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中藥治療消化系統疾病臨床經驗總結黃江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超微中藥粒系我院研製的科研新產品,為進一步探討臨床使用劑量和客觀評價其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我們根據文獻調研及有關藥理研究的結果,開展了超微中藥複方與傳統飲片之複方治療消化系統疾病臨床對比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1.試驗物件採用以証為主,証病結合的臨床試驗方法,選擇傳統名方和經驗方,針對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等常見病、多發病進行臨床對比研究,具體選方及主治病証如下:1.1.保和丸(《丹溪心法》):山楂15g、神曲15g、法夏15g、茯苓15g、陳皮10g、連翹10g、萊菔子6g,主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痞滿証)患者。1.2.大承氣湯(《傷寒論》):大黃12克、芒硝9克、厚樸15克、枳實12克,主治癌性疼痛患者應用鎮痛劑藥所致便秘。1.3理中湯(《傷寒論》):人參9g、乾薑9g、白朮9g、炙甘草9g,主治胃脘痛屬脾胃虛寒者1.4大黃煎劑(湖南中醫藥附一院醫院製劑):大黃30g、烏梅30g。煎劑保留灌腸主治慢性肝病內毒素血証患者。2.試驗方法2.1試驗藥材:全部來源於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中藥調劑室,均為同一批號,同一產地藥材,加工製作方法遵循《湖南省藥材炮製規範》。2.2藥物加工與規格超微中藥1組(試驗1組):根據文獻調研及有關藥效試驗結果,在原方劑量基礎上減少2/3,即用原方劑量的1/3,經沸水浸泡15~20分鐘,利用煎藥機包裝製成。每袋150ml,由湖南省中藥超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製劑室提供。超微中藥2組(試驗2組):在原方劑量基礎上減少4/5,即用原方劑量的1/5。經沸水浸泡15~20分鐘後,利用煎藥機包裝成每袋150ml。由湖南省中藥超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製劑室提供。傳統飲片湯劑組(對照組):藥物及劑量遵原方,常規煎藥機煎煮。包裝成每袋150ml。由湖南省中藥超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製劑室提供。上述三種藥物的顏色、氣味、藥量及包裝全部一致,在標籤上標以「某藥1號」「某藥2號」「某藥3號」相區別。2.3藥物編盲:本試驗為隨機、雙盲、陽性藥物平行對照臨床試驗,隨機採用1:1:1區組方法,亂數字表由本院臨床藥理統計室提供,並由與本次無關的人員完成藥物編肓,編肓內容對參加試驗的臨床醫師與受試者保密,肓底保存於科教處。2.4藥物發放:觀察醫師按受試者就診的先後順序,根據藥物的所編序號發藥,醫師、受試者均不得自行選擇藥物。每次受試者用藥都必須按要求登記。2.5用藥方法:受試者均按分發的藥物口服,每次150ml,每日二次。三組療程相同。觀察期間不得服用對主治病証有治療作用的藥物,療程結束後評價療效。3.試驗結果:根據試驗設計方案,本次試驗共完成臨床觀察242例、其中試驗1組80例,試驗2組80,對照組82例。3.1保和丸超微中藥複方與傳統飲片複方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痞滿証)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對比研究:3.1.1病例選擇採用病証結合形式選擇試驗病例,以功能性消化不良(痞滿証)患者為觀察對象。試驗組與對照組分配比例為1:1:1,即試驗組(1/3劑量組、1/5劑量組)、對照組各20例。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全國中醫內科學會專業委員會主編《中醫胃腸病學》制定。(1)上腹脹痛或不適,早飽,噯氣,腹部脹氣、厭食嘔惡,泛酸反胃等上腹症狀超過4周。(2)內窺鏡檢查未發現潰瘍、胃黏膜糜爛、腫瘤等器質性病變,未發現食管炎,也無上述疾病病史。(3)經實驗室、B超、X(4)無腹部手術史。(5)胃腸動力檢查可有胃腸動力障礙。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型:參照Heading的標準,中華消化雜誌,1997(1)13。運動障礙型:以腹脹、早飽、噯氣、噁心為主要表現。潰瘍樣型:以規律性餐前上腹痛、進食後可緩解為主要表現。反流樣型:以胸骨後疼痛不適,燒心或反酸,食物返流為主要表現。複合型:上述兩種以上混合出現者。中醫痞滿証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痞滿証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1)自覺胃部飽脹、脹滿或脹痛不適。(2)反複發作在4周以上。痞滿証中醫辯証分型標準:本臨床研究選飲食積滯型作為觀察証型。主症:(1)自覺胃脘部飽脹、脹滿不適;(2)納差;(3)噯氣;(4)噁心或嘔吐。次症:(1)脹痛拒按;(2)吐後痛緩;(3)噯腐吞酸;(4)矢氣酸臭;(5)大便不爽。舌象:舌質淡,或紅,舌苔厚膩。脈象:脈滑或弦。主症(1)為必備項,同時具備其他主症中2項,次症中3項,並有相應的舌象、脈象者,可診為痞滿証飲食積滯型。病例納入標準:同時具備以下標準,可納入試驗病例。(1)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西醫診斷標準之運動障礙型。(2)符合痞滿証的中醫診斷標準及中醫辯証為飲食積滯証。(3)年齡18-65歲。3.1.2治療方法服藥方法及療程:超微中藥1組:每次1袋,2次/日;超微中藥2組:每次1袋,2次/日。對照組:每次1袋,2次/日。療程:三組療程均為14天,觀察1個療程。3.1.3觀察指標及記錄人口學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健康史、用藥史和患病史等。療效性觀察主症:(1)自覺胃脘部飽脹、脹滿不適(2)納差(3)噯氣(4)噁心或嘔吐次症:(1)脹痛拒按、(2)吐後痛緩、(3)噯腐吞酸、(4)矢氣酸臭、(5)大便不爽。舌象:舌質淡,或紅,舌體胖或齒痕,舌苔薄黃或白或白厚。觀察以上臨床症狀,並按錯誤!找不到參照來源。症狀輕重分級記錄分值。3.1.4療效判斷標準: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標準:顯效:上腹脹滿,噯氣反酸等症狀完全消失,有效:症狀輕微,不影響或部分影響生活工作.無效:症狀無改善。主要症狀的療效判定:消失:療程結束後,症狀消失。減輕:療程結束後,症狀分級減少但未消失。不變:療程結束後,症狀分級不變。加重:療程結束後,症狀加重。中醫証候療效標準:根據積分法判定証候療效臨床治癒:療效指數(n)=100%顯效:療效指數(n)≧70%有效:療效指數(n)≧30——70%無效:療效指數(n)30%3.1.5統計處理與總結臨床試驗結束後,所有臨床研究資料錄入電腦,用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對三組治療後臨床總療效、臨床症狀計分變化、實驗室指標檢查結果等以觀察其臨床療效及其安全性。統計方法:計量型資料採用均數±標準差進行統計描述。組間比較,用t檢驗或校正t檢驗或方差份析。組內用藥前後比較,採用配對t檢驗。計數型資料採用頻數(構成比)進行統計描述,兩組間比較採用x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檢驗。等級型資料採用各等級頻數進行統計描述,組間比較採用秩和檢驗。所有的統計檢驗均採用雙側檢驗,P值小於0.05將被認為所檢驗項目的差別有統計意義。3.1.6病例一般資料病例入組情況:見表1。人口學資料受試者年齡:見表2。在臨床試驗中,沒有觀測到與試驗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發生。3.1.9討論在本次試驗中共入組病例60例,傳統飲片組、超微中藥1/3與1/5組20例,所有入選病例均完成了臨床觀察。療前基線分析表明,三組受試者療前在人口學資料與病情資料等方面較為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保和丸傳統飲片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顯效率為15%,總有效率為75%;超微中藥1/3劑量組的顯效率為15%,總有效率為80%;超微中藥1/5劑量組的顯效率為5%,總有效率為60%。三組結果分析可知1/3劑量組與傳統飲片組療效基本一致,1/5劑量組療效略低,但與傳統飲片組比較差異未見有統計學意義。保和丸傳統飲片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証候的顯效率為65%,總有效率為90%;超微中藥1/3劑量組的顯效率為55%,總有效率為85%;超微中藥1/5劑量組的顯效率為35%,總有效率為75%。三組結果分析可知1/5劑量組對中醫証候的改善療效略低於1/3劑量組與對照組,但療效未見有統計學意義。經治療後三組中醫証候主症均有了明顯的改善,中醫証候積分值下降均較為明顯。在臨床觀察過程中,未觀察到與藥物相關的不療事件與不療反應發生,說明本藥物的應用劑量相對安全。綜上,保和丸超微中藥相當於傳統飲片1/3劑量時治療功能性消化不療與傳統飲片療效基本一致,1/5劑量時療效略低於傳統飲片組,說明保和丸超微中藥應用量為傳統飲片1/3時基本可達到傳統飲片的療效,且安全性較好,無不良反應。3.2大承氣湯:主要觀察三個不同劑量組對「便秘」疾病療效、中醫証候療效及主症療效之間的差異,本試驗共觀察60例,其中試驗1組20例,試驗2組20例,對照組20例。結果表明:對疾病的療效試驗1組、試驗2組、對照組,總顯效率分別為95%,60%,90%,總有效率分別為100%,95%,100%;中醫証候積分情況試驗1組、試驗2組、對照組三組自身前後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試驗1組與對照組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者療效相當,但試驗2組與對照組組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對主症療效試驗1組,試驗2組,對照組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3.3理中湯:主要觀察三個不同劑量組對「胃脘痛」疾病療效、中醫証候療效及主症療效之間的差異,本試驗共觀察60例,其中試驗1組20例,試驗2組20例,對照組20例,結果表明:對疾病的療效試驗1組、試驗2組、對照組總顯效率分別為40%,25%,55%,總有效率分別為80%,60%,85%;對中醫証候療效試驗1組,試驗2組,對照組總顯效率分別為60%,30%,55%,總有效率分別為90%,70%,85%;對減輕胃脘痛程度、頻率、持續時間等主症療效方面試驗1組、試驗2組、對照組相當(P0.05);在對主症起效時間方面試驗1組與對照組相當,但試驗2組明顯慢於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1)。3.4大黃煎劑:主要觀察三個不同劑量組對疾病療效,中醫主症積分療效及降血氨療效之間的差異,本試驗共觀察62例,其中試驗1組20組,試驗2組20例,對照組22例。結果表明:對疾病療效試驗1組、試驗2組、對照組總顯效率分別為35%、10%、31.8%,總有效率分別為90%,80%,81.8%;對中醫主症積分療效試驗1組、試驗2組、對照組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降血氨療效方面試驗1組、試驗2組、對照組均有效,試驗1組與對照組療效相當,且略優於試驗2組。4.試驗結論4.1通過242例臨床試驗對比研究,我們認為超微中藥1組(1/3劑量)與傳統飲片湯劑組在對疾病的療效、中醫証候的改善以及主症療效等方面相當,且能節約藥材,使用方便,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前景。超微中藥2組(1/5劑量)療效低於傳統飲片湯劑組,有待進一步擴大臨床研究。4.2超微中藥在臨床試驗過程中未發現明顯的不良反應或毒副作用,安全性較好。症狀體征輕重分級量化計分標準主症無(0分)輕(2分)中(4分)重(6分)胃脘脹滿無納差無噯氣無噁心嘔吐無次症無(0分)脹痛拒按無吐後痛減無噯腐吞酸無矢氣酸臭無大便不調無進食後偶有胃部飽脹不適,1小時內減輕或消失食慾減,保持原飯量偶有偶有噁心輕(1分)偶有,按之稍痛吐後疼痛消失胃中嘈雜,輕微不適偶有大便稍硬或稍溏,次數無增減每於進食後飽脹不適,持續在1-3小時食慾減,飯量比前減1/3較多經常噁心中(2分)按之較痛,或有時隱痛吐後可有較明顯減輕感覺胃中嘈雜較重較明顯,但可自行緩解軟便或稍爛,成堆不成形,2-3次/日,或大便乾,2-3日排便1次。論進食與否均覺胃部脹滿,甚至脹痛,需寬衣鬆褲無食慾,飯量減少1/3以上頻繁嘔吐重(3分)按痛明顯,或持續隱痛吐後疼痛無減輕感吐酸水較嚴,經常矢氣且矢後無症狀減輕感爛便或溏便,4-5次/日,或稀便,3次/日以上,或大便乾,3日以上1次表1保和丸臨床試驗病例入組情況grouN完成脫落傳統組202001/3組202001/5組20200表2保和丸臨床試驗受試者年齡分組(例)grouN25歲25-35歲35-45歲45歲傳統組201(5.00%)9(45.00%)5(25.00%)5(25.00%)1/3組206(30.00%)7(35.00%)7(35.00%)1/5組201(5.00%)5(25.00%)9(45.00%)5(25.00%)表3保和丸臨床試驗受試者年齡(歲,X±S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