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法与盈亏临界点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一变动成本法与盈亏临界点分析第一节成本分类第二节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第三节盈亏临界点分析第一节成本分类一、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制造成本非制造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销售成本管理成本间接人工间接材料其他制造费用二、成本按性态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第一节成本分类(一)固定成本1.定义: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例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财产保险费、折旧等)2.分类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管理当局的决策可以改变其支出数额(例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技术开发费等)约束性固定成本:(又称经营能力成本)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固定成本,其支出的大小只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与质量,因而具有很大的约束性,企业管理当局的当前决策不能改变其数额。(例如:折旧费、房屋及设备租金、行政人员的酬金等)3.相关范围一定期间(例如:合同期内、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内)一定业务量(例如:企业的现有生产能力范围内)第一节成本分类例1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专用设备的月折旧额为10000元,该设备的最大加工能力为4000件,在不同产量时的固定成本和单位固定成本如下表:4.固定成本的性态模型:(1)在相关范围内,总额不变;(2)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成反比。产量(件)总成本(元)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元)1000200030004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53.332.505013910002000300040004671082产量(件)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元)产量(件)200001000001000200030004000固定成本总额(元)y=FC(10000)y=FCV=10000V(二)变动成本1.定义:是指在一定的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2.分类:变动成本(如:按产量计酬的工人薪金、按销售收入比例计酬的销售佣金、计时工资、计件工资)酌量性变动成本约束性变动成本(如: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3.相关范围:一定业务量相关范围4.变动成本的性态模型例2假定例1中的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为20元,当产量分别为1000件、2000件、3000件和4000件时材料总成本和单位产品的材料成本如下表:产量(件)材料总成本(元)单位产品材料成本(元)10002000300040002000040000600008000020202020(1)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2)单位变动成本固定不变0100020003000400080000600004000020000总成本(元)产量(件)y=VC×Vb010002000300040004020单位变动成本(元)产量(件)y=VC(三)混合成本半变动成本:通常有个基数部分,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体现着固定成本的性态,但在基数以上的部分,则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的变化,又呈现出变动成本的性态。0500100015002000300020001000变动成本部分固定成本部分产量(件)成本(元)半固定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发生额的数量是不变的,体现着固定成本性态;但业务量的增长达到一定限额时,其发生额会突然跃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其发生额的数量又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的跃升为止。延伸变动成本:在业务量的某一临界点以下表现为固定成本,超过这一临界点则表现为变动成本。05001000150020004000800060002000成本实际数成本的线性近似数产量(件)3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业务量(小时)成本(元)三、成本按决策相关性分类1.相关成本:与决策有关联关系的成本,也就是在进行决策分析时必须认真考虑的成本(如:付现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专属成本、可递延成本)。2.无关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或者虽未发生但对决策没有影响,因而在进行决策分析时无需加以考虑的各种成本(如:沉没成本、历史成本、不可递延成本、共同成本)。第二节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了全部的制造费用(变动性的制造费用和固定性的制造费用),也被称为“吸收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部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部分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例3设某企业月初没有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当月某种产品共生产50件,销售40件,月末结存10件。该种产品的制造成本资料和企业的非制造成本资料如下表:成本项目单位产品项目成本项目总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2006020100003000100020004000300023000若采用变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为280元(200+60+20);若采用完全成本法,则单位产品成本为320元(200+60+20+2000/50)。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特点(一)完全成本法的特点1.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2.强调成本补偿上的一致性;3.强调生产环节企业对利润的贡献。(二)变动成本法的特点1.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产品成本;2.强调不同的制造成本在补偿方式上存在差异性;3.强调销售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一)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完全成本法下制造成本非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产品成本期间成本变动成本法下制造成本非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期间成本产品成本成本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成本划分标准按成本习性划分按经济职能划分成本类别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性销售费用变动性管理费用固定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费用固定性管理费用生产成本期间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固定的变动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固定的变动的固定的变动的产品成本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全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全部制造费用(二)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变动成本法下存货成本中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而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中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所以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大于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其差额等于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末存货数量的乘积。(三)各期损益不同产销越均衡,两种成本计算法下所计算的损益相差就越小,反之越大。1.期初存货为零时:(设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为R1,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为R2)(1)产量大于销量R1>R2(2)产量等于销量R1=R22.期初存货不为零时:比较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a1和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a2。(1)若a1=a2,则R1=R2(2)若a1<a2,则R1>R2(3)若a1>a2,则R1<R2(3)产量小于销量R1<R2贡献毛益(边际贡献M)一、定义:是指销售收入总额减去变动成本总额后的余额.即M=TR-VC×V二、单位贡献毛益:是指单位产品所提供的贡献毛益或边际贡献。即单位贡献毛益=单价-单位变动成本cm=SP-VC三、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值或单位贡献毛益与单价的比值。即贡献毛益率=M÷TR×100%cmR=cm/SP×100%四、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变动成本率=(VC×V)÷(SP×V)×100%=VC÷SP×100%=1-贡献毛益率例4假设某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生产,其连续3年的产销量及相关资料如下(连续各期产量相同而销量不同)第1年第2年第3年合计产量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6006001508012000200006005001508012000200006007001508012000200001800018000150803600060000两种成本法下税前利润的比较:年份损益计算第1年第2年第3年合计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150销售成本@80贡献毛益固定成本税前利润完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150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当期产品成本可供销售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毛利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税前利润90000480004200032000100007500040000350003200030001050005600049000320001700027000014400012600096000300009000060000060000600000300002000010000750005000006000060000100002500020000500010500070000100006000070000035000200001500027000018000001800001800000900006000030000例5假设某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生产,其连续3年的产销量及相关资料如下(连续各期产量不同而销量相同)第1年第2年第3年合计产量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6006001508012000200007006001508012000200005006001508012000200001800018000150803600060000单位成本(完全成本法)10097.15104年份损益计算第1年第2年第3年合计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150销售成本@80贡献毛益固定成本税前利润完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150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当期产品成本可供销售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毛利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税前利润90000480004200032000100009000048000420003200010000900004800042000320001000027000014400012600096000300009000060000060000600000300002000010000900005828506800068000971531715200001171590000617159715520006171502828520000828527000018000001800001800000900006000030000三、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税前净利的关系两种成本法在计算税前净利时在数量上的差别主要是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关键问题是是否有期末存货及期末存货和期初存货包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是多少,及各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是否以期末存货的形式递延到以后各期损益中去。若在某一会计期间的生产量和销售量相等,又无期初存货,则当期固定性制造费用不存在递延到下期的问题,也不存在上期递延到本期的问题。因此,两种成本方法计算的税前净利是相等的。如果期初存货的数量与期末存货的数量相等,也就是本期产量等于销量,若期初期末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相等,则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净利也相等。1.期初存货为零时:(设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为R1,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为R2)(1)产量大于销量R1>R2(2)产量等于销量R1=R2(3)产量小于销量R1<R22.期初存货不为零时:比较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a1和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a2。(1)若a1=a2,R1=R2(2)若a1<a2,R1>R2(3)若a1>a2,R1<R2每一会计期间只要产销不平衡,就会使两种成本计算的税前净利不同。但从长期来看,生产总量与销售总量总是趋于平衡的,两种成本法下计算的各期税前净利的总额是相等的。如果在若干连续的会计期间的生产总量和销售总量不平衡,与某一会计期间的产销不平衡所计算的税前净利是同一道理。四、对变动成本法的评价(一)优点:1.变动成本法增强了信息的有用性,有利于企业的短期决策。2.变动成本法更符合“配比原则”的精神。3.变动成本法便于进行各部门的业绩评价。4.变动成本法能够促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销售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