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生秋季课程发展社会学主讲人:狄金华博士第二章古典社会发展思想教学目的本章是发展社会学的古典理论,主要介绍的是孔德、迪尔凯姆、斯宾塞和韦伯的社会发展思想。通过本章的介绍,清楚古典社会学家的发展社会学思想。本章内容第一节孔德的社会发展思想第二节迪尔凯姆的社会发展思想第三节斯宾塞的社会发展思想第四节韦伯的社会发展思想第一节孔德的社会发展思想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社会学的至圣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助产婆一、生平与时代二、社会发展三阶段“我们的每一个主要观念,我们的每一个知识部门,都相继经历了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阶段、或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或抽象阶段;科学阶段,或实证阶段。”——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动力学主要是运用关于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的理论解释社会历史的进步。神学阶段神学阶段是指远古至中世纪早期(1300年之前)的这段历史。在神学阶段,人们以虚幻的表象来解释世界的本原或者终极的本质,把人们周围经验事实的变化归结为外在于人世并主宰人世的神灵的意志。神学阶段分为三个时期:(1)拜物教(2)多神教(3)一神教抽象阶段从1300年到1800年是形而上学——抽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作为古代社会秩序基础的神学信仰遭到了否定,抽象的“实体”取代了神的至上地位,人们建立了形而上学的哲学世界观,这种哲学并不能象神学那样具有社会权威性。实证阶段人类理智发展的第三阶段就是当前正在确立的时代——实证阶段。科学——实证阶段是人类理智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1、神学的军事时代2、形而上学的法学时代3、科学的工业时代三、人道教与社会发展人道教则把孔德倡导的行为模式和理想模式归结为由泛爱联结起来的人类现世,或者说是人类现世中的泛爱。三大宗教都是把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理想模式用超越于尘世的独立人格表现出来,而人道教则把孔德倡导的行为模式和理想模式归结为由泛爱联结起来的人类现世,或者说是人类现世中的泛爱。第二节迪尔凯姆的社会发展思想一、生平与时代迪尔凯姆二、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就是围绕社会团结的主线展开的。社会团结社会团结的界定;社会团结的基础;社会团结的类型;现代社会中社会团结面临的危机;迪尔凯姆的两类社会团结及其基本特征三、对自杀现象的研究自杀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问题。《自杀论》自杀的定义;自杀与自杀率;选择自杀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影响自杀率的社会原因。第三节斯宾塞的社会发展思想一、生平与时代斯宾塞二、斯宾塞的发展理论社会有机论问:“什么是社会?”答:“社会是有机体”。在社会观上,斯宾塞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社会唯实论的立场,社会不是毫无固定联系的个人组成的集合体,而是靠着长期、固定的关系联系起来的稳定结合体。斯宾塞将社会确定为一个实体以后,进一步地论述了“实体”。对于实体,斯宾塞划分了三种形式:第一类是无机体,主要包括种种物理和无机化学现象;第二类是有机体,包括生物现象和心理现象;第三类是超有机体,特指社会。超有机体意味着不能从个体层面考察社会现象,只能把社会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角度考察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有机体和社会有机体的相似之处1、生长过程,即社会规模由小到大的变化。2、结构的分化(结构的进化)。3、功能分化。4、相互依赖。5、内部结构的有机化。6、由于各个结构单位的独立性增强了,当整体生命消失后,其结构单位仍然能够存活一段时间。生物有机体和社会有机体的不同之处1、各部分之间的结合程度。2、联系方式。3、意识的分布。4、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社会是一个超有机体系统社会有机体生物有机体劳动阶级营养商人阶级循环资本家阶级调节社会进化论进化的涵义:方向性、整合性增长、有序性。进化的动力:由环境的作用和个体的活动所决定,其中环境的作用占有重要地位。社会进化过程:分化、异质性增长、凝聚、确定。社会进化的结果:“生存竞争,适者生存”根据社会的复杂度划分:复杂社会二倍复杂社会三倍复杂社会简单社会无领导暂时领导模糊领导稳定领导根据社会内部的方法: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特征军事社会工业社会主要的活动或功能为保卫和扩张而进行共同防御和进攻活动彼此提供和平的个人服务社会协调的原则强制的命令、严厉的组织、对活动的下面的和反面的管理自愿的合作、靠的是契约和正义原则,对活动只有反面管理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个人为国家的利益而存在,对自由和财产有限制国家为个人利益存在,对自由、财产、流动限制较少国家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全部是公共(国家)组织,个人组织受到排挤私人组织受到鼓励国家结构中央集权制权力分散社会公层等级、职位、住宅固定不变,地位世袭等级、职位、住地可变性和流通性,地位不再世袭经济活动类型经济自给自足,少量的贸易,贸易保护主义不再是自给自足,而是相互依赖的和平贸易,贸易自由受重视的社会品质和个人品质爱国主义、勇敢、权威忠诚、服从纪律独立、尊重他人、反对强制、个人自主性、诚实、友善第四节韦伯的社会发展思想一、生平与时代韦伯二、社会发展思想宏观理论框架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两种合理性行动的比较;宏观文化比较(纵向历史比较和横向文化比较);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特征及其精神条件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特征:第一,利用交易机会以和平方式取得预期利润。第二,出现了与正规市场相联系的、自由劳动的合理资本主义组织。第三,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因素的可计算性。资本主义精神:1、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韦伯将资本主义精神概括为,以惜时、守信、谦恭、勤劳、节俭的态展尽量赚钱,同时抑制本能的享受,即把理性地追求利润、合理地增加自己的资本作为人生目的和道义上的责任。2、作为社会经济伦理的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精神只是在近代的欧洲、北美等地才变为一种群众的心理态度,变成整个民族一致接受的精神状态,即上升为社会经济伦理。资本主义精神的对立面——传统主义1、传统主义的涵义传统主义的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经济活动满足人们的传统需求,而资本主义精神则以合理系统的方式追求尽可能多的利润。2、两种精神的经营效果同样一种具有合理化形式的资本主义组织,可以由具有不同精神的人去经营,但经营效果却有天壤之别。3、两种精神的历史对峙和转变资本主义精神取代传统主义成为社会经济伦理,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资本主义精神必须在某些地方发生,必须出现在共同生活的人类群体之中,而不能仅仅在孤立的个人身上出现;第二,资本主义精神崛起之时,必须获得宏观文化中某种强大的伦理精神的支持,作为其盟友,方能打破传统观念的统治。宗教比较韦伯对欧洲基督教的主要教派——天主教和新教——进行了比较。基督教的基本特征天主教与新教均属基督教,均具基督教下述基本特征:1、神俗分界。2、原罪。3、赎罪与获救。4、灵魂归宿。宗教的社会作用及其解释韦伯发现,在经济领域的经营者、管理者及其技术人员中新教徒占了明显多数。欧洲许多经济发达的城市或地区,均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中转奉了新教。韦伯反驳了以下几种解释:新教减弱了对人的行动控制;政治、社会条件将新教徒排除于政治领域之外,或对新教徒实行压制;新教的来世信仰弱于天主教,等等。在此基础上,他对两种教派在教义思想和宗教体制方面的特点和差异进行了深人比较。天主教的特征1、教义特征第一,极端厌弃尘世生活,认为尘世活动(包括经济活动)不具有任何道德意义;第二,只有能够拒绝尘世生活和肉体欲望诱惑,在修道院中过严酷的禁欲生活的教徒,才能向上帝证明自己灵魂的虔诚和洁净,才是得到上帝认可的、具有宗教道德意义的。2、教会组织制度的特征天主教认为,教会是沟通上帝和教徒的中介,因而形成发达的教会组织和一整套宗教仪式。教会中的神职人员是上帝在尘世的代理人,教徒犯了过错,可向神职人员忏悔,后者代表上帝接忏悔,赦免、宽恕各种罪孽。天主教的组织制度把教徒组织在宗教团体之中,教徒内心比较安宁,对获救具有信心。新教的特征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将神圣宗教世俗化。新教是改革教派的总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路德教派和加尔文教派。1、马丁·路德的“天职观”2.约翰·加尔文的“命定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新教伦理为资本主义精神提供了终极价值(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一致性1、对财富的态度。2、对时间的态度。3、对职业活动的态度。(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历史关系1、二者各自独立。2、二者关系的历史变化。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