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社会公正问题研究述评唐斌尧光明观察刊发时间:2005-10-1「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全面展开,社会公正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国内社会学者以其独特的学科视角对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公正问题、现阶段的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对社会公正的影响、贫困问题与社会公正、社会公正的基本理论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关键词」社会公正/研究/述评当今国内的社会公正(正义)问题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此之前的30年间,国内有关当代社会科学意义上的公正问题研究基本上是一个空白地带[1]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全面展开,社会公正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国内的社会学者以其独特的学科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2]学者们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社会的根本价值尺度和基本规则体系,社会公正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尝试从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等角度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公正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做一文献回顾式梳理。一、问题产生的背景笔者认为,社会公正问题之所以逐渐成为国内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议题,其背景及原因主要是:第一,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急需社会公正理论。近年来,国内学者正在普遍形成一种共识,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的一些趋势已开始定型化,事实上,这些变化早已超出了那些认识改革过程的旧思维框架,旧思维已无法把握新出现的社会问题。[3]这就是,一个“高风险社会”正在到来。这必然会对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变化中的社会生活向政策制定者和思想理论界提出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社会公正问题。孙立平指出,中国的改革进行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如果把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作为一个分界,可以看出,前后两个阶段改革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是我们在讨论和推进今天的改革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一个因素。[4]吴忠民也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尽管中国社会在某些同公正相关的部位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展,比如,机会平等的理念与准则在中国社会开始初步形成,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社会在公正的许多方面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发展的成果,进而对于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需要社会公正理论。[5]第二,社会学的深层理念。社会学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科学的传统其实就是一个关怀社会公义和平等的传统。[6]郑杭生认为,社会学的深层理念不是别的,就是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这里,增促社会进步,就是增加和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成员个人的全面发展;减缩社会代价,就是指尽管社会代价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们可以研究如何把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缩小到最小范围的办法。大多数社会代价往往是由社会弱势群体来承担的,这就是社会学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关注没有话语权或话语权很少的“沉默的大多数”的渊源。[7]李强也指出经济学更多强调效率,而社会学更多强调公平;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强调经济效益和利润,社会学实际上是相对于经济学而言的,社会学强调的是社会效益,即分配模式是否公平的问题。虽然社会学探讨的问题很多,但不管是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还是社会改革等等,公平都是核心问题。[8]正是秉持上述学术理念,中国社会学者不失时机地开展了转型时期的社会公正问题研究。二、研究的主要内容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有国内学者从法律、意识形态、道德伦理和经济发展的层面出发关注公正问题,并有各认识主体对正义的理解分歧而造成的话语论争,但是其思考的深度和系统性明显不足。[9]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结构,尤其是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哪些人在改革中获益?哪些人成为改革代价的承担者?社会群体间的收入和财富差距究竟有多大?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源是什么?这些变化对中国的社会公正产生了什么样的重要影响?我们应采取何种适合的社会政策?这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国社会学界的高度重视,并且不断给出自己独特的解释。概而言之,研究者们关注并研究的焦点、分析角度及思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公正问题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社会变迁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即社会结构特别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10]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正处于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对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社会影响的分析、解释成为国内外学者长期关注的问题,并引发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以及争论。对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社会影响的分析,基本上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对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重大变迁及其机制的研究;二是对作为社会结构利益主体——阶级阶层的研究,即社会分层研究。中国转型期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变迁问题之所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研究兴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愈演愈烈的社会贫富分化趋势,这使得社会财富与发展机会,继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社会扩散”,演变为向少数人手中积聚。[2]许多学者都注意到社会分层中的公正性问题。郑杭生提出一个社会的社会分层是否合理,一是看它的开放性,二是看它的公正性。所谓公正性,就是指各种社会资源在各种社会地位上的分布是公平的,地位之间的级差是合理的。[11]由此,在讨论我国客观的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时,要特别注意到这种变化所带来的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相随相生的现实后果。我国阶层的新变化,一方面,是“社会要有活力必须有一定差距”这种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大锅饭”、平均主义沉痛教训转化而来的好的结果。但另一方面,这种社会结构的调整,也付出了巨大的社会代价。这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弱势群体的扩大、社会公平度下降、包括城乡贫困层在内的社会下层的形成。[7]李强从公平的角度讨论了地位不平等或地位差异的问题。他认为,社会分层是由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组成的:一是“地位差异结构”,二是“地位准入”机制。由此,也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公平观,即“消除地位差异”的公平观和“地位准入”的公平观。改革以前占上风的是第一种公平观,而在改革开放以后,主导意识形态开始注重“地位准入”或“进入过程”的公平观。可以说,20多年来的中国社会,既经历了社会分层结构的巨大变迁,也经历了公平观念的巨大的变迁。[12]王小章则指出,一种分层机制若要被人们认同为合乎正义,就必须体现出机会均等意义上的公正,而目前我国社会中的竞争还远远没有达到真正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就社会公正而言,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摆脱旧体制的束缚与失去旧体制的“保护”应是同步的,不能允许有的人摆脱了束缚却仍享受着保护,有的人失去了保护却仍受到束缚,前者垄断机会而后者承担风险,前者享受成果而后者付出代价。这是我国改革过程中最需要反思之处,也是我国当前的社会分层机制最根本的不公正之处。[13]还有学者从中国社会结构特别是社会分层结构的特征方面切入,分析了社会公正问题。例如,吴忠民提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有两大特征:一是原有的主要群体弱势化,二是形成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精英的群体结盟。[14]特别是前一种现象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它主要表现在:中国主要社会群体的弱势化成员的人数在迅速增加;工人和农民的基本权益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维护;许多基层机构的财政能力几乎枯竭;工人群体和农民群体劳动技能的总体水准在下降;工人和农民的相对地位明显下降等诸多方面。[5](二)中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对社会公正的影响贫富差距实际上是与社会分层密切相关的问题。我们研究社会分层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包括经济地位(财产地位)、权力和社会声望三大测量指标。在这三种指标中,贫富差距也就是经济方面的差异,是人们首先关心的问题。[8]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经济社会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收入差距是否已超过社会可以承受的合理区间?是否严重影响了收入分配的合理秩序甚至激励机制?贫富分化是否对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对于如此等等的问题,实际工作部门和学术界都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15]社会学者秉承学科的人文关怀理念,并凭借自身的学科研究优势,一直把收入分配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问题。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如何研究中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与贫富差距问题。李强指出研究经济地位比较简洁的办法是研究收入,特别是近期收入。但是也应看到在我国研究城乡居民收入问题的难度。因此,在研究收入时,有必要设计一些相关指标,对于收入的可信性进行测定。[12]李培林则强调应该特别注意对社会公正的主观心态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人们对贫富差距的社会心态和对其发展趋势的心理预期已经影响到人们对社会公正的信念。[15]朱光磊提出对一个社会分配体系中社会成员之间贫富差距程度的测度,必须同时包括对其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的测度。[16]第二,中国目前的收入差距与贫富差距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贫富分化已成为一个结构性现象。这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相关经验研究的共识性支持。研究者们认为其具体表现和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非常迅速;二是城乡、地区、行业及部门间差距继续扩大;三是贫富差距的主要指数持续走高,已经形成了贫富阶层的明显分化。[17]第三,如何评价中国目前的收入差距和贫富分化,即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究竟是比较合理,还是已经过大或者到了比较危险的临界点,换言之,它是否影响到社会的平等与公正。对此,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李强根据在全国调研的结果,提出了以下判断: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反映贫富差距的指标上升速度确实过快了一些;到了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从改革前的绝对平均主义盛行的状况,变成了超过国际中等不平等程度的水平。贫富差距在这样短的时期内迅速拉开,这样巨大的变化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见的。为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居民对于收入差距的承受力问题。今后十几年,如果我国的收入差距仍然以上述的高速度发展下去的话,将会超过我国居民对于贫富差距的承受力,将会引发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12]而朱光磊认为,贫富分化的关键不在于特别富的人有多富和特别穷的人有多穷,而在于二者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在用比较最富与最穷的20%或10%的“不良指数”法推算,并将城镇人口的实际身份收入因素、社会保障因素、某些腐败因素造成的不法收入估计在内,可以认为中国目前的实际贫富差距,特别是乡村内部和城镇内部的贫富差距与国际相比,虽处于可容忍的范围内,但已经接近或达到警戒线,需要加以特别注意。问题的关键是控制各种不合理、不合法的致富行为所造成的贫富差距的恶性扩大。[18]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很多不同的看法实际上都是基于某种认识或感觉的估计。那种拘泥于衡量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是0.3还是0.4的讨论,或者基尼系数0.4是比较合理还是比较危险的争论,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真问题”。其实,争论的“真问题”是我们现在应该采取什么政策来对待目前的贫富差距。问题是,目前的贫富差距究竟是促进了改革和发展,还是影响了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的持续?[15]此外,茅于轼从一般意义上指出,一定的收入差距有它有利的一面。但是要能使收入差距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从低收入进入高收入的渠道要畅通;其次,人们必须真正对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后,才能取得高收入,绝不是凭特权、贪污甚至武力来取得高收入。[19]第四,造成中国现阶段贫富分化的原因是什么?学者们一般认为:(1)由市场竞争形成的收入差距,特别是初次分配领域的差距;(2)我国历史和传统体制形成的不平衡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3)不公平竞争、非法和腐败因素等等,是造成或加剧目前我国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20]也有研究者指出,造成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现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