水位埋深为4.70~7.10m,平均高程500.50m。受季节和沙河河水水位影响,地下水年水位变四川·成都四川宇通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7化幅度为1.00~3.00m。经查阅该区域历年长期观测的地下水历史资料,历年最高水位埋深为3.00m,历年最高水位标高为502.10m(按线路地面平均标高505.10m计)。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卵石渗透系数建议值K=25m/d。建议施工时需进一步核实地下水位。3.4、水、土的腐蚀性评价3.4.1土的腐蚀性评价本次勘察取2件素填土进行土的腐蚀性试验(详见土工试验报告),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标准的划分原则,其判定结果见下表:土的腐蚀性评价表表3.4.1项目评价方法实测值评价标准腐蚀等级备注结论按环境类型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SO42-(mg/kg)127.32~131.92<450微环境类型为Ⅱ类场地土对砼结构、钢筋砼中结构的钢筋以及钢结构均具微腐蚀性。Mg2+(mg/kg)14.29~16.08<3000微按地层渗透性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PH值7.28~7.30>5.0微地层渗透性为弱渗透性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Cl-(mg/kg)24.77~26.13<250微ω≥20%的土层土对钢结构腐蚀性PH值7.28~7.30>5.5微仅以PH值判定根据上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