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典诗歌知识点概述古典诗歌先秦:《诗经》、楚辞两汉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文人诗歌—“三曹”、东晋陶渊明唐宋元:马致远、张养浩初唐:四杰——王、杨、卢、骆盛唐:李杜;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边塞诗派—高岑中唐:白居易——新乐府刘禹锡晚唐:小李杜北宋——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南宋——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姜夔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婉约派:柳永、秦观、贺铸、李清照等格律派: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诗歌的分类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按形式抒情诗叙事诗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按来源民歌文人作品哲理诗诗歌的思想内容分类2、讽刺诗3、哲理诗4、送别诗5、记行诗6、边塞诗7、咏史诗8、咏物诗9、咏怀诗10、怀古诗11、山水诗、田园诗12、题画诗13、宫怨诗、闺怨诗14、无题诗1、爱情诗诗歌新诗古诗(1919年“五四”始)新体诗(自由诗)旧体诗(格律诗)古体诗近体诗按体裁分古体诗四言古诗:出现最早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近体诗(格律诗)绝句律诗五言绝句:如王之涣《登颧鹊楼》七言绝句:如杜牧《泊秦淮》五言律诗:如杜甫《春望》七言律诗:如杜甫《登高》排律词曲乐府诗(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小令散曲套数3、词是一种合乐而歌、字数固定、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又称诗余。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词因最早是配乐的,都有词调,每个词调都有几个名称,叫做词牌。小令五十八字,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长调九十字以上。4、散曲金元两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分为小令和套数(套曲)。小令:只用一曲套数:则合一个曲调中许多曲子为一套。每一套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考试大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二: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一)、诗歌的意象(形象)及其内涵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诗歌作品的意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1、人物形象类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提问变体:①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②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题思路和模式:(1)明确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分析:这首词描写了一位思妇,即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她“眼底”充满了“离恨”,明知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着楼上的阑干(栏干)远望,足见其情之痴绝。1、人物形象类例题2、景物形象类提问方式:这首诗开头几句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景物间有什么样的层次)?提问变体:诗歌从哪些角度(运用什么手法)塑造景象形象的?答题思路和模式:(1)写了哪些景物,景物间体现什么样的层次(2)景物的特点(角度)如何(运用的手法如何),有什么深层用意(3)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感情。2、景物形象类例题题菊花(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分析: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而统观全诗,诗中的菊花寓意是当时社会上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3、意境形象类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③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二分析意境型答题思路和模式: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模板: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要结合诗句和意象具体描绘),营造了一种()的氛围/环境,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1)斑竹:湘妃竹。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舜死后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2)比翼鸟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3)碧血: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4)长城: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5)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6)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7)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的代称。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8)登高:重阳有登高习俗。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9)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10)杜康:传说杜康(字仲宁)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11)东篱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12)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13)汗青: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宋文天样《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4)红豆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二:“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15)画眉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16)金乌: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17)连理枝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的树枝。比喻恩爱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18)劳歌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9)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唐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20)梦蝶: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宋陆游《闲游》之三:“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21)青鸟: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永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隋薛道衡《豫章行》:“愿作王母三青鸟,飞来飞去传消息。”22)三径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东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23)桑榆: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唐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24)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5)双鲤:古人寄信,将信结成双鲤形状。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后因此将其比作书信。双鱼”同义。(26)黍离: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意境的鉴赏常用到以下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等。细腻—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等。繁复一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等。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等。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意境,或雄浑壮丽,或幽清明净,或沉郁孤愁,或开阔苍凉等。三: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风格:指作家(诗人)在创作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它是作家(诗人)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的体现,统一于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技法之中,是作家(诗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衡量艺术作品在艺术上的成败、优劣的重要标准和尺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又可分为作家风格和作品风格两种。艺术风格作家风格现实主义风格群体风格个体风格作品风格(语言风格)浪漫主义风格消极浪漫主义风格积极浪漫主义风格形象典型细节真实狭义广义描写客观清新、自然、简洁明快、平和、冲淡婉约派豪放派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花间派情感、形象、技法、语言分析语言特色型分析炼字型分析关键词句型一词领全诗型高考常设题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式: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2、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答题思路和模式:第一步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语言特色。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应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一般可表述为:淡雅高远、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清新飘逸、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清新自然、多用口语、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现实、浪漫、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清新、明丽、豪迈、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等。一、分析语言特色型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答题思路和模式:第一步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