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薛屯乡中心小学:许丽东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集体体现和实质,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去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让学生去“做科学”而不是靠教师“讲科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自主的探索精神,使学生具备创新的能力。小学英语的学习可安排在课堂内外,围绕着教材但不限于教材,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师生共同投入,彼此协商、互相交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这个交际工具。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最主要的途径。一、英语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及交际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也必须发生改变,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的英语语言知识和科学、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背景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施英语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主辅的关系,师生之间将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每篇教材,都有它自身的内容与结构特点。这时教师就应象一名“导演”,认真的钻研教材,精心地设计教案,一段音乐、一幅画或一段录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好学生“听说读写”的情境,在40分钟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充分地得到锻炼。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而影响学生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情境。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愿望。”研究性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旺盛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上课刚开始,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趣味性去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好奇、渴盼的境界,在头脑中形成多种疑问,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探究。预学方案的拟定,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预学方案的拟定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重新实现和解决问题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二、英语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作用英语“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转变教师教的方式,而是通过转变学习的方式同时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充分展开创造空间。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本阶段要求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可以查阅工具书、观看录象、组织上网浏览查阅资料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2.实践体验阶段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与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阶段,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1)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识别对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淘汰边缘资料;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和归纳资料;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2)调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实验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表格等结论形式。如:ChangeofanimalsFirstSecondThirdAblackeggAbrowntadpoleAgreenfrogAneggAducklingAduckAneggAchickAchicken(3)初步的交流。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让学生根据整理的表格形式,学会简单的小结,如:Itwas…Nowitis…;Theskywasblack.Nowitisblue.或者Whenthelizardisonarock,itisbrown.Whenthelizardisonaleaf,itisgreen…3.表达和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提供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采取辩论会、研讨会、出墙报、办画报等形式,同时,还应要求学生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发表。例如:Inthenaturalworld,therearemanychanges.Thewind,theclouds,thesun;theanimals;theplants.Everythingischanging.Soeverythingisdifferentfromtheformerone.Theskyisblueintheday,butblackatnight.…“研究性学习”实施“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质疑讨论—问题反馈—精讲点拨—达标练习”等环节,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课堂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及记忆知识要点上,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三、英语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促进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积累,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体验,改变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上网查不到资料,教师就应帮忙;学生总结性语言不会组织,教师就应指导;学生之间有意见分歧,教师就应电波;学生遇到挫折,教师就应疏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学生则是每一个实施研究的执行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可以想见,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学生们体验着探究的辛劳和乐趣,实践着英语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正如后来学生们所说,完成每一项研究任务,我们所提高的决不仅仅是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由此,通过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把教育变成学习,把学习真正变成学智慧,把培养学科能力、思维方法作为最高的学习目标。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独立的思考和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激发出来的,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又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供宽松活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