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风情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班级:10级旅游管理班学号:201008030107姓名:郝荣花导游词各位旅客朋友,大家早上好,我是XX旅行社的地陪XXX,大家可以叫我XX!很荣幸认识大家,更荣幸我可以担任大家的导游。首先我代表裕固族人民热忱欢迎欢迎大家来到裕固族自治县,希望这里的美好风光没有让大家失望。今天我们将要正式去裕领略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美好风光、以及裕固族人民的热情招待及其特别的民俗风情!由于裕固族人民有其独特的民族习惯,所以在今天的旅游过程中,我希望大家可以尊重他们的一些传统习惯。在此我预祝各位可以在裕固族自治县渡过愉快而美好的一天。说话间,裕固族居住的帐篷已映入我们的眼帘,这里的美不是我三言两语就可以表述得出来的,所以我们一起下车去亲自观赏吧!裕固族基本信息裕固族为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共有1.3万人,主要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是一个有着悲壮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过各种称呼。元朝称为“撒里畏吾尔”,明朝称为“撒里维吾尔”,清朝称为“锡喇伟古尔”或“西喇古儿黄番”,建国初期称为“撒里畏吾尔”。1953年经裕固族人民协商、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用“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为本民族名称,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主要分布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康乐、大河、明花、皇城区及马蹄区的友爱乡,其余居住在酒泉市肃州区的黄泥堡裕固族乡。民族语言裕固族现在使用三种语言:一种是西部裕固语(也称尧呼尔语),主要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部的裕固族群众使用;一种是东部裕固语(也称恩格尔语),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部的群众使用;再一种就是汉语。裕固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汉语、汉文是裕固族共同交际的工具。美丽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风光•老人会在门口把客人让进帐篷,安排客人坐在左侧面朝门口的贴地板床上,这是贵宾席。最好按他们的习俗,先用双膝跪坐,然后盘腿坐下。一般是按男左女右分坐。•裕固族待客真诚憨厚,讨厌虚情假意。•有客人时,裕固人总是先请喝酥油炒面茶,然后才用手抓羊肉和青稞酒款待。客人在喝奶条时,一定要吃干净沉在碗底的“曲核”(一种呈块状的奶制品),这表示已经吃够了,要不然的话,主人会一个劲地给你添加。•以酒待客是传统习俗之一:他们的习惯是先吃后喝,在吃饱之后再喝酒。•裕固族划拳之风甚盛,程序复杂,花样繁多。民族礼俗热情好客的裕固族饮食习惯裕固族的奶食品主要用牦牛、黄牛、羊奶为主制作,有甜奶、酸奶、奶皮子、酥油和曲拉。裕固族还喜欢在大米饭里、粥里加些蕨麻、葡萄干、红枣,拌上白糖和酥油,或在小米、黄米饭内加些羊肉丁、酸奶,作为主食。裕固族平时还喜将面粉做成面片、炸油饼、包子等,最拿手的是吃水饺,到了冬天,家家都要做许多饺子,然后冻起来,现吃现煮,有的人家甚至一直可以存到春天大忙时再吃。裕固族禁吃尖嘴圆蹄的动物,如马、驴、骡、狗和鸡、鱼等。禁忌到裕固族牧民家去做客,有一些礼俗是必须懂得的。如果是骑马去,在离帐篷比较远的地方就得下马,以免惊动畜群。马鞭不论长短,一律放在帐篷外面,不要带进去。离开时,不要出门就上马,而应牵着马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马。假如带了枪支、弹药或生皮、生肉,也不要拿进帐篷。穿红衣、骑红马的人是不准进帐篷的,这是由于裕固族信仰佛教的缘故。据说他们信奉的“毛神”就是穿红衣、骑红马的,因此有这样的禁忌。美丽的裕固族服装“衣领高、帽有缨”,是裕固族服饰的一大特点。民间流传着“水的头是泉源,衣服的头是领子”,“帽无缨子不好看,衣无领子不能穿”的民歌。裕固族妇女的帽子,是姑娘和已婚妇女的区别标志,姑娘到了成婚年龄,举行出嫁戴头面仪式时才能戴帽子,表示已婚。裕固族无论男女,多穿高领的宽松长袍,束以腰带,这种源自甘州回鹘的传统装束,使人显得洒脱、大方、庄重、刚毅。妇女装男装姑娘服装东部裕固族的红缨帽西部裕固族的红缨帽婚俗裕固族的婚俗颇为奇特,在婚礼仪式上,新郎向新娘连射三支无镞箭(不至于伤人),象征新郎新娘相亲相爱,白头到老。射罢,新郎把弓箭折断,扔到门旁,由老人投进火里烧掉。裕固族婚礼分两天进行,第一天在女家,次日在男家,后者要更隆重才行。每当姑娘出嫁时,伴娘要在众宾客面前摘下新娘头上身上原有的姑娘服饰,换上崭新的嫁衣,然后在舅舅领唱的哭嫁歌声中,给新娘戴上头面。戴头是裕固族妇女婚前必经的仪式。所谓戴头是将一副用银牌、玉石、珊瑚、玛瑙、海贝等饰物编制的头面,系在准备出嫁的姑娘的发辫上。头面一般分为3条,每条重达3-3.5公斤。丧葬•火葬:火葬就是在人死后,将死者的衣服全部脱光,用棉花蘸酒把尸体从头到脚擦干净,俗称“净身”。然后换上新衣服,给七窍填满酥油,有的还在死者嘴里放银玉首饰。在尸体未僵硬前,用白布或黄布把死者腿部膝关节和胳膊肘关节收拢捆住,面朝西或西南,把尸体装入布袋,选择一个风水好的地方火化。选好火葬地点,根据风向挖一个地炉,放好柏木柴,将尸体放再柴上起火即可。火化后的第三天,由死者的亲属子女前往火葬地拾骨灰,将骨灰盛入一条红布袋中葬入坟地。坟地周围及上面,镶上白色石头,以示吉祥。•土葬:葬法与当地汉族相同。•天葬:人死后请喇嘛念经超度一天后,即送往天葬场。把尸体衣服全部脱光,放在一块大石头上,再请喇嘛念经后,送葬人即可回家。待三日之后,死者亲属再到天葬场探视,若尸体已被老鹰、麻雀之类的动物吃干净了,则认为死者已经平安“升天”了,其亲属就在当地垒一石堆象征坟墓。否则认为不吉祥,需要再次请喇嘛念经超度。民族舞蹈裕固族的舞蹈主要有集体舞、双人舞、男女独舞、马上舞等多种,主要是表现欢庆丰收、喜庆节日、婚礼、狩猎、宗教活动等内容。建国后裕固族的民族舞蹈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蹈作品,如《我们来自西州哈卓》、《迎亲路上》、《奶羊羔》、《腊梅开了》、《甜甜的泉水》等。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属于各民族群众自娱性的艺术,在自娱中体现人类的自我生命价值,沟通人际间的纯真情感,是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裕固族舞蹈文学艺术固族本民族的文字虽然已经失传,但是民间仍然保留着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包括神话、传说、寓言、民歌、叙事诗、格言、谚语等。其民歌曲调独特,内容多是表达劳动和爱情。《萨娜玛珂》是裕固族著名叙事诗,有多种变化了的体裁,主要是歌颂和缅怀裕固族历史上的一位女英雄。据传,这位女英雄是某个部落头目的妻子,在一场与外部落的战争中,她毅然参战。足智多谋、武艺高强、勇气过人的萨娜玛珂赢得了人们的信赖,在取胜后返回的路上,她身负重伤,最终献身。这首诗歌颂了萨娜玛珂的事迹,表达了裕固族人民对民族英雄的怀念和景仰。有固定的曲调用来演唱。刺绣和剪纸在黄泥堡、大河区及明花区等地区盛行,妇女在衣领、衣袖、布靴上都绣有各种花、鸟、虫、草、家禽等图案,在形式和内容上还吸收了汉族的许多特点。剪纸的图案风格,大致和刺绣上的花纹相似,但刺绣和剪纸中最好的是各种牲畜图形,色彩偕调,形象活泼,栩栩如生,这和他们从事畜牧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宗教信仰裕固族信仰喇嘛教,是属于剌嘛教格鲁派(黄教)的。但是,裕固族的祖先在历史上曾信过别的宗教。在公元8世纪中以前,回纥人就曾信仰萨满教。他们崇拜精灵,崇拜祖先,害怕雷霆。还应时而产生了能预卜吉凶、呼风唤雨的男女巫师。后来,裕固族的祖先又先后信仰过摩尼教和佛教。明末清初,喇嘛教中的黄教势力,逐渐传入撒里畏兀儿地区,并在撒里畏兀儿地区建立了最早的黄教寺院,名为黄藏寺(又称古佛寺)。此后,喇嘛教逐渐便成了裕固人的主要信仰。正月大会是裕固人一年中最大的聚会,过会时,寺院炸子、做馍馍、宰羊,喇嘛还把红枣撒在过会的人群中,表示吉利。这一天男女老幼都要穿新衣服到寺院去烧香、点灯;僧人为大家跳“护法”(佛教称拥护佛法的人为护法;护持自己所得之法,亦名护法)时,由二十多个僧人戴上假面具跳神,群众在四周跪拜。寺院还举办酥油花(即用酥油与几种不同的色彩合面捏成)灯会,展出各种各样的花卉、人物、脸谱,鸟兽,形象活泼,栩栩如生。马蹄寺欢送词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今日离别后,何日君再来?我们今日的旅程就要结束了,离别总是伤感的,但是我们要用笑来面对这次的分离,因为今天的美好时光会让我们永远铭记!热情的裕固族人民欢迎大家下次的到来,当然我也热烈欢迎大家下次的到来,希望可以再为您服务!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大家就此别过,再见!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