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预算管理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第一节公共危机管理概述第二节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第三节公共危机管理法治预算管理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第一节公共危机管理概述一、公共危机的内涵(一)、突发事件1、突发事件的含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紧急事件。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预算管理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突发事件按照其发生的过程、性质和机理,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二是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三是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四是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按照各类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可以分为四级;(1)I级,用红色表示,特别严重;(2)II级,比较严重,用橙色表示;(3)III级,较严重,用黄色表示;(4)IV级,一般,蓝色表示。预算管理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I级II级III级IV级预算管理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2、公共危机的含义是一种突然发生的紧急事件或者非常态的社会情境,是指因不可抗力或突然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引发的、给社会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的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通常都有三个共同要素:一是未曾意料而仓促爆发所造成的一种意外或非常态的社会情境;二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与社会影响;三是在情况急剧转变之前,可供反映的时间有限。预算管理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3、突发事件与公共危机的关系突发事件是引起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危机事件经由突发、扩散发展到爆发,公共危机的程度也不断提高。案例:贵州瓮安事件预算管理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二)、公共危机的特征1、突发性和紧急性2、高度不确定性3、影响的社会性4、决策的非程序化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二、公共危机管理的体制与职能(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免或者减少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行为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事后的恢复能力。预算管理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二)、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结构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结构包括5部分:指挥与协调、实际操作机构、信息传递机构、物资保障机构和财务管理机构。指挥与协调实际操作物资保障财务管理信息传递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三)、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一是明确指挥关系;二是明确管理流程;三是明确管理责任。预算管理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应当包括:1、建立公共危机的同一指挥体制2、建立分级响应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体制;3、建立健全危机管理联动协同体制;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四)公共危机管理职能公共危机管理职能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实行公共危机管理的职责与功能,包括职责权限和行为方式。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强调对公共危机实施综合化管理,主张给予政府“一揽子授权”,往往采取在法律中确立政府管理公共危机的抽象的集中权限和具体的工作权限两种方式。公共危机管理过程表现为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危机管理职能。预算管理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三、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一)、公共危机管理阶段1、可以划分为:危机预警与准备识别危机隔离危机管理危机善后处理阶段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2、也可以笼统分为:前兆阶段紧急阶段持久阶段危机解决阶段。预算管理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二)、公共危机管理系统1、决策系统职责:保证国家安全;制定危机防范、危机状态控制的目标、原则;选择危机的对抗行动、对抗方案等重大职能。组成部门及人员:一般由各级政府的核心成员组成;在中央政府,由国家首脑、最高行政长官以及最高军事首长等组成;在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首长,有关部门、当地驻军和人民武装部队的负责人组成。在我国的实际运作中,中央政治局、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务院依法拥有对全国某一地区危机形势的决策权力。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2、综合协调系统职责:沟通、协调不同的层级、不同区域、不同职责的相关机构的工作,保证在危机状态下能够高效联系和协作。组成部门及人员:处于领导地位的人员。组成的协调系统凌驾于各执行部门和机构之上。预算管理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3、执行系统职责:主管国家安全事务,直接负责危机防范、危机检测和危机控制。组成部门和人员:军事部门、外交部、国防部、公安部、民政部、安全生产部、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防汛抗旱指挥部等。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4、辅助系统职责:相当于危机管理的后勤系统,不直接具有危机管理的职能,而是提供危机管理过程所需的各种服务。组成部门和人员:交通、通讯、公共工程、商业、卫生和医疗服务、搜索和救援等。5、信息、参谋咨询系统预算管理四、处理公共危机的五项原则(一)承担责任原则;(二)真诚沟通原则;(三)快速反应原则;(四)系统运行原则;(五)权威证实原则;案例:嘉禾强制拆迁事件预算管理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第二节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一、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是指公共危机管理主体根据有关危机现象过去和现在的数据、情报和资料,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的方法、技术,对某些现象出现的约束性条件、未来发展趋势和演变的规律等作出估计与推断,并发出确切的警示信号或信息,使公共部门和公众提前了解危机发展的状态,以便及时采取应对策略,防止或消除不利后果的一系列活动。预算管理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二、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具有以下特点:1、公共危机管理是在有限的信息、资源和时间条件下寻求满意的处理方案,因此,它具有决策优先权;2、在常态决策中,决策过程要求尽量民主化,需要科学论证和广大公众的参与,而危机决策的公众参与将非常有限;3、在危机状态下政策的合法化主要是通过法律的事先授权,一旦发生危机,只要不违背有关基本法律,政策自动具有合法性。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三、公共危机资源配置与保障机制公共危机管理过程所涉及的资源配置问题,既包括狭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源,也包括广义资源的各种社会文化与政治资源。公共管理应对危机的能力不仅取决于所掌握的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更在于其配置资源的效率。预算管理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四、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一)新闻发布应急响应机制公共危机发生后,在启动紧急处置机制的同时,要迅速启动新闻发布工作,在负责处置事件的指挥部下面,根据公共危机的不同应急响应级别,设立专门的新闻发布机构,确定新闻发布内容,组织新闻发布工作。(二)新闻发布机制公共危机新闻发布要坚持及时、准确、适度、于我有利的原则;(三)中外记者采访管理机制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四)境内外舆情跟踪和通报机制(五)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六)公共危机事件分类处理新闻发布机制预算管理案例:恰恰瓜子的“甜菊”风波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五、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机制六、公共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与评估机制(一)公共危机的善后处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灾后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重建和秩序的恢复;二是按照程序清算损失;三是赔偿损失,要抢救受伤人员,救济群众,对住房、食品、用水、医疗、生产资料等进行妥善安排;四是对公众灾难心理创伤的安抚和慰藉;五是进行事故调查与危机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理。(二)公共危机管理的评估机制预算管理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第三节公共危机管理法治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一、公共危机管理法制体系(一)我国公共危机法制体系的组成第一;战争与政治突发事件法律规范;第二;恐怖性突发事件法律规范;第三;骚乱性社会突发群体事件危机法律规范安;第四,灾害性突发事件法律规范;第五,各种安全事故引发的危机法律规范;第六,其他有关危机管理的法律规范。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原则1、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基本原则(1)法治原则;(2)应急性原则;(3)基本权利保障原则;预算管理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2、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具体原则(1)公共利益原则(2)比例原则;(3)主动性和防范性原则;(4)积极责任原则;(5)权益救济原则;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二、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权利保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权利及其救济1、不可克减的基本人权;2、知情权;3、监督权;4、紧急救助请求权;5、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权;6、补偿和赔偿请求权;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